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特产 >> 浏览相关信息

卢氏黑木耳:盛名之后的尴尬现实

2013/8/29 17:10:25 点击数: 【字体:

卢氏黑木耳:盛名之后的尴尬现实

卢氏县菌类种植大棚

    黑木耳是家家餐桌上都必不可少的养生佳肴。

    目前,国内黑木耳主产区以黑龙江的牡丹江地区与河南伏牛山区卢氏县为最大产地和种植基地。其中,牡丹江东宁县绥阳黑木耳批发市场是目前国内最大、品种最全的木耳批发集散地,而河南卢氏县为最大野生黑木耳产地。

    当地气候条件使然,卢氏所产的黑木耳朵大肥厚、质量佳,有“黑牡丹”的美称。因其优良的特性,卢氏木耳不仅早早就享誉国内,在国际上也久负盛名。1979年,卢氏木耳曾在陕西汉中举办的全国黑木耳质量评比会上名列全国第一。1991年荣获国家“七五”星火计划产品博览会金奖;1999年获得“绿色食品”证书。

    另据史料称,民国三年(1914年),卢氏木耳就在美国旧金山万国商品赛会上拿过金质奖章。

    这种无可争议的优良品质,让卢氏木耳在市场上一直保持着绝对优势。记者从卢氏县菌业生产管理办公室了解到,卢氏木耳从1963年就开始对外出口,最高年出口量达105吨,主要销往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

    2012年,卢氏木耳经国家质检总局对其申报的材料、种植基地和生产加工企业现场的评审考核,与灵宝苹果“双双”成为该行业内全国首个通过生态原产地保护评审的产品,一时声名大噪。

    有名无量的尴尬

    卢氏当地对黑木耳的种植研发曾经一度遥遥领先于其他木耳产区。

    卢氏县菌业生产管理办公室主任郭山林告诉记者,1986年卢氏就制定实施了国家星火计划项目——高档食用菌系列化开发研究,制定并推广黑木耳高产栽培技术,使其单产质量位居全国第一,年产量稳定在50万公斤以上,年产值达到2500万元,带动了当地2万多户、6万多农民脱贫致富。

    2007年,卢氏县政府将食用菌生产列入卢氏县八大支柱产业之一,牵头成立食用菌领导小组,带动当地黑木耳生产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发展。

    据当地官方统计数据,卢氏目前有19个乡镇,293个行政村、3115个居民组、10万多人从事食用菌生产。全县共有食用菌购销门市580多家,从事流动购销、冷库贮鲜、购销经纪人等3500多人。产业规模可谓庞大。

    但是,在食用菌产业中,黑木耳的产量极其有限。

    与其他地区大量进行塑料袋地栽技术不同,卢氏木耳因其原产地保护特性,对生产品质要求十分苛刻。从生长到采收结束完全依靠当地特有的自然气候和自然条件自生自长,不施用任何添加剂及激素类农药,较之其他地区木耳生产周期很长,而且产量较低,成本较高。

    当地一名农户告诉记者:“生产木耳的栎树木段一般可以生产木耳三年左右,每年木耳生产分春耳、伏耳和秋耳,但产量会逐步减少。三年之后木质就会发生变化,成为废旧木杆。而卢氏木耳因为是野生,周期较长、成本又高,所以许多农户都转种时间短收益快的香菇,木耳产量近几年多有下降。”

    而记者了解到,当地专业种植木耳的农户不多,大型合作社亦缺乏,规模较大的企业,只有卢氏绿之源公司一家。

    绿之源公司董事长张国锋告诉记者,该公司主营压缩菌类,对产品深加工亦有所涉及。张国锋表示:“绿之源公司注册资本501万元,占地面积一千平方米,其中生产基地两万平方米。运营模式为“公司+基地+农户”,与全县19个乡镇1500户农民合作,此外,还成立了“绿之源”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当地40000多名农民走上了产业化经营道路。”

    而绿之源旗下,也并不只黑木耳一种产品,其他诸如香菇、猴头菇、杂粮以及蜂蜜等土特产,也占据了大部分销售份额。

    有名气,少产品,这让卢氏木耳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

    行业渴望利润增长

    显然,当地政府并不愿看到这种情况。

    郭山林告诉记者,当地政府一直很重视黑木耳生产,不断扩大基地规模,强力推进产业化进程。在使卢氏黑木耳生产符合绿色环保、低碳节能、资源节约、营养健康的生态型食品要求,与符合生态原产地产品特性之外,加快产业发展步伐。

为此,该县质监局联合各级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采取了多项措施,其中包括出台相关政策,从制度上实施监管和保护;加强种植与生产管理,推行标准化生产;建立公司+基地+标准+农户的生产体系,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形成规模效应;加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引导企业申报使用专用标志;加大专用标志管理力度,加大打击力度,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等。

    资料显示,行业发展高峰时,卢氏木耳年产量曾高达90万公斤,产值达到3342万元。

    但成本投入的巨大和市场回报的缓慢,让农户和企业都对这个产业缺乏热情,继而减少生产。

    “如果能将产品进一步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就会带动这个行业快速发展。农户的种植积极性就会大幅上升,企业也会感兴趣。”郭山林表示。

    但目前对整个木耳行业来讲,除了压缩干货,深加工产品并不多见。

    如何深层次挖掘产品利润,是这个行业亟需打破的瓶颈。提高种植农户收益,带动当地种植农户和企业的热情,是这个行业振兴的另一个关键。

    与当地同属原产地保护的灵宝苹果相比,卢氏木耳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记者手记

    “没落贵族”黑木耳

    没到卢氏之前,对卢氏黑木耳的名声我早已耳闻。

    作为“生态原产地保护”认证的卢氏黑木耳,在省内各地声名远播,深受欢迎。根据资料介绍,卢氏黑木耳2012年通过国家质检总局的“生态原产地保护”认证,黑木耳的种植也已经成为当地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黑木耳每年可以为2万农户实现2500万的产值。

    但记者到达之后,却发现黑木耳并不是卢氏当地种植最多的菌类。在走访的过程中,记者发现卢氏全县种植香菇的农户远比种植黑木耳的要多。卢氏菌办2012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县香菇生产规模7700万袋,平菇210万袋,木耳200万袋,。

    黑木耳本是卢氏最具代表性的农产品,也是国家原产地标志产品,农户为何不种木耳种香菇,是因为卢氏更适合种植香菇吗?显然不是。“生态原产地保护”就说明卢氏县的地理气候环境是最适合黑木耳的生长,也是品质最好的产区。

    卢氏县菌类产业办公室主任郭山林告诉记者,农户种香菇比木耳的收益更高,所以多数农户更愿意去种植香菇。

    提到香菇就不得不说与卢氏紧连的西峡。西峡香菇是首批国家生态原产地标记保护产品,目前产业做得风生水起,是国内最大香菇集散地、加工地,年交易额超过20亿元、占河南省农产品出口货值五分之一,目前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深加工也通过高新技术的融入提高了附加值。

    原产地标志产品意味着一个自主品牌、一个品质的保证,就像日本电子产品、法国香水和瑞士手表均代表了一定的品质保证,因此,与其他国家制造的相同产品相比,销路较好、售价较高。

    原产地标志就是一块无形的金字招牌,特定区域的特定产品从品质上来讲是最好的。在长远利益和现实利益面前,作为农户来讲显然看中后者,但是后者的发展前景究竟怎么样?没有人会去关心。

    卢氏作为黑木耳的原产地标志产品,在近几年的发展把香菇产业做大,木耳产业却在逐步萎缩,本身的优势发挥不出来,只注重眼前的收益,本身来讲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即便是经过几年的发展后,卢氏的香菇产业做得很大,但是没有原产地的金字招牌会超越西峡香菇吗?会得到市场的认可吗?

    品牌和品质决定市场认可度、产量和质量决定市场话语权,没有这些就没有抵御风险的能力,也许缺乏这些必要因素也会做得很好,带动群众致富,但终究会碰到无法逾越的瓶颈。

    卢氏的黑木耳生产历史悠久,在全国乃至国际上都有较高的信誉度和知名度,在人们心目中已经树立起了绿色无公害、品质优良的形象,目前国内外市场的潜力巨大,如何使当地的木耳产业做大做强,升级整个产业链,也许更需要相关部门的正确、及时的引导。(姬万里)(原标题:卢氏黑木耳:盛名之后的尴尬现实)

 

责任编辑:C005文章来源:经济视点报(2013-04-11)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四大怀药产业经济链形成路径溯源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河南农家乐网 中国旅游网 吴氏网 秦氏网 中华舒氏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福客民俗网 文化遗产网 秦腔戏曲网 中国晋剧艺术网 扬州扬剧网 梨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