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韩故城曾经商铺林立
一个楚国商人到郑国,在著名的奎市,他租下一个铺面做起了珠宝生意,郑国的税率很低,市场活跃,人们的购买力强,吸引了众多“外商”到来。这个楚国人很善于包装自己的产品,他装宝珠的匣子选用上等的木兰做成,用桂椒熏蒸了,又在匣子上缀上珠玉和翡翠,看上去很漂亮。一个郑国人买下了一匣子宝珠,却把里面的宝珠还给了楚国商人,只带走了匣子。
韩非的这则有名的寓言故事《买椟还珠》,意在讽刺那些舍本逐末的人。韩非写的寓言很多,《守株待兔》、《滥竽充数》、《郑人买履》等等,情节简单,故事夸张而含义深刻。有意思的是,和郑国人有关的《买椟还珠》、《郑人买履》等都和商业有关,无意之间,韩非的寓言透露了一个信息:郑国是个商业发达的地方。
据史料记载,进郑国东门,就是奎路,奎就是大的意思,据说这条路能并行九辆马车,在路的两边大树成荫,树阴下,既有林立的商业店铺,又有热闹的马路市场,这就是著名的奎市。市场上本地出产的日用品应有尽有,外地奇特的商品琳琅满目,少男少女、家庭主妇熙熙攘攘地来往,尽情地享受购物的乐趣。善于经营的郑韩商人,也常常走出“国门”,到各个诸侯国去做生意。如《弦高救郑》,就是写弦高在贩牛去洛阳的途中,放下生意不做,为国立下了大功的故事。
贵族厚葬之风留存文物
郑韩古国的富足,时隔2000多年我们仍能感觉到。在这里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文物之多、品位之高闻名全国,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袁广阔认为,河南是文物大省,论起出土文物之丰富,在河南一个是洛阳,另一个就是新郑。
1923年,新郑城南街郑君子婴大墓出土青铜器、玉器等133件,其中一对莲鹤方壶是稀世珍宝。此后陆续有高品位的文物出土,出土最多的是1996年发掘的10座青铜乐器坑和20座殉马坑,共出土青铜乐器255件,其中8套编钟,每套24件,引起全国关注。近年发现的郑国国君车马坑,以其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再次引发全国关注。种类丰富的出土文物,显示了郑韩贵族生活的奢华,也生动地证明了郑韩技术先进、经济富足。
事实上,这块土地下曾经埋藏的东西远远比发现的丰富。自古就有的盗墓行为,使大部分埋入地下的文物没能保存下来。中国有史以来就有灵魂的概念,认为死亡不过是去了另一个世界,还是要拥有财富、显示地位,要把最好的财物带走,因此厚葬成风。从积极的意义上说,厚葬之风是保存古文化的有效方式,否则,诸多的战乱和自然灾害,文物很难保存下来。但与厚葬相伴而生的,就是盗墓行为,中国的盗墓从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后来愈演愈烈。在文物不值钱的时候,许多青铜器被毁掉铸钱;文物值钱的时候,就不知道流落到哪里去了。
袁广阔说,他去日本考察的时候,见到不少中国的青铜器,有的非常漂亮。在日本和欧美,私人收藏中国青铜器的,为数极多。这不能不说是中国人的遗憾。
如今新郑的考古发掘中,往往“十墓九空,甚至十墓十空”。有的墓葬被反复盗过多次,盗洞密得像筛子一样。“新郑如今还能有这么多文物侥幸保留下来,只能说明历史的遗存太丰富了!”
处于大国争霸的夹缝中,又无山河之险的郑韩,历经一次次这样那样的危机,在血雨腥风的春秋战国时代分别延续了三百多年和一百多年,本身也是一个奇迹。
在新郑采访的几天,从郑韩故城的城墙走过的时候,总是能感觉到两千多年前的刀光剑影。都城存在,国家就存在;都城消亡,国家就消亡。对于地处平原,无险可守的郑韩,这道高大的城垣是重要的生命线。但只有这道墙是不够的,古国的兴衰可能有很复杂的因素,但有的时候,兴衰就在一念间。五百多年,郑韩故城出现了不少杰出的人物,从他们的身上,我们或许能感觉到历史的凝重和不可捉摸。
春秋早期,晋公子重耳为避难流亡在外,途经郑国时,正值风雪交加,郑文公拒绝他们入城,重耳等人只得冒着风雪离开了。郑文公的一时糊涂,后来差点给郑国带来灭顶之灾。
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耳返回晋国成了国君,就是有名的晋文公。为了一雪当年的耻辱,他联合秦国攻打郑国,两个大国国君亲帅军队兵临郑国城下,那架势和今天的美英联军攻打伊拉克差不多。郑国人一片惊慌,以为郑国要毁于一旦了。
危急时刻,十分了解各国微妙关系的大夫烛之武站了出来,他认为破坏秦晋联盟,是挽救郑国的唯一办法。从城墙的东北角缒城而下,烛之武到秦国军营外大哭起来:“秦国将要灭亡了!”震惊的秦穆公让烛之武进了大营,两个人之间有了一段著名的对话,烛之武分析说,郑国离晋国近而离秦国远,秦帮晋灭了郑,自己得不到什么好处。而晋国国君一向贪婪且常常背信弃义,曾向虞国借路灭了虢国,然后乘虞国毫无准备,把自己的盟友虞国也灭掉了,提醒秦穆公不要被人利用,更不要重蹈虞国覆辙。
一席话说得秦穆公心里七上八下,头上的汗也流了下来。烛之武又说保留郑国的好处:一是郑国可以遏制晋国向东发展;二是郑国可以作为秦国向东来的“东道主”,为秦国过往官员提供一切方便,像秦国在东方的一个城邑。
秦穆公听了很高兴,当即和郑国结了友好盟约,派了三员大将帮郑国守护北门,秦穆公连个招呼都没打,带着军队就回去了。此时晋国也只好作罢,撤军而去。
这是春秋时代特有的“三寸之舌胜于百万雄师”的传奇。但留下来守护郑国北门的秦兵,后来又成了隐患。
两年后,郑文公去世,守卫郑国北门的秦兵给秦穆公报了信,想做内应,让秦国军队来攻打郑国。于是秦穆公派出400辆战车组成的大部队,长途奔袭郑国。秦军走到滑国(今偃师南)时,恰遇郑国商人弦高往洛阳贩牛,弦高打听到秦军的目的,一面派人回国报信,一面假装郑国使者,带了几个伙计赶上12头牛,向秦军兵营而来。
见到“郑国使者”来劳军,秦军主帅大吃一惊。弦高郑重地说:“我们国君听说你们要路过敝国,特派我来慰劳。这12头牛是我们国君送的礼物,请收下。”
弦高走后,秦军主帅商量起来:“郑国已有了防备,我们再去,必不能成功,还是回去吧。”于是秦军趁机灭了滑国,撤兵回去了。郑国得到弦高的消息,一面加强守备,一面驱走了守北门的秦兵。机智的郑国人,再次化险为夷,度过了又一次危机。
春秋中期,郑国一度“敢为天下先”,采取诸多大胆创新的举措,国家经济快速发展,郑国一时兴旺起来。这时候郑国的掌舵人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子产。
子产最有名的政治措施,就是取消了井田制。春秋中期,井田制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子产在郑国当政后,率先取消了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按田亩征收赋税。当时在郑国引发了一场“地震”,很多贵族坚决反对,有的甚至带着家兵攻打子产。但数年后,新的土地制度显示了效果,农民的积极性提高了,粮食产量随之大幅度提高,当初反对的贵族得到了好处,很多平民和奴隶也过上了好日子。这可能是中国最早的土地制度改革了。
子产的另一个功劳是“铸刑书”,在中国最早公布了法律,公开提倡依法治国。郑国的都城是一个商业发达的地方,社会交往频繁,人与人之间容易引起争端。但当时的法律是不公开的,少数掌握裁决权的人任意愚弄平民。子产重新修订了郑国的法律,并把所有法律条文铸造在一个大铜鼎上,公布于众,史称“铸刑书”。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法律条文,比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要早一个世纪。
法律公布之后,社会的公正公平得到一定的保障,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但这项在当时看来石破天惊的举措,招致了很多人的反对,有人认为当权者会失去权威,社会要陷入混乱,甚至郑国会因此灭亡。但实践证明,让老百姓知道法律是正确的。当时郑国还出现了帮人打官司的中国第一位“律师”邓析。许多国家看到郑国“铸刑书”的实际效果,也公布了自己的法律。
给郑国人带来实惠和秩序的子产,一生深受人们爱戴。
战国末年,韩国国势日衰,韩国贵族韩非是先秦法家的代表人物,是当时最杰出的人才之一。他纵观天下大势,认为各国都在变化图强,而韩国却虚弱守旧,因而多次向国君上书,建议实行彻底的变法。但胸无大志的国君不能慧眼识才。报国无门的韩非只好闭门著述。
在郑韩故城里,韩非写下了后来影响中国两千多年的著作:《孤愤》、《五蠹》、《说难》等。后来他的《孤愤》、《五蠹》传到秦国,秦王嬴政看了拍案叫绝:“寡人如果能见到这个人,和他交往,死了也没什么遗憾了。”
得知韩非的下落,秦王嬴政专门为韩非发动了一场战争!他出动一支军队攻打韩国,讨要韩非。韩国无力抵抗,只得把韩非献给了秦国。秦王嬴政如获至宝,常与韩非纵论治国之道,非常赏识他。韩非向秦王嬴政上书《存韩》篇,劝他先不要攻打韩国。李斯等人怕韩非威胁到自己的地位,进谗言说韩非是韩国宗室,身在秦而心在韩,不如把他除掉。于是,写下《说难》的韩非,自己也没摆脱厄运,被翻脸不认人的秦王嬴政投入了监狱,一年后死在狱中。韩非虽死,但他的政治学说,“法”、“术”、“势”相结合的治国理论,成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理论基础。
公元前230年,秦灭了韩国。郑韩故城至此辉煌不再,但一个杰出人物的出现,为这座古城涂抹了最后的亮色,这个人就是张良。
据《史记》记载,张良的祖辈5人先后担任韩国的国相,韩亡后,20多岁的张良把全部家财变卖,寻找勇士刺杀秦王,为韩国报仇。在淮阳,张良终于寻找到一位大力士,能舞动60公斤的大铁锥。趁秦始皇东巡到阳武(今原阳县东南)博浪沙时,张良和大力士埋伏起来刺杀秦始皇,可惜误中副车。秦始皇大怒,命令全国上下大肆搜捕刺客。
张良改名换姓,逃到江苏睢宁一带,遇到黄石公,得到《太公兵法》。后来张良成为一代杰出的谋士,辅佐刘邦率先攻进咸阳,灭了秦国,最终为韩国报了灭国之仇。随后,张良又帮助刘邦打败项羽,建立了辉煌的汉朝,张良因此青史留名,成为汉朝的开国功臣,与萧何、韩信并称为“汉初三杰”,他的名字在中国历史上成为智慧的代名词,所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就指的是张良。新郑北关,有明代丞相高拱为张良所建的留侯祠。【原标题:郑韩故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