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钟罩”、“铁布衫”、铜头、铁臂、铁手、铁脚、铁裆……全真七子之一的谭长真怎么也不会想到,836年前,他在洛阳上清宫创立的道家神秘单传拳种南无拳如今重新在洛阳生根、发芽,还被选入第三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示名录。
但南无拳在受到群众欢迎、纷纷习练的繁荣背后,却遭遇了资金短缺、缺少场地等诸多现实尴尬。
9月28日上午,秋雨绵绵。南无拳第30代传人刘成庄右手拿着沾满水泥的瓦刀,熟练地抹到左手的砖头上,然后牢牢砌在已齐腰高的墙上。
“现在正是农村秋收,工人不好找,只有自己动手了。”刘成庄说。
在建的两层楼房加上院子的偏房共20多间,总面积1000多平方米,这是刘成庄借资八十余万元、专门为前来学拳的人建立的习武场地。
“在请我回来之前说要重修上清宫,教群众练习南无拳,但快两年过去了,还不见动静。每天来上清宫学拳的人太多了,他们不能等,我只好自己想办法了。”说这话时,57岁的刘成庄连连叹气,眼睛充满了无奈。
据刘成庄70岁的母亲说,自从儿子执行任务受伤回洛阳疗养之后,每天来他家学拳的人一拨一拨的。
●习武14年,守口如瓶30载
8岁以前没穿过囫囵衣服、独自睡在窑洞里、把秸秆塞进破棉袄里御寒、因个子瘦小常遭伙伴们欺负、被父亲冤打离家出走上清宫……提起童年那段凄苦经历,铮铮汉子顿时红了眼圈。
“1962年,我9岁,和哥哥打架,父亲二话不说,拿起槐树条就抽我,头被打出了一个洞,鲜血直流……”刘成庄说。伤好后,小成庄把偷家里的7个窝窝头放在父亲的破裤管里,搭在脖子上,沿着家门前的小路往邙山走去。路上偶遇南无拳第29代传人师惟新,并收养了他。
“后来长大后才知道我练拳14年的地方就是赫赫有名的中国道教圣地上清宫。”刘成庄说,他师父种了几亩薄地,他白天放牛,晚上跟师父练拳。“不要告诉任何人在学功夫;学会后不是时候不是地点不能传授给任何人;离开道观永远不要再回来。”师惟新给他规定了三条纪律。“习武的最高境界不是争斗,而是修身养性、通血气,做人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什么是神,麦子种下了,明年收成后养活很多人就是神。”
1976年,刘成庄应征入伍海南军分区。此后30年,在海南经历无数次与黑恶势力斗争,靠拳头打出威名的刘成庄谨记师父南无拳单传的教诲,对此只字不提。
●让南无拳“回家”
刘成庄再次回到上清宫已是2005年。
看着门庭冷落的上清宫,得知师父1989年去世的消息,刘成庄在师惟新的墓前抱头痛哭。南无拳的本意是作为道教徒防身、健身、护庙之用,讲究遵循顺其自然、清心寡欲、德养结合,精髓在于养生,其传承维系于刘成庄一身。如果不传,将永远消失。
思虑很久,刘成庄决定打破此拳单传惯例,2005年起,开始在海口市万绿园公园义务教拳,随后,海南、上海、台湾、香港等地登门拜师者逾千。
2009年的春节,洛阳市老城区一领导在中央电视台上看到南无拳唯一传人刘成庄在海南省义务教拳的消息后,派人连夜乘飞机到海南,会见刘成庄,迫切邀请刘成庄回家乡,把南无拳发扬光大,有着浓浓乡土情结的刘成庄爽快地答应了。
经过刘成庄的努力,至今,每个清晨和夜晚,在洛浦公园、定鼎立交桥下,都有不少人习练南无拳。他们亲切地称刘成庄为“师父”。位于老城区的坛角小学还将此拳作为阳光体育的主要内容,在孩子们中间也普及开来。
“这么好的拳种,又有深厚的道教文化支撑,应该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刘成庄说。
为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海南省海口市公安局特警支队工作的他先后11次奔波于海南和洛阳之间,最终促成了南无拳先后入选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示名录。但刘成庄的最大遗憾是,两年过去了,还是没有等来南无拳发源地上清宫的重修。
冒着雨,从邙山脚下的小路到上清宫,记者走了将近半个小时,鞋上、裤管上沾满了泥巴。拂去历史的尘埃,道教圣地洛阳上清宫破败、荒芜,一片断壁残垣。
没有大门,几根木棍斜插在断墙上。老君殿的前面,几通寂寞而立的清代石碑在诉说着什么。地面高低不平,坑坑洼洼,一老道士端着碗走进大殿。上清宫的翠云洞内,几个俗家弟子在烧香磕头。
师惟新的外甥女赵良真说,听舅舅说,最繁华的时候这里占地842亩,老柏树就有396棵。后来经历战火,破四旧,这里已经破败不堪。
“我在这儿练拳时,这里还是青砖绿瓦,感觉很清静。”刘成庄说回来看了后他很心寒。
记者了解到,如今的上清宫因为疏于管理,不少身份不明的人住进殿里。前不久几十个台湾同胞看到报道刘成庄在上清宫教南无拳的消息后,慕名而来,但失望而归。
西安一家大型文化策划公司老总看了上清宫后,只说了一句话:“要是上清宫在西安,早就搞起来了。”
“人家都冲着上清宫来练南无拳,但场地、资金受限,根本没办法教更多的人练习。”刘成庄说。(东方今报见习记者 常书香/文 李书宝/图)【原标题:道家神秘单传拳种南无拳:现世的繁荣与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