张永思(1921-1988) 曲艺、戏剧作者。男,汉族,原新乡市曲艺说唱团团长,原籍山东荷泽县人。
张永思自幼热爱文艺,曾在农村拜师学艺。1944年7月,正值抗日战争的关键时刻。他志愿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鲁西南革命根据地的烽火剧社,历任文化教员、演奏员(司鼓)、会计、管理员、编导等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来到新乡市,先在平原省文艺工作者联合会工作,任戏剧科科员。1953年1月1日,任新乡市新革剧社(即新乡市豫剧团前身)第一社长。他坚持创作,刻苦认真。整理了古装戏剧目《春秋配》,又编导了《十五贯》,上演后颇受群众欢迎。《春秋配》由河南省人民出版社1958年出版为单行本。1957年,张永思受新乡市文化局之命,将演唱三个半小时的传统书目《搜卢府》整理、改编、压缩为四十五分钟,由苏北琴书艺人黄克忠演唱并参加河南省第一届曲艺、木偶、皮影会演荣获优秀演员奖,后由省电台录音播放,由省人民出版社出版单行本发行。张永思于1958年调任新乡市文化馆任副馆长,又于1959年4月调至新乡市曲剧团任团长。1962年新乡市戏剧会演中,由张永思改编的三个传统剧目获奖。然而,由于他长期担负繁重的工作和夜以继日地写作,积劳成疾,曾一度卧床疗养。他性情耿直,让别人用担架抬他上车,坚持跟剧团下乡演出,后被领导发现耐心劝解,他才不得不离职休养。
1963年初,张永思担任新乡市曲艺队队长,后改名为新乡市曲艺说唱团,他任团长,他和艺人感情真挚,诚厚,利用一切工会期间,挖掘整理改编了大、中、小曲(书)目二十多篇。如《吊打窑婆》、《黑妮和黑小》、《张飞借船》、《韩湘子拜寿》、《寇准背靴》,《海瑞骂朝》、《何文秀私访》、《燕子李三》、《飞渡鹰嘴峰》、《三女拜寿》、《薛刚反朝》、《薛平贵征西》、《抢救油粮船》、《包头送礼》、《智擒刁占一》、《智取威虎山》、《三斗花生米》、《双送礼》、《困汴京》等。他苦心耕耘,四十多年如一日,酷爱党的文艺事业。1964年由他执笔改编的现代曲目《访蘑菇老人》参加河南省现代曲艺会演并获得好评。
“文革”期间,他以“走资派”、“黑秀才”、“黑笔杆”的罪名,残遭批斗,身心受到严重摧残,二十余年创作的精神成果,被付之一炬。
粉碎“四人帮”后,张永思满腔热情,多次书面申请和要求重返曲坛,但始终未能如愿,直至病逝前,他还说;“病好转,我就要完成《杨家将》一百五十万字的编写任务……。”
张永思一生光明磊落,性格豪爽,不畏强权,刚直不阿。对党的恩情深厚,对曲艺事业执着追求。曾被选为新乡市第三、四、五届人大代表和新华区第六届人大代表,他在病危的1988年12月6日,感情激动地对党表忠心,让儿女为其写下了最后一份入党申请书。张永思,因癌症谢世于1988年12月16日凌晨一时二十五分,享年六十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