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秀美山水 >> 浏览相关信息

程颢和程颐的母亲:教出两位宋学泰斗的传奇母亲

2013/7/15 14:44:53 点击数: 【字体:


    每一位母亲,都是一个传奇;每一位传奇母亲的背后,都有一些发人深省的故事。今天是母亲节,向大家介绍一位善于教育子女的母亲,不是“三迁”的孟母,亦非“刺字”的岳母,而是培育出两位宋学泰斗--程颢和程颐的伟大母亲侯氏。

    红线连千里,姻缘在镇江。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山西太原一侯姓人家诞下一女,因当时女子无名,所以称为侯氏。其父侯道济,五代时盂县守将侯詗之子。山西归宋后,侯道济弃武从文,专攻儒家经典,后参加科举,及第任润州(今镇江)丹徒县令,累官至尚书比部员外郎。女儿侯氏自幼聪慧过人、博闻强记,“好读史书而不为词章”,深得父亲喜爱,“常以政事问之,雅合其意”,父常感叹:“恨汝非男子”。

    侯氏十九岁那年,随父亲在镇江居住。恰好此时,河南洛阳籍青年才俊程珦也在镇江做观察支使,与侯道济有了交往。程珦是位什么样的人呢?首先是名臣之后,其曾祖程羽乃太宗朝给事中、兵部侍郎,祖父程希振曾任尚书虞部员外郎;其次,程珦为人为官为学,均很出众,《宋史》评价说:“珦慈恕而刚断,居官临事孜孜不倦,温恭待下,率以清慎。”

    遇到这样一位优秀青年,侯道济高兴极了,心想:这不是上天专门恩赐给我那尚未出阁的爱女做女婿的吗?于是,赶紧请人说媒,两家联姻,侯氏嫁了程垧。常说,千里姻缘一线牵,当真不假,侯家远在山西,程家籍出河南,两家却在镇江结了亲,冥冥之中,焉无天意?

    子女常夭折,存者不溺爱。

    有宋一代,虽然医学较前代更为完备发达,妇产科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经在系统的理论支持下有了相当成功的实践,但是,婴幼儿的成活率依旧不高,帝皇之家如此,士庶门第亦然。

    程垧娶了侯氏,八、九年间,侯氏连生五子一女,但活下来的只有最小的程颢和程颐兄弟俩个。为何说程颢和程颐最小呢?按照年谱来看,仁宗庆历四年(1044),程颢13岁、程颐12岁,那么,这一年,侯氏应该是四十岁,程颐之后,侯氏再无所出。

    子女连连夭折,对父母的内心打击,无疑是巨大而残酷的。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对存活下来的孩子,会更为溺爱,当在情理之中。比如作为父亲的程垧,对两个小儿子就相当的慈爱。且不说程垧夫妇,就是如今每家每户的独生子女,哪一家哪一户的父母,不是把孩子宝贝得如同“小皇帝”、“小公主”似的?

    但是,母亲侯氏却并不溺爱“硕果仅存”的“二程”,而是“爱之深苛之严”。孩子小的时候刚学走路,家人惧其跌跤,常抱着不放,她见后责备说:“汝若安徐,宁至踣乎?”就是说,怕孩子摔倒,啥时候才能让他们学会走路呢?每逢吃饭时,她总是让孩子坐在自己的身边,当孩子索要好食时,她就严加制止:“幼求称欲,长当如何?”意思是,小时候贪图美味佳肴,长大后如何是好?

    侯氏对孩子严苛,父亲程垧看不过去,常常为之发脾气。侯氏却并不妥协,乃循循善诱加以宽解,曰:“子之所以不肖者,由母蔽其过而父不知也。”赵炎用白话解释就是,孩子之所以长大以后不像父母那样贤德,是因为小时候犯了错误,母亲往往出于溺爱而百般遮掩不让父亲知道。言下之意,我绝不做这种对儿子成长不利的事情。关于这一点,程颐后来明显是支持母亲的,他说:“夫人男子六人,所存唯二,其爱慈可谓至矣,然于教之之道,不少假也。”

    早教很重要,身教是关键。

    三字经中有言:“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说的就是早教的重要性。

    侯氏读书不少,显然深谙其中的道理,她对幼年程颢和程颐的教育,似乎并不侧重于严词厉色的“言传”,而是以自己的诸多善举,对孩子施加影响,不是一时一地的影响,而是长期的、连贯的熏陶。这种做法,就是今天我们常说的父母得学会“身教”。

    程垧的弟弟早死,留下寡母和一儿子,生活艰难,侯氏就把他们母子接到自己家中,对待小叔子的孩子,如同自己的孩子一般,“常均己子”。不但如此,她对家里仆人和仆人的儿女也相当慈爱,从不笞扑奴婢,“视小臧获如儿女”。“诸子或加呵责,必戒之曰:‘贵贱虽殊,人则一也。汝如此大时,能为此事否?’”

    由于程垧官小俸微,为官清廉,又乐善好施,程家贫穷的经济状况一直不曾得到改善。但侯氏能够勤俭持家,安于贫约,自己带头做表率,“服用俭素,观亲族间纷华相尚,如无所见”。己身正,则人正,程家家风由是端严。

    另外,侯氏还是一位慈善家,曾收养过许多弃婴,“好为药饵,以济病者”。她有一句类似于慈善格言的话,今天来看,亦然具有极好的教育价值:“见人善,则当如己善,必共成之。”看见别人做好事、善事,要像是自己做的一样,帮助人家完成。

    程颢说:“道路遗弃小儿,(母亲)屡收养之”。他还举了一个例子:“有小商,出未还而其妻死,儿女散,逐人去,惟幼者始三岁,人所不取,夫人(母亲)惧其必死,使抱以归”。当时程家是个大家族,对侯氏收养弃婴的行为,许多族人表示不满,“人皆有不欲之色”。于是,侯氏就另外想办法解决弃婴们的吃饭问题(乃别籴以食之)。其父归,谢曰:“幸蒙收养,得全其生,愿以为献。”夫人曰:“我本以待汝归,非欲之也。”

    在赵炎看来,侯氏的这种“等贵贱、爱众生”的思想,实在难能可贵!“身教”给孩子的,则是一种长期的悲天悯人的情感养成和“仁恕宽厚,不异诸庶”的道德发展及完善。难怪程颢后来总结母亲的“身教”之功,说:“颢兄弟平生于饮食衣服无所择,不恶言骂人,非天性也,教之使然也。”母亲确实在关心他人和淡泊物质方面为孩子树立了一个好榜样。

    神童不可恃,读书需要勤。

    东汉时有个典故,某学者曾讥笑“神童”孔融, “小时聪明,大时未必”。这个典故也被侯氏用于教育孩子了。小时候的程颢和程颐,兄弟俩一个比一个聪明,也常因别人叫他们“神童”而骄傲,母亲侯氏就经常告诫他们,“神童”是最终难成大事的,要想将来有大出息,就得养成好读书、勤读书的习惯。

    侯氏不愧为一位出色的早教专家,她在激发、督促孩子读书方面,不经意间采取了“亲情激励法”和“志向激励法”。

    如她在孩子用的书本上亲笔写上“我爱惜勤读书儿”,就是用母爱激励两个儿子读书,谁爱读书、勤读书,妈妈就爱谁、疼谁。结果是,程颢和程颐之间为了获得母亲更多的疼爱,形成了积极的竞学之风。这样的做法,赵炎以为,比起现在的母亲们动辄拿零食、玩具哄孩子读书的办法,不知要高多少倍。

    侯氏在程颢的书本上写“殿前及第程延寿”的字样,而在程颐的书本上则写了“处士”两字,这很值得我们思考。为何要这么写?为何作为母亲,对两个儿子的未来进行如此不同的预测激励?其实不难理解,所谓 “知子莫如母”,侯氏认为程颐的秉性不适合做官。通过志向激励,帮助孩子完成各自的志向设定,为孩子读书设置可预见的目标。

    那么,结果如何呢?果然如母亲所料,程颢长大后,应试积极,并顺利中了进士;而程颐呢,则懒于科举,而对办学搞教育特别积极,用他自己的话说,叫“及先兄登第,颐以不才罢应科举”,当然“不才”只是他不赶独木桥的借口而已,其实他比谁都有才。对于这个结果,程颐感慨地说:“方知夫人知之于童稚中矣”。

    两子俱成才,母亲获殊荣。

    仁宗皇祜四年(1052),48岁的侯氏病逝于江宁(今南京)。因父亲侯道济、丈夫程垧均在朝为官,且学问人品及官声都很不错,朝廷按旧例追封侯氏为寿安县君。这个时候,程颢21岁,程颐20岁,兄弟两尚在南安军(今大余县)跟着周敦颐求学,虽然才名俱已在外,而且程颐十八岁时还上书宋仁宗,希望“天子黜世俗之论,以王道为心”,曾引起朝野学术界的巨大震动。但毕竟两兄弟均人微言轻,没能在母亲去世时彰显出母亲的“教子有方”,而使母亲获得更显贵的朝廷册封。

    五年后的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情况发生了改变。26岁的程颢一举高中,金榜题名,官鄠县主簿;而25岁的程颐,以布衣之身在京师(今开封)授徒讲学,致“斯文大兴”。程家两兄弟一时间名声大噪于京师,再加上父亲程垧又从兴国县令荣升知龚州,一门三杰,知名朝野。

    仁宗皇帝于是详细询问身边大臣,得知皆程母侯氏之功也,遂再次追封侯氏为上谷郡君,予以褒奖。一位普通母亲,教出两位宋学泰斗,堪称不朽之传奇。“二程”成名之后,亦不忘母亲的教育固基之德,曾专程由洛阳来到母亲的出生之地--太原盂县去讲学,今盂县肖家汇乡兴道村的“程子岩”就是因此而得名的。(赵炎 中国网专家博客)【原标题:程颢和程颐的母亲:教出两位宋学泰斗的传奇母亲】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国学网 2012-5-14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