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文化遗产 >> 浏览相关信息

李瑄谈马坡八卦掌

2013/9/2 9:51:02 点击数: 【字体:


李瑄谈马坡八卦掌

  
    嘉 宾:李瑄(78岁,马坡八卦掌第五代传人)

    主持人:赵 岩 贺弘扬 张天然

    马坡八卦掌作为沁阳市首批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怀川大地流传百余年,影响广泛。挖掘、抢救、保护八卦拳,强身健体,丰富群众生活,对构建和谐社会,营造文明社会风尚具有重要意义。

    今天,我们请来马坡八卦掌第五代传人李瑄,请他为大家谈谈马坡八卦掌。

    今日沁阳:首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马坡八卦掌吧。

    李瑄:简单说,马坡八卦掌是董海川先师(1797年-1882年)将武功及内功融为一体,博采众长,加上自己的丰富经验,独创以掌为主的技艺手段。八卦掌分两种,先天八卦掌和后天八卦掌。先天八卦掌起源于远古伏羲时期,距今五千多年。后天八卦掌为周文王所创,至今三千多年。伏羲创造的为东、西、南、北、东南、西北、西南、东北八个方位。八卦掌功能多端,用途广泛。用于社会,它能治国。如诸葛亮用它兴兵打仗。用于中医学,它能治病。用于人体,能强身健体,祛病延年。比如我,我坚持八卦拳50多年。在工作岗位时,清早晨练,也是用八卦拳。至今我腰不疼,腿不酸,耳不聋,眼不花,牙齿也是自己的牙齿。医生说我是 70多岁的人,五六十岁的体质,四五十岁人的智能。(笑)

    今日沁阳:马坡八卦掌是何时由何人创立的?

    李瑄:八卦掌是根据清朝中叶董海川武师创立。他是河北人。1824年至1837年,他在江南游历时,得到道家修炼的启示。他结合自己修炼的经验,创立了八卦掌。“八卦掌”是统称,下设枪、刀、箭、戟、拳、耍老虎等。

    马坡八卦掌起源于清光绪26年(1900年),其宗师是马坡的贾凤鸣,他是董海川的高门弟子,精通八卦、太极、形意等内家拳及武当剑法。1900年,在贾凤鸣的组织下,马坡村建起了武校,收徒100余名。后来规模不断扩大,最著名的八大徒为傅振嵩、司发祥、张发善、张栋文、祁生林、吴士东、贾玉秀、宋金有, 个个身怀绝技、武艺超群。

    今日沁阳:傅振嵩的名气很大,能详细谈谈吗?

    李瑄:傅振嵩是当时“五虎下江南”的虎将之一,将马坡八卦掌传至江南。1928年,南京中央国术馆成立,傅振嵩被聘为八卦掌总教师。翌年,中国国术馆在南京举办全国国术考试。预赛时,有一选手一口气连胜20多名选手。这时傅振嵩上台应战,先以八卦掌攻守法对付对方,不分胜负。后以“老僧披衣”之式将对方摔倒在地。从此,傅振嵩在武术界威名大振,当时《大公报》编印的《国术名人录》中,将傅誉为“虎将”。1929年,两广国术馆在广州成立,傅振嵩应邀赴广州任教。联袂南下的还有北方拳师万籁声、顾汝章、耿得海、王少舟,这就是武林掌故中所说的“五虎下江南”。

    今日沁阳:马坡八卦掌参与过许多社会活动,能举个例子吗?

    李瑄:在兵荒马乱,土匪成群的年代,马坡老虎武术队有两个任务:一是为全村群众看家护院,站岗放哨;下秋时节,看护庄稼。当时土匪在四周活动,唯独不敢进马坡抢劫。二是在沁河南北受邀参加活动,如解放前紫陵赵寨聘马坡八卦掌、老虎队前去表演。以前,小北顶(现神农山)每年三月三要“朝仙神”。男女老幼,远近各县都去,热闹非凡。当时,紫陵赵寨聘请马坡八卦掌、老虎武术队到山上助兴。

    今日沁阳:马坡八卦掌的内容是什么呢?

    李瑄:马坡八卦掌的内容是八母掌:即单换掌、双换掌、顺势掌、背身掌、翻身掌、磨身掌、三穿掌和回身掌,素有一掌生八掌,八八六十四掌之称。还有七十二暗脚、七十二截腿之论。八卦掌有单练、对练和散打等形式。核心就是绕圈走转,以掌法、步法为核心,以丹田之气为根,肩、腰并用,威力无穷。对手再大的力气,推着就能扔出去。

    主要手法为:推、带、领、搬、拦、截、扣、捉、拿、勾、打、封、闭、闪、展等16法。因其具有舞蹈的艺术性、武术的阳光性、杂技的惊险性,深受群众喜爱。

    今日沁阳:新时期作为群众体育运动,马坡八卦掌有什么发展目标?

    李瑄:目前,马坡村两委班子积极响应十七大“全民健身”运动的伟大号召,组织开展上至老年,下至儿童的全村习武健身活动。

    今年两委村子决定开辟7千平方米场地,建立新武校,包括演武厅,演武场等。马坡八卦掌将积极地与群众体育锻炼结合,发扬武校传统,让更多人强身健体,提高生活质量。马坡人有信心将八卦掌、老虎武术队办成全市、全省乃至全国一流,开拓创新,积极将马坡八卦掌发扬光大!

    场地提供:诚福茗茶社  【原标题:李瑄谈马坡八卦掌】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焦作日报 2011-08-04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寻访马坡八卦掌传人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河南农家乐网 中国旅游网 吴氏网 秦氏网 中华舒氏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福客民俗网 文化遗产网 秦腔戏曲网 中国晋剧艺术网 扬州扬剧网 梨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