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秀美山水 >> 浏览相关信息

济水·济源·济渎庙(一)

2013/11/8 10:52:47 点击数: 【字体:


    济水是中国“四渎”之一;济源因济水而得名;济渎庙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河流祭祀地。

    (一)

    江、河、淮、济作为中国古代独流入海的河流,并称为四渎。济水发源于天坛峰西侧的太乙池,其泉水潜流地下,到龙潭寺和济渎庙喷涌而出,龙潭寺谓之西源,济渎庙谓之东源。人们敬奉河神,祈求风调雨顺,岁岁安澜,就要祭祀河神,祭祀就要设立祭祀用的庙宇,祭祀济水的济渎庙和祭祀北海神的北海祠就修建在济水发源的地方济源县。济渎庙选址在县城西北角的北海池,这儿是济水的东源,泉水奔涌,清澈甘甜,地势平展,交通便利,确是建庙祭祀的理想之地。

    其实到隋代,济水早已不能独流入海了,她只是以上古时代的辉煌而活在人们的记忆中,成为中国水文化中一个奇特而隽永的现象。

    济水现象是一种很奇怪的现象,是一般人所难以理解的,但正是这种难以理解折射出历史的变迁,反映出古人对水文化的崇拜,透视出济源古代历史的辉煌。我为什么会这样说呢?是因为济水在中国古代水文化上所占据的显要地位和她今天的微不足道反差太大。现在关于济水变迁史的研究成果很多,都在试图解释这种反差,但如果不从历史变迁和中国水文化的图腾上去理解,则很难令人信服。

    济水是一条发源于济源的自然河流,也是一条逐渐萎缩的河流。济水在汉代以前是直接流入大海的河流,在2000年前的西汉王莽时期,史书就记载济水枯竭。到隋唐以后,济水就沦为一条小河了,只存在于济源到温县这段距离。到今天,济水在济源市地图上都难得标注。今天的济源,黄河、沁河、蟒河、湨河、逢石河、砚瓦河、大峪河等,哪个都比她大,但哪个都没有她的辉煌历史和悠久的文化。

    济水的辉煌,一是有一顶“四渎之一”的皇冠。古代的水利志上把独流入海的河流称为渎,命名长江、黄河、淮河、济水为四渎。济水在汉代之前确实独流入海,但当时独流入海的河流并不止这四条河流,且济水在流域面积、河水流量等各个方面都和另外三渎不在一个重量级上,不应该同日而语。二是在中国古代史书记载的水系上,济水占用的篇章、笔墨最多。从大禹治水,到诸侯争战,都有她的身影。三是以济水命名的地方最多。济水在兴盛时期,和黄河交叉、并行,相距又不远,但以黄河命名的地方廖廖无几,而以济水命名的有济源、济南、济宁、济阳、济阴。四是古代对济水的祭祀规模超过了其它河流。

    实际上,济水在中国历史上是一条被神化了的河流,古人给济水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说济水在荥阳县北穿越黄河,从黄河北的河流而变为黄河南的河流,和黄河交叉而又互不干扰。有的解释是济水由黄河北岸潜伏地下,从黄河南岸复出,称为“伏流说”;有人认为济水是清的,黄河水是浊的,济水从黄河水中穿过,并不混淆,越过黄河后还是清的,此谓“清浊说”。这些解释都难以找到证据,难以用地理构造和科学试验来证实。

    (二)

    不是我们今天有疑问,就是古人也有疑问。唐人李甘有一篇文章《济为渎问》,就是质疑和解释济水怎么能进入渎的行列的。说是北方有一诸侯来朝拜唐朝,他到达温县时,温县的县官尽地主之谊,迎来送往。诸侯指着济水,问:“这是什么河?”温县县官答:“济水。”又问:“是济渎吗?”答:“是的。”诸侯说: “我见过黄河,他纵横千里,汹涌澎湃,就是风平浪静的好天气,它还能冲毁船只,吞噬人类。黄河之大,就是把淇水、洹水、漳水都给黄河加进去,他也能容纳;如果把黄河分成九条河,它也不嫌小。这样的河才能称渎!今天看这济水,如果放进去一个只能载几石粮食的小船,它也渡不动,漂浮不起来。这样的小河和黄河一个等级去祭祀,我不明白过去的帝王为什么要祭祀她?”温县县官说:“济水再往南流十几里就穿越黄河了。我听说清澈的济水在浑浊的黄河水中穿行而波澜不兴,她神清气定,不像其它河流一样夹带泥沙,淤积千里,她不卑不亢,率领、汇聚其它河流,滔滔东去。这就是她之所以能成为渎的优秀品质。黄河自认为自己很大,不说快捷地奔赴东海,而是往来于戎狄之间的土地上,裹挟泾河、渭河、澧水、漆水、汾河、洛河、伊河、沁河的水流,更加增强了它的暴烈,危害人民,冲毁田地,不知拐了多少个弯,势穷力竭,才流到海洋。它这样作为,济水羞于这样。你说,我们做什么事,难道能以大为贤吗?”诸侯默默点头。

    唐太宗李世民也曾问许敬宗:“天下有多少洪流大川都没有载入史书,为何把济水这条很小的河流来隆重祭祀呢?而且还把它列入四渎呢?” 许敬宗答李世民说:“济水三起三伏,入海清澈,是一大奇水、古水”。

    (三)

    我把这种现象称为济水现象。透过济水现象,我们可以看到:

    我们都知道,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黄河对于中国文明进程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而济水是中国古代的一条大河,和黄河并行于华北平原和山东半岛,在上古时代对人类的影响超过了黄河,豫鲁两省的地名就可以证明。所以说,济水对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有过和黄河并驾齐驱的影响。唐代许尧佐《清济贯浊河赋》说:“淮河清,但流经夷地;长江远,但界于楚;唯有济水贯大川以扬波,临都城而分出沙洲,含清浊而独秀,谁能与济水相匹敌?如果等到黄河清之时,济水愿与黄河为伴侣。”这从地理、疆域、历史、政治中心、清浊等方面说明了济水中心论。如果说黄河文明,它的中下游和济水是同一个概念,且是以济水文化为纽带的河济地区,准确地称呼应该是河济文明。河济文明是互相交汇贯通的,一脉相承的。这一点已引起了一些史学家的注意,颇具研究价值。

    二、中国水文化的重要标志就是对水的崇拜。

    水是影响人类生活、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人类在很早的时候就产生了对水的崇拜观念。在洪荒的远古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们在洪水等自然灾害面前几乎无能为力,视洪水肆虐为水神作怪。为了达到免除水患的目的,只好祈求那些虚幻的水神,于是便出现了水神崇拜现象。中华水崇拜是对水的依赖、畏惧与自我保护的生存意识。水又是农业的命脉,在中华这个以农为本的古老国度中,水崇拜作为一种根植于农业社会生活土壤中的自然宗教,在中国已延续了数千年,影响所及,涉及政治、经济、哲学、艺术、宗教、民俗等各个领域。早在西周时期,我国就有了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的“五行”理论,水被列为“五行”之首,可见古人对水的推崇。中国古代对水的崇拜,还深深地渗透到民俗文化中,如“风水”中强调“得水为上”,就是百姓生活中视水如财富,视水如法宝的观念的集中反映。

    水崇拜作为中华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是水给人类带来了无尽的祸福,导致了人类对水的依赖与恐惧。尤其是中国作为古老的农业国度,农业对水的过分倚重,使得中华民族对水的崇拜之情尤为浓重。水崇拜产生的基础是以水的人格化和神灵化为前提条件的,水灵、水神,这两种不同层次的水崇拜对象,都是水的人格化与神灵化相结合的产物。所谓水的神灵化,就是赋予水以超自然的幻想力量,由此便产生了水灵、水神。济水神就是这种人格化的神灵。

    在济渎庙济水神的寝宫里,济水神的三位夫人高居殿堂,分别处理水务、理家和理财,忙碌而威严;而身负重任的济水神则躲在寝宫的东北隅,侧卧而眠,高枕无忧,香甜入梦。寝宫门上的对联说明了这奇怪的设计理念:“河神高枕农无患;黎庶安康民长歌。”是的,济水神高枕而眠,不再兴风作浪,百姓们尽享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好年景。这就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对水神的祈祷。

    三、对济水的崇拜为何会上升到图腾的程度。

    古人对济水的崇拜比其它三渎尤甚,其庙宇规模、古代诗文中的歌颂都超过其它三渎,达到了一种图腾的程度。图腾,就是原始时代的人们把某种动物、植物或非生物等当作自己的亲属、祖先或保护神,相信他们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会保护自己,并且还可以获得他们的力量和技能。在原始人的眼里,图腾实际是一个被人格化的崇拜对象。在这里,济渎庙、济渎神、北海神就成了古人对水的图腾。

    中国古代的河流有上百条之多,为什么图腾的对象会落到济水身上,济水为什么会有此荣幸?我想这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必然的因素。一是史学界有个观点认为,人类早期主要生活在山地和平原的结合部。因为山区交通困难,而平原在很古的时候又多是沼泽,洪水泛滥,难以生存,所以这平原和山区交汇的地方便于居住和通行,是早期人类选择的理想环境。济源位于太行山和华北平原的结合部,自然适宜早期人类生存、生活。河流的图腾有幸落到济水身上,是早期人类选择济水流域居住,且济水流域是中华民族早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就是济源是中华文明发祥地的证据之一。二是济水清澈,温柔,利大于害,这一点恰恰和黄河形成反差,是人类理想中的河流。关于济水的清澈,在古诗中有许多描述,人们习惯上称济水为“清济”,称黄河为“浊河”。白居易《效陶潜体诗》中有:“济水澄而洁,河水浑而黄。交流列四渎,清浊不相伤”之句;文彦博有济水“未尝轻作波涛险,唯有沾濡及物恩”之句,都赞扬了济水的善与美、生态美。

    在全国解放前夕,毛泽东亲自圈阅了需要解放军在战争中保护的全国重要古建筑,其中毛泽东在济渎庙上画了双圈。一代伟人虽说没有来过济渎庙,但他对济渎庙的历史文化价值知之能详,对济渎庙的关爱与保护之情跃然纸上。【原标题:济水·济源·济渎庙(一)】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济源旅游网 2009-05-28 作者:王明信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济水·济源·济渎庙(二)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