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说到师惟新遇到棘手事儿,不错,是来了个35岁的王姓当兵的,要拜师出家。师惟新道:“你比我大恁多,我咋能收你为徒呢?”那当兵的软磨硬泡,就是不走。
庙后的山主们出了个主意,叫“拜墓出家”。于是,师惟新准备了供品,摆在了郭德禄师父的墓前,让姓王的给郭德禄的坟墓磕头,算是出家了。
山主们又为姓王的取了个道名,叫惟林。惟林向山主们磕头,发下毒誓:“一心向道,如若犯戒,天打五雷轰,不得好死!”惟林又向师惟新磕头:“如今,你既是我师兄又是我师父,你的话对我来说就是圣旨!”师惟新慌忙搀起王惟林,双双回庙。以后,谁想到王惟林的誓言果然应验。
那年月是民国时期,道教衰落。各宫观没几位道士,遇到做道场法事,往往是“邙山三庙”合力才能做成。哪三庙?除了上清宫,一个是下清宫,那是相传老子放养青牛之地;另一个是吕祖庙。吕祖,吕洞宾是也,唐末河中府永乐县(今山西)人,修道功成之后,数度来东都洛阳遨游,冷眼观人间之事,后人为他建庙以祀。
师惟新有心振兴道教,无奈虽独善其身,却未经历过大场面。他看王惟林逐渐熟悉了庙务,便嘱咐其看好庙产,多行善事,自己背一行囊外出学道,时为1932年冬。
师惟新学道第一站为西安八仙庵。此为西北道教丛林,里面的道士都是高师大德。但向高师大德讨教谈何容易?初来的道士挂丹(报名)后就要干活,挑水、帮伙、打扫卫生,终日没完没了,谁人理会?师惟新不死心,他总是提前把活儿干好,当高师授课时,他便站在窗外听,还学着高师拉腔念经;逢“三元”、“五腊”、“圣诞”做道场时,他就贴在旁边看。他管这叫“瞟学”。
就这样“瞟学”了八个月,他成了一名高供经师,第九个月就参加了八仙庵做道场的活动。
三年后,师惟新又到汉中张良庙参访学道,到华山镇岳宫、玉泉院住庙值殿做法事。一晃十几年过去了,师惟新精通诵经要领,融汇十方韵调,娴熟各种法器,掌握道场仪典,结识天下十方道教众多高师名人,成为著名道教大师。
再说王维林在师兄走后,接连收了3个徒弟。有徒弟打理日常道务,王惟林便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来往,吸上了大烟。吸大烟没钱不行,他开始变卖上清宫庙产,贪污百姓集资修庙的善款,最后竟把四进院的6株唐初古柏卖掉,大殿一下子就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有好心人看不下去,就去找师惟新,一路西行,一路打听,费尽周折,总算找到了。
师惟新闻讯便赶回洛阳。他踏进上清宫庙院时,只见满院树坑,荒草遍地,顿时捶胸顿足失声痛哭。在翠云洞西洞见到王惟林时,师惟新更是不敢辨认,只见他躺在床上,瘦得皮包骨头,眼窝深陷,形同一堆骨架。师惟新怒不可遏,厉声质问:“我的树呢?我的庙产呢?你的道呢?你的德呢?你拜墓出家时的誓言呢?”一口气数落如发连珠炮,王惟林无话可答,当晚就服毒自尽,也算知道世上还有“羞耻”二字。(徐晓帆 著 绘图 玉明)【原标题:06 立大志 师兄瞟成“高供” 发毒誓 师弟终遭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