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文化遗产 >> 浏览相关信息

北魏传来大槽油 郏县留存金镶玉

2013/9/11 9:37:59 点击数: 【字体:


北魏传来大槽油 郏县留存金镶玉

图为金镶玉手镯


    作为濒临消失的传统手工技艺,如今已经很少有人知道大槽油了。在鲁山县张官营镇楝树村,65岁的刘新建便是传统榨油工艺大槽油的传人。刘家如今还保存着一套完整的大槽油制作设备,其中两根粗壮硕大、油光发亮的木榨,由槐树干挖槽而成,已经有近500年历史。

  据介绍,压榨法是一种历史很悠久的制油方法,早在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就有压榨取油的记载。与机榨油相比,鲁山大槽油的木榨楔式榨油工序十分繁杂,从炒芝麻、石碾碾芝麻、称沫、熘锅蒸末、包饼、装榨,到最后压榨取油,共有10多道工序,而且都要靠人工来完成,每道工序都融入了操作者长期积累的丰富经验和独特技巧,尤其最后的工序锤打油尖,要根据不同时间段选用从5公斤到24公斤不同的特制铁锤,一锤一锤地将一根根楔子揳入,最后金黄色的油滴到木槽里,再流向油缸,就是“大槽油”了。

  据刘新建老人介绍,随着榨油机的出现,大槽油油坊已经衰落,最后,连木榨都扔得无影无踪,只有刘家这块百年老槐做成的木榨还留存着。2009年,鲁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时,发现了这副大槽,便提议刘新建恢复传统的大槽油生产。如今刘新建已把在外打工的儿子、女儿劝回家,开始手把手地传授这门祖传绝技。

  与大槽油的几近失传相比,对于郏县金镶玉,当地人要熟悉得多,因为北京奥运会上,冠军被授予的便是以“金镶玉”为特色的奥运会奖牌。

  相传,金镶玉的历史与和氏璧颇有渊源。王莽篡位,胁迫皇太后交出玉玺,皇太后一怒将玉玺摔在地上,掉了一角。后来,王莽下旨找能工巧匠整修,用黄金镶上了缺角,被称为“金镶玉玺”,金镶玉因此得名。因此,传统金镶玉工艺指对精美工艺品瑕疵进行掩盖,或对毁损的工艺品进行修补,加上手工艺人的奇思妙想,使器物不仅掩饰了缺陷,反而更加精美,更具有鉴赏性,并渐渐形成了一种工艺而流传了下来。

  金镶玉也称镀金锡镶工艺,即在玉石、陶瓷、紫砂、琉璃等工艺品表面镶锡、包金的工艺。其主要技艺在“镶”上,要把金丝或金片镶嵌到图案中。据了解,郏县姚庄回族乡的金镶玉工艺最早源于清朝乾隆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民国时期比较兴盛。其中,姚庄乡李姓人家是把金镶玉工艺传承下来的主要家族之一,至今在李家已传承了六代。李家不仅秉承了传统工艺,还致力于开拓创新,将现代科技和传统手工艺结合,形成了冶炼、镂雕、光洁处理、镀金等几十道工序,开发出了独具特色的郏县金镶玉,从此这种皇家工艺品也开始了它的亲民之旅。【原标题:北魏传来大槽油 郏县留存金镶玉】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河南工人日报 2010-05-06 作者:奚同发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河南农家乐网 中国旅游网 吴氏网 秦氏网 中华舒氏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福客民俗网 文化遗产网 秦腔戏曲网 中国晋剧艺术网 扬州扬剧网 梨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