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尔夫曾经说过:“在油画的背后,跳动着画家的脉搏;在塑像之中,呼吸着雕刻家的灵魂”。不可否认,每一幅成功的作品都是艺术家生命的一部分。他们都为此呕尽心血,也为此喜上眉梢。陈木林就是这样一位沉浸在铜版雕刻世界中的“农民艺术家”。
陈木林出生在河南省郑州市北郊老鸦陈村,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平日里喜爱雕刻,并在铜版雕刻的世界里做出了一番成就。2011年他雕刻的《汉夫子风雨竹》获得外观设计专利和发明专利,2012年《文化巨人孔子》也相继获得专利。
走进陈木林的工作室,迎面而来的就是对面墙上的《福禄寿禧》。乍一看,大气磅薄;走近细看,大气中不失细腻,细腻中不失文雅。这是一篇文字作品,由隶书和篆书构成。我国的隶书写法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是一种庄重的写法,要求横画长直画短,整个书写效果略微宽扁。“福禄寿禧”这四个字采用的就是隶书的写法,扁平、工整、精巧,不是手写又胜似手写。每个标题下面有这个字不同的篆书雕刻,真乃是“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篆小篆落玉盘”。整幅作品端庄雅致,金碧辉煌。
铜版雕刻的工艺复杂,程序较多,制作难度大。到目前为止,陈木林共有七幅作品。每幅作品都精雕细琢,惟妙惟肖,幅幅都是精品。常言道:“人们只欣赏花绽放的美丽,却忘记了它背后的艰辛”。同样,这样精美绝伦的铜版雕刻背后也蕴藏着艰辛的制作过程。
铜版雕刻首先要选对铜板。这一步骤看似简单,其实不然。铜板的选择关乎整体雕刻的感觉,感觉不对,作品就难以完美地呈现。薄铜板容易变形,缺乏立体感;过厚的铜板雕刻困难,太过沉重也不宜移动。经过多次试验,陈木林选用2毫米厚度的铜板,这样雕刻出来的作品就极具立体感,显得轻盈而不笨重。
选择好图案,就要打样。“打样”是制作的基础。陈木林雕刻的题材,大都以历史题材为主,《难得糊涂》富含哲理,《汉夫子风雨竹》宣扬气节,《千字文》彰显文化。这些题材大都图文并茂,图案纹饰密集,字数繁多,笔画复杂。有些地方文字与图案相互交叉,甚至在图上要刻字,或用图案来勾画出汉字的笔画,整体图案很是繁杂。打样过程必须保证图案完整、清晰,制作出清晰的图纸。这样出来的图纸覆着在铜板上,才能保证雕刻的准确。
钻铜板是镂空文字或图案的第一步。钻头是必备的工具。为了寻找合适的钻头,陈木林跑遍了郑州的大大小小的机电市场。起初,为了节省成本,他选用了便宜的钻头,结果硬度达不到,制作过程中经常断裂。后来经过多次的实验,终于找到了合适的钻头。为此,陈木林一连高兴了好几天。
选好钻头就可以在打样的铜板上钻孔了。这个步骤需要把事先准备好的图纸粘到铜板上,用刻刀把图画空白部分裁掉,再用钻头在铜板上打好孔,便于下一道工序进行切割。整个钻孔过程需要全神贯注,否则就会断了钻头,崩伤手脚。
钻好孔后,就需要用线锯沿着字体的笔画或图案的线条来进行切割,剔除字体笔画或图案线条之外的部分,初步形成一幅完整的图案造型。线锯的切割是关键的一步。陈木林说,在线锯切割过程中,需要全神贯注,在制作到这一步时,一点都不敢马虎,必须专心致志,双眼紧盯锯齿,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字体的变形或笔画及图案线条的损伤,导致前功尽弃。
图案成型后,还需要经过打磨、抛光这两道程序来保证图案的光滑和色泽。这两道工序也必须精心实施,每个字,每幅画才能展露出“金光闪闪”的容颜。由于经常打磨这些作品,陈木林的双手都长满老茧,到了冬天还裂口。对于这些,陈木林笑笑说,“只要能出好作品,这都没啥。”
金属制品都会生锈,铜板比较容易氧化。如果不采取防锈措施,时间久了,就会出现锈迹,既不美观又不易保存。陈木林为使自己的作品能够长期存放,在保证作品色泽的前提下,采取了必要的防锈措施,这道工序,陈木林叫“上漆”。经过“上漆”这道工序后,铜雕作品的色彩和光泽就能够保持的更加长久。
单个的字体和图案完工后,就要严格按照原文的布局和间距在有机板上进行粘贴。字要一个一个的粘,图案要一块一块的拼,每一个字的间距都是用尺子量出来的,丝毫不差。
最后,经过装裱,一幅作品就诞生了。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作品金光闪闪,熠熠生辉;庄重而大气,雅致而隽秀。
“字中字”是陈木林铜版雕刻的又一特色,《文化巨人孔子》就是典型的例子。该画原名《孔子行教像》,是吴道子所画,并题字“德牟天地道冠古今,删述六经垂宪万世”。陈木林在原画的基础上,加入了自己的创新。在字的笔画中刻入《论语》,一方面丰富了画作的内容,另一方面也增加了画作的美观。雕刻的孔子画像,衣衫飘逸,双手作揖,雍容大度,处处透露着圣人的智慧。整幅作品形神兼备,亦可与原著相媲美。这幅作品在2012年获得了由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外观设计专利和发明专利。
“我这个铜版雕刻对社会有着教育作用,可以传播文化,让人们了解历史”,对于没读过书的陈木林来讲,这是他内心最真实的期盼。笔墨书写快意,纸张承载情感。陈木林用刻刀代替笔墨,用铜板代替宣纸,亦可以书写快意,宣扬情感。铜板是他心灵的寄托,他将继续利用铜板呈现历史,展现不一样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