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店大装,复活的民间艺术。
龙年春节的一天,冬阳注视着大地。此刻,在泌阳县城的街道上,各乡镇的民间文艺表演队正在沿街演出,整个县城充满了喜庆和欢乐,给寒冷的冬天增加了温暖。
在演出队伍中,最壮观、最惹人喜欢、最抢眼的当数王店大装。只见百余名表演者身穿古代戏服,伴随着喧闹的锣鼓声,在高高的架上展示着不同的姿势,引来阵阵叫好声。
泌阳县王店乡王店村表演的王店大装,属于“抬阁类”大型民间艺术,是一种集戏剧造型和杂技娱乐表演于一体的大型民俗活动。与省外的“高装”、“抬阁”等有异曲同工之妙,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是优秀的民间文化遗产。王店大装生长于泌阳,并深深扎根于民间,已有400余年历史,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目前,王店大装先后被泌阳县人民政府、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命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王店大装,即高架大型彩装,兴办于明末清初,盛于清末民初,由当时的王店艺人张、宁两家移植山西大宁民间“抬阁”技术而成。在古代,常以此表演祈求国泰民安,此后代代相传,每年庙会和重大节日都要演出。过去,王店大装是用大型方桌和四根抬竿或多根抬竿捆绑而成。表演者身着戏装,分为三层,上下、左右站立,固定在方桌上方。表演者多表演折子戏,多为传统造型剧目。大装需要用人抬,每架装由16个人抬,后改用装架放在人力车上拉,因大装用人较多,场面大,道具多,技术性强,所以玩家较少。文革时期,由于历史原因,王店大装被迫停演。上世纪80年代初,王店艺人丁保全、白天增集资数千元,使王店大装这种古老的艺术重放光辉。后因节日期间百余人的艺人队伍难以组织,加之缺少必要的活动经费,王店大装再次停演。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的文化领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群众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电影、电视、网络等现代化传媒成了人们的新宠,传统文化渐渐被人们淡忘。王店大装也受到了挑战和冲击,表演技艺严重失传,并随着老一代民间艺人的陆续谢世和流失而濒临灭绝。
2000年,身为王店村党支部书记的老艺人丁保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出于对民间文艺的热爱,他走家串户,联系白天增、陈顺旺、杨方、张晓明、白金亮、吴相臣、陈明聚、丁良普等民间艺人,自筹资金,重新组织起王店大装表演队,使王店大装重见天日。每年春节或物交会期间,这支王店大装表演队都会进行演出,引来数以万计的群众围观欣赏。
泌阳有句俗语称:“王店的古事,泌阳的灯,还数大装最有名”。为了使王店大装这种传统的民间文艺更好地传承,王店大装主要传承人丁保全将大伙召集在一起,探讨如何把王店大装发扬光大。几经讨论,他们最终决定将大装架改为拖挂型,用拖拉机拉动。没有资金,大伙集资。没有设备,大伙想方设法找地方加工。那些日子,几个人忙着研究改造大装架,连家里的农活都顾不上,还因此找来家人的埋怨。经过无数个日日夜夜的不懈研制,他们终于将大装架改造成功,由人力抬拉,改变为机械拉动,大大减轻了人力,同时也给大装表演注入了现代化的活力。
丁保全说,改造后的王店大装,上有弓字型钢制装柱,高度在街上以高空无障碍通过为准,每台装一般为6至7米高,7至9名青少年演员身着戏装,根据不同的剧情,化妆成不同的造型。表演者分上中下三层固定站立,每次出演,三至五架大装不等,演出队伍百人左右。表演时,抬搁人按照戏曲舞台人物化妆,下面抬座的人也身穿彩衣,按丑角化妆。大装的表演艺术关键在于底座身上的功夫,底座必须压稳脚跟,挺直腰板,把劲用在脚腕和腰部,将膀子前后甩开,才能使铁杆上的挠搁人彩衣、飘带左右飘舞如飞,酷似天上神仙。表演者随着锣鼓节奏之变换来变换步伐,变换队形,其动作优美,变换花样多,常使观众目不暇接、赞不绝口。王店大装的传统造型剧目主要有《穆桂英下山》、《杨八姐游春》、《八仙过海》、《真假牡丹》、《白蛇传》、《西游记》等20余种。相关器具有装架、车辆、戏装、彩花、道具、皇杠、铜器、钢制装柱等。大装的内容形式独特,人物装饰以戏服为主,戏名各有不同,各具特色,装置精美,引人入胜。大装以行进展示为主,演员在高高的装架上凌空站立表演,造型美观,像是腾云驾雾,表演惊险奇妙,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王店大装,这种深受群众喜爱的传统民间文艺,根植于乡间沃土,在一代代艺人的汗水和心血的滋润下,经过演绎、传承和改造,得以弘扬和发展。如今的王店大装造型更典雅,内容更优美,加上铿锵有节奏的吹打乐相伴,气氛热烈,场面壮观,形成了独特的本土风格,具有十分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民俗特征,堪称为一绝。(邓敏)【原标题:王店大装:在乡土中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