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便是恭陵了。原本,这里是“登冢而望,嵩岳在其前,河洛镇其后,群山环抱,树木葱茏,是一处堪与邙山媲美的‘风水宝地’”。但现在,这一切只能在想像里品味了。
正是秋雨最缠绵的时候,已经下了好几天,据天气预报,雨还要继续缠绵下去。
秋雨斜斜的,密密的,不大,却构织出一幅朦胧的景象,湿淋淋的朦胧,在人的内心扭曲成百结愁肠,把恭陵也湿得难识庐山真面目了。
但即使是朗朗晴天,艳阳当空,在时隔千年之后,又有多少人读得懂恭陵?读得懂那个时代的是是非非?
1300多年前的公元675年,一件让那个时代震惊的事情发生了——年仅24岁的太子李弘突然辞世。这让后世的史学家猜测不已,有人认为是武则天毒死了李弘,有人认为李弘是死于肺痨,至今也没个定论性的东西。
可以确定的历史真实是,高宗万分悲痛,他诏令天下,给李弘冠以尊名,追封为“孝敬皇帝”,并下令以皇帝标准的“天子之礼”厚葬李弘于偃师景山,是为恭陵。高宗这个老子亲自为儿子制“睿德纪文”,书之于石,立在陵前。
1300多年后,历史的迷雾并没有“风雨过后见彩虹”,借着秋雨织成的雾霭,更让人扑朔迷离:李弘年轻有为突然去世,那个时候的历史真实到底是怎样的?高宗皇帝为太子筑台建陵实属历史罕见,这里边到底纠结着他怎样的情愫?武则天占卜算卦找到风水宝地,白云山上平地筑陵,她是出于母子情深还是一己的需要?专家认为唐恭陵学术研究价值全国第一,它到底有着怎样的价值?恭陵石刻艺术精妙绝伦,其程度超过武则天和高宗合陵的乾陵,堪与龙门石窟媲美,它是如何雕琢而成的?1998年2月15日这里发生全国文物盗掘第一大案,11颗文物大盗人头落地,惊动世界,个中又有多少不为人知的情节?
雨朦胧,恭陵朦胧,心也朦胧。大唐气象唐恭陵这是大唐的杰作,是大唐的产物!”站在恭陵神道上,偃师市博物馆王竹林馆长指着迷蒙雨雾中的庞大恭陵规制对我说,“唐恭陵是唐高宗李治、女皇武则天之子李弘的陵墓,1963年被河南省政府公布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五批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它是我国唐代陵墓群中保存最好的一座,也是中原地区规模最大的一座唐代帝陵。”
这个距偃师不过15公里,离洛阳也不过40多公里的陵墓,让身为偃师人的文物工作者王竹林充满了自豪。
李弘死后,高宗谥其“孝敬皇帝”,其丧葬制度“一如天子之礼”。
李弘的陵墓自然有天子气派。
我们正站着的南神门外神道,据说就有50多米宽,简直就如现代城市宽阔的马路了。
陵园坐北朝南,平面正方形,建筑规划工整,长宽均为440米,四周原有神墙围护。
根据文物钻探,墙基保存尚好,基槽宽1米,红褐色生土夯筑。神墙四角有角阙。地面以下有砖石墙基,地面以上今存夯土台基,高3~4米,长宽均10余米。陵园四角当年有角楼建筑。四面神墙中部各置神门,以喻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门阙基址尚存,据初步探查,门阙台基四周亦用长方形条石和砖护砌,台基上原有相应建筑,现已不能看到它的原貌了。南神门实测宽30米,门阙之外10米有立狮一对,左右分置,相距54米,其余东、西、北3座神门的情况与此大致相同,唯立狮改为坐狮。从东神门外坐狮到西神门外坐狮,距离总长571米。南北二神门外石狮相距573米。
我们所处的神道,在南神门外正南方向,神道与东南角阙和西南角阙的间距完全相等。
神道两侧立有两列石象生。最南端的望柱至北神门外坐狮,总长800余米,恭陵的灵台封土呈长形覆斗状。现存东西长164米、南北宽146米,残高23米。经探查,灵台封土四周,经千年风雨侵蚀及人为垦殖,每边均被损掉10米左右,原封土的长、宽应分别为180米、160米左右,灵台高度,按唐代天子礼“依汉长陵故事,汉长陵高九丈”,合今天27米,恭陵的灵台封土为高黏度红胶泥土质,且经过夯筑,坚硬密实,尽管经过千余年的风雨侵蚀,其高度仅损失5米左右,基本保持了原貌。在主陵台东北50米左右,有一方锥形土冢,俗称“娘娘冢”,底边长宽均50米,残高13米,此冢乃李弘之妃哀皇后陵寝。
据说,本来李弘的陵墓会建得更高,耗费更大的人力、财力。
公元675年,年仅24岁的唐太子李弘死在了东都洛阳合璧宫绮云殿,武则天把儿子的茔地定在了景山。
一天,武则天带领众大臣前来看茔地,路途歇息时,在现在的偃师中宫底村下了驾。随从的大臣问武则天:“太子的灵台封土堆多高?”武则天随口答道:“这里能看见为止。”身边大臣低声议论:“这还了得,此处是深沟,就是把陵墓建得再高也看不见。”有个大臣想了个既使武则天满意,又使她金口玉言能够变为现实的办法,并专门请了个“风水先生”,对武则天说:“皇后再向北走5里,遥望太子茔地最为吉利。”因此,武则天遂又移驾到现在的安滩即偃师安滩村。临回宫的时候,大臣们又问武则天:“灵台封土多高?”武则天说:“不是说过了,这里能看见为止!”大臣们领到了新圣旨。用了三省民工,花了三年时间,费了亿万两黄金,恭陵建成现在的模样。巧的是,若是朗朗晴空,站在现在的安滩村北堤坡上,刚好能看到大冢的冢尖。
“唐恭陵不同于昭陵、乾陵等‘依山为陵’的陵墓规则,而是在平地上用红褐色土夯筑灵台‘号墓为陵’,虽经千年自然冲刷和人为垦殖仍坚硬密实。近年来,随着考古工作者的研究发现,唐恭陵神秘的面纱才被逐步揭开,据专家考证,夯筑灵台所用红胶泥土不是缑氏本地土质,而是来自东南方向50公里开外,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想想吧,即使按现在的规模,恭陵东西长164米,南北宽146米,高23米,皇后陵50米见方,外加4个角楼、8个阙台都需要土。除此之外,恭陵地宫中的行沙,从8里外的伊洛河,人挨人、人传人,传到恭陵,在炒干后倒入,仅搬运工作该有多大?所以是典型的皇家手笔!”王竹林馆长说。
实际上,作为布局规整的陵墓,恭陵也是我国唐代陵墓中保存较好的一座,恭陵的大型石刻群组合开创了唐代帝陵石刻制度化的先河,博大宏伟之气魄,体现了大唐帝国的雄峻风采,是河南仅存的一组盛唐时代皇家规格品质的陵墓雕刻,成为考察唐陵规制的重要依据,也是研究我国古代石刻艺术的宝贵资料。
而唐高宗撰书的《孝敬皇帝睿德纪》,更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恭陵为何选在景山?
《旧唐书》载:“上元二年,太子从幸合璧宫,寻薨,年二十四……其年,葬于缑氏县景山之恭陵……”
大唐宗室李氏墓多在关中,为何独独李弘陵寝在偃师?
这与武则天的见解、胆识有很大关系。
武则天作为历史上一个雄才大略的女政治家,有相当的胆魄和眼光。太宗执政时,武则天作为才人(主要是秘书工作)跟随太宗十二载,耳闻目睹,对于治理朝政、发展生产有着深刻的认识。武则天立为皇后之初,就曾谏言皇上十二事,其中一事就是“劝农桑,薄徭役”,致力于发展生产。接着,为了缓和关中的政治矛盾和生活匮乏等经济矛盾,就以政治家的气魄,于公元657年劝高宗迁都洛阳,到公元675年李弘死时,东都发展已粗具规模,社会经济也迅速增长。李弘死后,按常理当归葬关中,“近侍昭陵”,但轻徭薄赋是武则天经世的一贯主张,为了不过多劳费民力,就和高宗商量在景山为太子选陵。这在《孝敬皇帝睿德纪》碑文中有明显的反映,文云:“农垦在候,田务方殷,重归关辅,恐有劳废,遂割一己之慈(阙)便兆人之业(阙)以为言故殓绝于珠玑,明器唯资瓦木,一从本志,无夺宿成。”
但任何事情都是相对的,虽然武则天以自认为的节俭殓葬李弘,但这样大规模地营建恭陵,耗费钜亿,还是导致了两次役夫逃亡事件,据《新唐书·孝敬皇帝弘传》:“营陵功费钜亿,人厌苦之,投石伤所部官司,或相率亡。”《新唐书·韦弘机传》:“太子弘薨,诏蒲州刺史李仲寂治陵,成而去堂厄,不容终具,将更为之。役者过期不遣,众怒,夜烧营去。”这两条史料是对“田务方殷,恐有劳废”等的另一种说法,是站在不同立场上的不同的话语。
有专家认为,恭陵建在景山,与地理位置、优美环境有关。“步彼景山,松柏丸丸。”景山处于伊洛河与万安山之间,古时遍山松柏,郁郁葱葱。景山实乃偃师南部的一道东西走向土岭,这里有古时通洛阳、连西安、入登封的大道,晋建安七子之一、独占天下八斗才的曹植,曾经于此流连,写下著名的《洛神赋》:“……余从京城,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过轩辕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倾,车殆马烦。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曹植背离伊阙,回东方的藩属之地,越过轩辕经过通谷,登上了景山。到此以后,已是红日西倾,人疲马乏,于是就在长着杜蘅的岸边停车,在长有芝草的田地里饲喂马匹,而后纵目四望,在阳林一带游玩。
到唐代,在景山之南的陈河村,又降生了一位大唐名人——玄奘。贞观年间,太宗李世民在洛阳宫仪鸾殿曾经接见玄奘,玄奘“谈吐文雅,知识渊博,阅历丰富,毅力惊人”。太宗广询中亚的情况,玄奘对家乡偃师做了生动介绍。时为才人的武则天,接见时一直侍奉左右,对玄奘佩服不已,对偃师的景物风貌也有了最初的良好印象。而武则天劝高宗迁都洛阳后,偃师成了京畿近郊之地,加之武则天数次游祀嵩山,道经此地。景山南连太室,北瞻伊洛,与周灵王太子晋的升仙处遥相呼应。基于对景山地势风貌、宜人景色的倾慕,在太子李弘死后,武则天亲自选中景山为风水宝地。
□首席记者李红军文图
唐恭陵又称“太子冢”,是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之子李弘的陵墓。它位于偃师市缑氏乡滹沱村西南景山白云峰之巅,离洛阳40多公里,平面呈正方形,长宽约440米,四周原有神墙护围,是我国唐代陵墓群中保存最好的一座,也是中原地区规模最大的一座唐代帝陵。据记载,当年建造时,用了三省民工,花了三年时间,费了亿万两黄金。
恭陵神道在南神门外正南,宽约50米,相当于现代城市中宽阔的马路。(原标题:未登基的皇帝——孝敬皇帝陵系列之一煌兮赫兮唐恭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