煬讳锟梿ㄦ嶃佸瀮
閻€劍鍩涢崥锟�  鐎靛棛鐖�    濞夈劌鍞芥导姘喅 閹垫儳娲栫€靛棛鐖�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秀美山水 >> 浏览相关信息

明福寺塔

2015/12/3 16:22:59 点击数:115 【字体:


  明福寺塔是滑县古城一道独特的风景。外地游客游览此塔,可以先乘车到达滑县县城,即以道口烧鸡闻名遐迩的道口镇,尝一尝义兴张老店烧鸡的美味。吃好了,喝好了,再赶往古称“滑台”的滑县老城——城关镇。滑县老城历史上曾称为“滑台”,原因是古时候滑氏曾于此建筑早期的军事堡垒,大概就是一个高大的土台子,围以土墙。到后来,人们才将这个土堡垒增建为一座城池。秦设县于滑台,改称白马县。“滑台”也好,“白马”也罢,昔日的守台士卒,横刀跃马的将帅,大概谁也不会想到在他们征战过的地方会耸起一座巍峨壮观的高塔。隋唐时期,是中国佛教飞速发展的时期。隋文帝(杨坚)仁寿四年,滑县老城西南隅建起一座寺院即明福寺。关于明福寺的得名原因,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当年滑县城关南村有一户人家,户主姓杜,叫明福,他全家一心向善,虔诚拜佛,并舍出自己并不算太宽大的宅院建为寺院,供人们烧香拜佛。于是,人们就用他的名字当作了寺院的名字。另一种说法是:隋朝时杜明福任滑州知州,上任后找到一个双目失明名叫李徒的人,对他说:“你过去因为一枚金钗逼迫你妻子自杀,所以你才双目失明。现在你只有将自家房产施舍为寺,你才能获得幸福”。李徒照杜明福说的去做,果然双目复明。据此,民国《重修滑县志?金石录》文曰:“乃为善友而募缘建寺,因以‘明福’名之”。起初,这个寺院并不大,后经陆续扩建,规模达到南北长1000 米,东西宽370 米,其殿堂之辉煌,闻名于郡,因而被誉为滑台名刹。特别是唐代宝历二年又于寺内增建一座九层密檐式砖石结构的佛塔,更使明福寺声名远播。可惜历经战乱后,殿堂已毁,唯古塔尚存。可惜又遭雷击,这座塔的上部四层又轰然垮塌。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是民国年间修复以后的明福寺塔,已由原来的九层改为七层。这是一座很有特点的佛塔,高40 米,八角,塔身直径6 米。塔身各层自下而上逐层均匀地递减收缩。塔檐为双层飞檐,檐下置砖雕斗拱、莲花瓣和饰有各种花纹的构件。塔的外壁由方砖和长砖交错垒砌,均雕有神态各异的佛像。第一层南面开一圆券门,二至五层各开四个圆券门,六层和七层另有假窗四个。塔顶呈桃状,若仙桃升空,别具一格。塔身中空,内砌石,塔外飞檐上筑有蹬道,人们入塔内由石阶拾级而上,通过圆券门绕到塔外,再沿蹬道上攀,进入上层圆券门。这样里外盘旋而上,即可登临塔顶,眺望古城风貌。统观全塔,挺拔壮丽,雕刻细腻,形式独特,实为我国古塔建筑艺术的杰作。该塔为滑县十二景之一,清人王鼐(音nài,时任滑县知县)曾作七律《浮图瑞霭》一首曰:相轮耸翠跨城头,鹫岭庄严象教优。节节凌空欣有托,层层匝地讶无俦。诸天云拥星辰近,下界烟迷卫济浮。应是隋唐人创造,摩挲碑记赞前修。“相轮”是塔刹(俗称塔尖)中间呈环状的部分,也就是刹身,其下为刹座,上为刹顶。“鹫岭”,即灵鹫山,本为古印度山名,如来曾于此山讲授《法华》等经,佛教以此山为圣地。诗中以“鹫岭”指代明福寺塔,旨在突出它的宗教性质与神圣,充分表达登塔如临仙界的感受。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安阳网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已有 0 条跟帖(点击查看)
用户名: 注册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客户服务服务条款人才招聘会员注册站内公告免责声明意见反馈
Copyright© 2011 hnyingxiang.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305号 邮编:450008
电话:0371-86663763 传真:0371-86663763 电子邮件:yxhenan163@163.com
豫ICP备11032303号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