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块原“八都坊”的残石在濮阳县城八都坊附近一居民家中被发现,为“八都坊”建造的确切时间增添了一个实证。
位于濮阳县城关镇北大街的“八都坊”是该县一处宝贵的文化遗产,在全市都有很高的知名度,往来参观者络绎不绝。然而,观看其旁所立的说明碑就会发现,其建坊时间只注明建于万历年间。“八都坊”究竟建于万历年间何时?因原坊已毁,现有志书、资料上也无相关记载。长期以来,关于建坊时间可谓众说纷纭:有说建于明万历14年,有说建于明万历45年,有说建于嘉靖年间。早在1996年5月份,原濮阳县档案馆馆长郭爱民曾撰写文章《“八都”与八都坊》,他认为“八都坊”建坊的确切时间应为万历45年春3月。然而,这仅属调访材料,不足为信,一直以来,各种报道包括后立的说明碑文中均采用万历年间,而对是不是万历45年间仍有所质疑。
经过郭爱民长期、多方的走访调查,终于在“八都坊”附近居民单山科家门口找到了一块原坊残石,证实了“八都坊”的建坊时间确为万历45年春。此石长46厘米,宽34厘米,厚18厘米,尽皆碑石两面字迹已经班驳不清,但一面上刻的“万历四十五年春”仍清晰可辨,另一面也断续可见一些建坊人员的名字及职务。
笔者从现年71岁的单山科老人处了解到,这块碑石是他家的原住户在“文革”初期“八都坊”被毁时拾回家中的,他搬来后见其方正,便放置在门口作为石凳供人们闲坐,多年来就这样保存卞来。另据北街居民谷炳南说,早在“八都坊”未毁时,他曾见过原坊上的建筑时间,并肯定此石就是原坊的残石。
目前,这块残石已运至濮阳县档案馆内保存。【原标题:名人字画:“八都坊”建坊时间有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