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文化遗产 >> 浏览相关信息

董村木杆秤,命运怎权衡?

2013/9/3 15:47:10 点击数: 【字体:


    “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秤杆子挑江山,你就是那定盘的星……”这是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里的一首歌,在这首歌里,“秤”被赋予了公正、清廉、严明的形象,而歌里所指的“秤”,正是传统的木杆秤。长葛市董村镇是全国有名的“衡器之乡”,制作木杆秤已有近 400年的历史。10年来,受***、台秤的冲击,木杆秤市场逐渐萎缩,秤工日益减少,木杆秤面临“生存”危机。今年4月上旬,董村木杆秤制作技艺被列入 “许昌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的木杆秤是否最终会被市场淘汰?木杆秤制作技艺该如何保护、传承?这些问题摆在了人们面前。

    提到木杆秤,广大市民都不陌生,它曾经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大大小小的集贸市场上,木杆秤成了买卖双方注目的“焦点”,在它身上,承载着人们渴望公平交易的愿望。木杆秤是如何起源的?制作一杆木杆秤需要哪些工序?对普通市民来说,这些问题颇具神秘色彩。4月27日,记者慕名走进长葛市董村镇寻找问题的答案。

    董村制秤有近400年的历史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以‘权衡得失’、‘权衡利弊’来告诫自己或提醒别人处事时要慎重思考,善于比较,三思而后行。这个‘权衡’最初就是从秤演化而来的。‘权’指的是秤砣,‘衡’指的是秤杆。”长葛市文化局副局长尧同宾向记者介绍说,秤也叫衡器,木杆秤的产生和发展源远流长。《大戴礼记·五帝德》中有“黄帝所记五量中的权衡”之句,《尚书》中也有“秤以出”的记载。公元前600年左右出现的提系杆秤是木杆秤的雏形。

  木杆秤从外形上分,可分为钩秤(称量用钩)和盘秤(秤钩处悬挂秤盘,多为市场商贩所用)两种。民间普遍使用的是钩秤。钩秤由秤杆、秤钩、提纽(一般为双提纽)、秤砣等组成。其按称量分为大秤、中秤、小秤3种。大秤称重50公斤以上,杆长1.5—2米;中秤的称量为30—50公斤,杆长90 —120厘米;小秤的称量在15公斤以下,杆长60—80厘米。

  在旧社会,秤是统治阶级剥削人民的工具,量值大小,随意设置,大入小出,用途各异。为此,历代统治阶级严禁民间私造秤。但广大劳动人民盼望的是公平交易。秤本身由劳动者创造,民间能工巧匠不乏其人,虽官方严禁民间私造秤,但仍是禁不住的。相传,明朝民间已有了制秤人,明朝末年,长葛的制秤业已具相当规模,秤工挑上简单的工具走村串乡,以制秤、修秤为业。

  史料显示,长葛木杆秤的生产至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公元1615年,有个王师傅(其名不祥)在长葛市董村镇罗庄、吴岗村、小赵庄收徒传艺,开创了长葛手工制秤业。由于官府严禁民间私自制秤,当时长葛的制秤业发展缓慢。1765年前后,长葛秤工约有50人,到1865年已有百余人,并成立了民间组织“星秤会”。 清末,民间制秤由私制、暗售转为公开,制秤业得以较快发展。到了1943年,长葛已有秤工近700人,他们农忙劳作,农闲制秤,肩挑箱锣走村串乡出售木杆秤。

  民国时期,制秤业不断发展。部分秤工经营有方,技艺高超,在流动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铺面,开设秤店,由亦工亦农变成了专业经营,长葛秤工开始遍地生根。1911年至1940年间,长葛秤工侯老二、赵西振、车建业分别在徐州、蚌埠、洛阳开设了秤店,长葛秤工李同泰、李成泰也在郑州开设了秤店。另有秤工在开封、界首、信阳、灵宝等地开店。1951年,长葛秤工王茅岗到新疆伊犁开店。由此可知,当时长葛秤工的足迹已遍布全国很多省市。

  1976年,长葛有衡器厂(社、组)110多个、秤工2300多名。最有名气的“企业”有口王五七衡器厂、吴岗衡器厂、高庄衡器厂、王庄衡器厂。这4家衡器厂号称长葛木杆秤生产的四大支柱。

  1977年8月,长葛召开制秤名师座谈会,有110多位制秤名师参加制秤技艺研讨。

  1978年5月,河南省计量局副局长王化龙在长葛主持召开“戥秤改革会议”,长葛承担了本省和外省戥改革所需千克制戥秤的制作任务。

  1981年,木杆秤生产量年均近百万杆,产值有500万元左右,董村镇成了村村制秤、队队办厂的木杆秤之镇。1982年后,木杆秤生产由原来单一的集体经营发展为合资、个人等多种经营模式。此时的年轻技工多数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全镇从事木杆秤及配件生产的技工有4000多人,制秤专业村占该镇自然村的三分之二 ,专业户占全镇总户数的70%。

  1985年,长葛年产木杆秤100万杆,长葛的木杆秤闻名全国。同年6月,河南省计量局又在长葛召开了全省木杆秤、竹木直尺向法定计量单位过渡的改革座谈会,制定了公斤秤的样品标准。这个时候,董村木杆秤生产达到了全盛时期。

  董村秤工除制作种类繁多的木杆秤外,还能制作精密戥秤(药户、银号专用的一种微型杆秤)。戥秤做工精细、灵敏度高、量值准确、使用方便。1983年以后,在洛阳销售的长葛戥秤,多被在洛阳观光的外宾当做工艺品买去。

  1987年,董村被河南省命名为“衡器之乡”。

    秤杆选用上等“洋”木材

  木杆秤是怎么做出来的?在采访之前,我们曾暗暗勾勒了这样一幅现代化的制作场景:一个大加工厂内,机器声隆隆,高高的木材垛旁,工人们有的忙着分割木板,有的忙着刨光,有的忙着钻孔,有的则安静地埋头打磨、上星。然而,走进长葛市董村镇几个主要的制秤村,我们看到的情景却不是这样的。这里制作木杆秤以户为单位,属于典型的小作坊式,由农户分工协作完成。

  在殿后刘村,一农户正进行木杆秤制作的第一道工序 ———秤杆毛坯制作。户主刘某告诉记者,秤杆所用的木材并非本地果木,而是来自马来西亚和泰国的木材:坤木或楠木。这些“洋”木材与枣木、梨木相比,木质好、密度大、不易变形、使用寿命更长。“洋”木材先被截成木板,再分割成秤杆毛坯,然后,刘某将这些毛坯转送给邻村专门负责打棱、刨圆秤杆的农户。经过粗加工已变成圆溜溜的、一头粗一头细的秤杆又会被转送到下一家专门负责精加工木杆秤的农户。

    一把木杆秤  血汗凝聚成

  十里铺村的陈学增是当地一位有名的精制木杆秤的老秤工。为生计所迫,陈学增17岁拜开封市一位秤工为师,学会了制秤手艺。现在,他的儿子陈英杰、孙子陈景贤都“继承”了这一门制秤手艺。从把一根根方木刨成光滑的圆木,再到上定盘星、打蜡上光,要经过许多道工序,一杆成品秤才算制作完成。木杆秤主要由秤杆、秤钩、秤盘、秤砣、秤星、秤环、秤纽等部件组成,看似简单,制作起来却并不容易。

  陈学增家的院里、屋里都堆放着半成品木杆秤。衣着朴素的陈学增老人戴着老花镜,坐在堂屋门口对着阳光全神贯注地划线、下眼儿,一双大手灵巧地在秤杆上又刻又画,面前大大小小的专用工具占据了大半个桌面。陈学增告诉记者,做秤虽不是重体力活儿,却需要精湛的技术,含着“一兜的工夫”。画线、包镶秤头、上刀子(也叫铆千斤)、钻眼儿、分布(找出等份的点儿)、上星、磨星、着色、上光、校验等,做成一件成品,大约需要16道工序,任何一个环节出了差错,都可能把整杆秤给“报废”掉。除了钻眼儿、包镶秤头两道工序可以借助器械外,其他工序仍靠手工完成,所用的工具大部分是他自己摸索着“发明”的。

  做木杆秤是个细致活儿,工序多,要求手法娴熟,做一杆秤往往一坐就是几个小时,人的颈椎、腰椎都容易出问题。如果手法不熟练,小刀、钻头就会刺破手指;倘若稍不留神出现偏差,半道上把秤给做“砸”了,那么一切都会前功尽弃。“那时的心情真是糟透了!”

    制秤,年轻人已经不再热乎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眼下虽正值农闲,董村镇做木杆秤的农户却稀稀落落,看不见当年户户忙制秤的热闹场景。殿后刘村一位姓赵的村民告诉记者,大概从1998年开始,木杆秤的市场销量开始下滑,受***、托盘秤冲击,加上秤锤涨价,很多村民看到行情不佳,纷纷转行,全村从业人员从原来的70%左右减少到不足20%。

  十里铺村中年秤工陈英杰见证了木杆秤产销从繁荣转向萧条的全过程。“小时候,我跟着俺爸学做秤,一天到晚忙得很,一个人每天要做20多杆秤,隔三五天就出去卖一回,销路好,利润点相对也高。卖秤挣的钱除了养家糊口外,盖房子、供养孩子上学也不成问题。”上世纪90年代末,新型衡器***得以推广,强势挤占了木杆秤市场。***灵敏度高、功能多、使用方便,很受年轻人的欢迎,城市的沿街门店、商场、超市使用的都是***,只有个体菜农、菜贩还在使用传统的木杆秤。

  陈英杰说,现在购买原材料和外销成品秤都通过专业的物流公司,十分方便,秤工只需专心在家里制作就行了。但因为市场需求量减少,利润点降低,他们制秤也提不起劲儿了,农闲时做秤只是打发时间,弄点儿零花钱,不闲着罢了。陈英杰的儿子陈景贤中专毕业后也能帮助爷爷、爸爸做秤,钻眼儿、上星像模像样。接受记者采访时,小伙子直言不讳地说:“做秤没啥前途,我不会接着干这行。”“他根本坐不住,一会儿就跑得没影了!”瞟了一眼儿子后,陈英杰无奈地说。

  陈英杰预测道,木杆秤眼下虽然暂时在农村还有空间,但这种状况能维持十年八年就不错了。随着社会的进步,木杆秤已明显暴露出不足,比如工序多、要求技术高、利润薄等,加上个别缺德者采用不正当手段,在秤纽、秤砣上做手脚,影响了传统木杆秤的声誉,它最终会被市场淘汰。“我现在已经接受了这个事实,生意冷清也没有太痛苦的感觉。树挪死,人挪活,干这行不中再干点儿别的吧!”陈英杰拿着木杆秤半成品,坦然地说。

    木杆秤保护计划已经启动

  木杆秤因使用方便、便于携带,曾深受群众的欢迎。人们不仅把木杆秤作为日常称量的器具,还作为一种吉祥之物,称之为“当家财神”,寓意“有秤当家,家财兴发”。长辈们还教儿孙从小认识秤花(即秤星),认为“不识秤花,难以当家”。木杆秤早已在普通民众内心深处扎了根。

  若干年后,杆秤是否会从人们视野中消失?许昌市文化局有关负责人肯定地说:“不会,至少戥秤作为中医药文化的一部分,还会在中药房存在。此外,木杆秤是中国传统衡器,经过包装、设计,还可以作为一种工艺品重新上市。”

  记者从长葛市文化局了解到,为防止木杆秤制作技艺随着木杆秤的失宠而“断流”,他们已启动了木杆秤制作技艺的保护传承5年计划,搜集、整理木杆秤制作史料,成立了木杆秤制作研究会,安排专人分项研究,召开木杆秤制作研讨会,正确看待木杆秤制作技艺的历史价值,组建木杆秤资料库,把制秤技术汇集成册。同时,加大对木杆秤制作技术的保护力度,充分发挥传承人的作用,着手培育新人,提高制作技艺,预防技艺失传。

  当木杆秤的使用范围极度“浓缩”,它终将完成历史使命,被载入中国衡器的史册。木杆秤作为一种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若干年以后,它也会不时地“钩”起我们对往昔生活的回忆和咏叹。(张莉莉 田建军  冯建军)【原标题:董村木杆秤,命运怎权衡?】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许昌晨报  2008-04-30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河南农家乐网 中国旅游网 吴氏网 秦氏网 中华舒氏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福客民俗网 文化遗产网 秦腔戏曲网 中国晋剧艺术网 扬州扬剧网 梨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