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文化遗产 >> 浏览相关信息

“澄泥砚”原产地之争留下的余韵

2012/3/12 16:40:12 点击数: 【字体:

 

  昨日,我省三门峡市和新安县及山西省新绛县分别在当地举行《文房四宝》邮票首发式。不同的是,新安县和新绛县的“首发式”是经国家邮政总局批准的,而三门峡市的“首发式”则是自发举办的。

  未经批准为何要“抢”着举办这一活动呢?三门峡市文化局一位领导说,这是为了宣示三门峡市才是真正的虢州澄泥砚原产地,否则,就等于默认澄泥砚的原产地是新安县和

新绛县。邮票之争的背后,其实是三门峡市、新安县、新绛县三者之间的“澄泥砚”原产地之争。

  虢州澄泥砚的渊源

  据上海辞书出版社最新版的《辞海》解释:“虢州,隋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置,唐贞观中移治弘农,辖境相当于现今河南西部:灵宝市、栾川以西、伏牛山以北地。元朝至元八年(1271年)废入陕州。产澄泥砚,唐时以为第一。”从以上解释可知,古代虢州所辖区域正是今天的三门峡市辖区。唐朝时出产的澄泥砚,是砚品中的珍品。

  三门峡市民俗艺术家协会会长李俊林是专门收藏、研究澄泥砚的专家。据李俊林考证,唐时虢州澄泥砚,与端砚(产于广东端溪)、歙砚(产于安徽歙县)、洮砚(产于甘肃洮河沿岸)并称为古时四大名砚。所不同的是,前三者均为石砚,而澄泥砚则是唯一用绢袋取黄河脂泥,经精细加工烧制而成的、又是唯一未以产地命名的陶砚,史称“三石一陶”。正是这两个“唯一”,为后来的澄泥砚原产于虢州还是绛州之争埋下了伏笔。

  李俊林说,唐时虢州地处长安、洛阳、开封三大城之间。宋代,澄泥砚兴盛,在黄河中下游先后形成多个澄泥砚产地,虢州、陕州(今河南陕县)、相州(今河南南阳)、泽州(今山西晋城)、绛州(今山西新绛)以及山东泗水、陕西骊山等地都有澄泥砚出品。到了明代,我国南方亦有制作。清末民初,虢州澄泥砚的主产地在今陕县张村塬上,尤以人马寨村王氏家族所制砚台最为出名。

  澄泥砚开发成“热门”

  民国以后,澄泥砚渐渐失传。1990年,山西新绛县博物馆副研究员蔺永茂携子蔺涛宣布,经过数年研究,重新研制出了烧制“澄泥砚”新方,并申请注册为“绛州澄泥砚”。

  同时,我省新安县工艺美术师李忠献投资办起新安县虢州澄泥砚厂,并注册了“虢州澄泥砚”商标。

  1993年,三门峡市文物局的张建成经过再三向老专家、老学者、老艺人求教,1995年间,他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真正的虢州澄泥砚(注册名称为“虢国澄泥砚”)诞生了。

  如今,经过大浪淘沙,张建成、李忠献、蔺永茂三者在砚品开发、宣传造势上都各有招数和精品。尤其张建成具有后劲,在研制澄泥砚的同时,又兼开发仿古青铜器。他的成就已得到河南省文化厅、省文物局的肯定。

  今年8月,当得知国家邮政总局决定于9月10日在新绛县举办《文房四宝》邮票首发式的消息后,三门峡市集邮协会会长宋旺林着急了。他认为,三门峡市有关部门有责任向国家文化部和国家邮政总局申报,要求邮政总局批准在三门峡举行《文房四宝》邮票首发式,为三门峡的澄泥砚原产地“正名”,不能默认新安、新绛为澄泥砚的“鼻祖”。

  经过一番奔波,三门峡市政府决定向上申报,但被告知为时已晚。无奈之下,三门峡市政府及澄泥砚研发机构决定届时自发举办《文房四宝》邮票首发式,向社会宣示:三门峡才是虢州澄泥砚的原产地。这才有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原产地之争留下余韵

  为什么要争澄泥砚原产地的名分?宋旺林说,是要澄清相关历史和文化的渊源,维护一个具有传承价值的文化品牌及其历史地位。丢掉了这些,愧对祖宗。

  三门峡市文化局局长郭炎堂说,对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也存在竞争,保住了这个品牌、地位,无论是政府或个人对于澄泥砚的研究开发才具有实质性的价值和意义,不然它就失去了历史的、文化的内涵。

  国家邮政总局一位人士说,这次《文房四宝》邮票首发式,新安县和新绛县都采取了积极主动向上申报并争取的姿态,而三门峡忽视了此事的重要性,没有积极、及时申报,这是个教训。

  山西省运城市几位文化人士说,绛州澄泥砚是澄泥砚大家庭的“一脉”,它与虢州澄泥砚有历史渊源。双方应抛弃偏见,善意相待,自主发展,谁也不要存心挤掉谁、吃掉谁,这才符合大家的长远利益。

  新安县两位澄泥砚制造商说,虢州澄泥砚原产于现今的三门峡市他们不持异议。但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应持开放和竞争态度。历史文化遗产是一种公众资源或国家资源,每一个有志于传承它的人都有权去发展它、弘扬它,这不应该以地域论,以“血缘”论。不然只会限制、阻碍历史文化的推陈出新,发扬光大,有害无益。

  张建成说,不管澄泥砚原产地如何争论,他们所瞄准的目标都不会改变,那就是,仿古而不泥古,找准澄泥砚发展的时代特点,不断在前人的基础上,在竞争中创新、创新再创新。(原标题:“澄泥砚”原产地之争留下的余韵)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大河网 2006-09-11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