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秀美山水 >> 浏览相关信息

蚩尤冢考证

2013/7/23 18:24:09 点击数: 【字体:


    在我国古史传说时代有一场最广泛、持久的部落联盟间的战争——涿鹿之战。这场战争推进了民族间的大碰撞、大分化和大融合,奠定了中华民族的根基,也成就了炎、黄、蚩尤被尊为中华三始祖的地位。炎、黄帝陵今已确认并修葺一新,唯蚩尤冢未认定。尽管河北涿鹿,河南濮阳市及台前县,山东省汶上、巨野县都讲自己县内有蚩尤冢,但仅巨野肩髀冢被蚩尤子孙贵州省苗学会认可。为建立和谐社会、民族大团结计,应尽快寻觅到蚩尤主体冢。三国时魏人王象等所编《皇览》为蚩尤冢指示了行政区划位置及标志。《皇览》已佚,综观《史记》、《水经注》、《太平御览》所引《皇览?冢墓记》曰:蚩尤冢在东郡寿张县阚乡城中,高七丈……肩髀冢在山阳郡巨野县重聚,大小与阚冢等。传说蚩尤与黄帝战,克之于涿鹿之野,身体异处,故别葬之。颛顼冢与蚩尤肩髀冢就是依《皇览》所记确认的,蚩尤主体冢自然也可依之确认。《水经注》还给出了蚩尤冢的地理方位:济水故渎又北右合洪水。水上承巨野薛训渚,历泽西北,又北经阚乡城西。《春秋》桓公十有一年,《经》书公会宋公于阚。《郡国志》曰:东平陆有阚亭。《皇览》曰:蚩尤冢在东郡寿张县阚乡城中……又北与济渎合。自渚迄于北口百二十里名曰洪水。桓温以太和四年率众北入掘渠通济;至义熙十三年,刘武帝西入长安,又广其功。由上述可知,蚩尤冢在行政上隶属东郡寿张县阚乡,阚乡城在洪水北段以东不远处。洪水自巨野西北薛训渚起,历泽西北,又北到北魏时济水东西流向段,南北有一百二十里。这样若找到洪水今迹,确认寿张县在三国、北魏时的大致区域,在原寿张县域内、洪水南北流向段稍东找到冢在城中之地,城冢又属炎、黄、蚩尤年代的就该是了。

    一、洪水与赵王河。依《水经注》,洪水自历泽西北,又北后,就与济水故渎合在一起了。查《中国历史地图集》,济水故渎就是汉时瓠子河濮水,河决瓠子后不复有水,历巨野泽西北后的流向沿东经116。北至阳谷县城东,又东北流经东阿城南又东北入邓里渠。也就是说,洪水历泽西北后的流向也应是沿东经116。经阳谷城东折向东北,到今阿城镇附近,流域分别为今巨野、郓城、梁山、台前、阳谷县境。今阳谷境内有一古河叫赵王河,南源于寿张镇的金堤下,沿东汉黄河故道北行,经皇姑冢西。传言为王安石为相时所挖,又叫宋王河。1970年治理海河水系,此河重新挖掘,到阳谷城东马庄村左转,穿越沙河左岸古堤北汇徒骇河了,笔者参加了该工程。今黄河南也有赵王河。《四库全书?山东通志》中有示意图标出源于巨野西北,流入郓城,进入原寿张县境,今之梁山、台前,偏东北流入张秋运河南口,成了运河水源。设想运河开凿前南北赵王河应为一条,由巨野直达阳谷。后来黄河改道,又改变了它的流向,南赵王河不可能跨过黄河,只能往低处沿河东流了。在今黄河南尚有一条河,民间叫宋金河,说是济水枝流。在1979版《中国地图册》山东图上有此河未标名,与济水故渎、《志》中赵王河流向几乎一样,只是北流至黄河岸,沿河堤东北流入运河了。如是,南、北赵王河,宋金河与宋王河,济水故渎,洪水互参,宋金河、宋王河就应是洪水。洪水由南北朝时宋将桓温所挖,北宋时也许疏浚过,并由赵王监工,才有赵王河之名。无论由地图测算或是据实计之,自巨野河源至阳谷城东也正好约百二十里。由于运河开凿,黄河改道,淮海河水系的治理,使它局部变动,南北不接茬了。不过阳谷县内沿黄河故道经皇姑冢西的一段赵王河即洪水北段无疑!

    二、东郡与寿张县,据《史记》,东郡为秦始皇五年初设,秦朝仍为三十六郡之一。由周朝县辖郡改为郡辖县,西汉、三国因之,郡治由濮阳迁武阳新城,今莘县朝城镇。《三国志》无地理志,不知辖县几。但《皇览》认定东郡辖寿张县。再说原朝城县与寿张县为邻,其第六区大部划入了寿张县,今阳谷县金斗营、李台、高庙王三乡镇相邻处即是。寿张县西汉初设名曰寿良,属东郡,光武讳其叔名良改寿张县。治在寿聚,今东平县霍庄附近,县境东南隅。查各类工具书,皆无古县域,只能参考各项旁证以得其大概。寿聚东为薛郡东平,南为今汶上亦为薛郡。县与治皆在东郡东南隅,其域在治西、北居多。西至济水西郓城县。北尚无阳谷县,至少到济水南的寿张县撤销时的北境,今阳谷至景阳冈一线,即今十五里园镇全部,寿张、张秋镇大部。北魏时,济州兖州各设寿张和范县。今阳谷城北仓亭津尚在济州范县界,设阳谷东、北境属东阿县,其城南,范县东界以东(故济南、东)的今十五里园、寿张、张秋应属济州寿张县。其与兖州寿张县界应是济水,《水经注》曰济水又东北过寿张西界为证。魏后,兖州寿张县并入须昌县,济州寿张县县治由寿张集北迁今寿张 镇,金时曾迁今李台镇竹口街。后分出梁山郓城,1964年寿张县撤销,金堤南划入河南省今之台前县,金堤北张秋、十五里园、寿张、李台划入阳谷县仍原名未改。

    三、寿张县与阚乡,今寿张县与阚乡不复存在,特别阚乡具体位置与范围更难确认。历史上见诸文字的地名有阚字的有三个,一是《春秋》桓公十有一年《经》书公会宋公于阚。一般辞书认为该阚为鲁阚邑,阚城在今汶上县西南旺湖附近,梁山县的东南开河村东南鲁九公墓近处新中国曾设阚城区;二是[战国策?魏策]言:秦军长驱梁北,东至陶卫之交,北至乎阚。参照史书与现实,该阚应在卫国东部。战国时东阿(阳谷)为齐,故卫邑;故济南桃丘为卫东端,今之陶城铺;今鄄城亦古卫邑。所以该阚应在鄄桃之间的寿张县内,即今十五里园附近应属;三是《郡国志》曰:东平陆有阚亭。今汶上县古称东平陆、中都邑,可见也在鲁地,今汶上县东境。《皇览》称寿张县有阚乡,郦氏又讲(济水西)洪水东有阚乡城,这阚乡自应在济州寿张县内,即1964年所撤寿张县内了。《皇览》曰蚩尤冢在东郡寿张县阚乡城中,若反向思维,在寿张县境内沿洪水东找到城内有坟的地方也就是阚乡了,特别是龙山文化的坟在城中古迹更属阚乡所在。沿洪水东自南至北的郓城、梁山、台前县内都未发现冢在城中古迹,唯今十五里园镇西的皇姑冢村出现此奇观,空前绝后,绝无仅有。此村居民称先祖系明初由江南、山西迁来,因村东有古冢名皇姑冢,村名亦称皇姑冢,但不知为何代皇姑。近人为此编了许多美丽的故事,多言唐朝时皇姑之冢。但编者忽略了个历史常识;唐朝时不称皇姑称公主,如和亲使者文成公主,带女兵镇守娘子关的平阳公主等。1973年中科院山东考古队试掘皇姑冢出土了后岗文化遗物。1995年考古,在冢外发现一夯土城,南北约400米,东西约150米,冢与城皆属龙山文化古迹。冢下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单位皇姑冢石碑上刻得清清楚楚。故十五里园镇附近为东郡寿张县阚乡无疑,皇姑冢为阚乡城中蚩尤冢确凿!

    综上所述,蚩尤冢就在十五里园镇皇姑冢遗址的证据有:

    一、蚩尤冢是冢,皇姑冢也是一冢。只因年代久远,灾荒、战争,使此处人烟几尽,历史不续、古迹讹传所致。

    二、地域与《皇览》、《水经注》记一致,属东郡寿张县阚乡,有洪水今赵王河迳阚乡城西北流。

    三、与《皇览》所讲冢在阚乡城中合,皇姑冢就在古城中。

    四、历史年代相合。蚩尤生活在龙山文化时代,皇姑冢亦属龙山文化遗址。

    五、冢的规模有帝王陵墓气派,与《皇览》所记巨野肩髀冢“大小与阚冢等”巧合。皇姑冢遗址4000平方米,  巨野冢址娘娘庙堌堆亦4000平方米。有那么大也应相当高。近五千年无人加封,又有黄河淤积,风吹雨淋,每年损失几毫米,原来七丈高,今天也只有不足二丈了。

    皇姑冢即蚩尤冢的说法已被多方认可。北京大学教授段宝林在其《蚩尤考》文中指出蚩尤冢就在今山东省阳谷县境内,并申明结论有研究结果支持。贵州省苗学会发文表示重视与支持。北京旅游大学博导李庚教授对此倍加赞赏,亲临皇姑冢考查。多家报纸作了采访报道。所以,比诸另外几说,认定蚩尤冢就是皇姑冢,理由最充分!

    阳谷县农业局王邦庆同志参与了研究和整理。

    参考书目:《史记》、《水经注》、《太平御览》、《四库全书?山东通志》《中国古今地名辞典》,《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地图册》阳谷、汶上、梁山、郓城、东平县志地图《开河漫谈》、《阳谷旅游指南》、《阳谷文史集刊》、《鲁西文博》、《阳谷县水利志》、《苗族通史》【原标题:蚩尤冢考证】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聊城新闻网 2006-10-25 作者:王立泉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