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西瓜,讲究的就是好吃,口感好,吃着甜。都说中牟的西瓜好,但具体好在哪里?前不久在中牟举办的西瓜节上,我尝遍了所有参赛品种,结果没有一个称得上是完全意义上的甜瓜。你想,这瓜还会有市场?”
7月11日上午,河南省著名西瓜专家、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所的郑高飞研究员直言不讳地向记者说出了自己对中牟西瓜的看法。由此可见,中牟西瓜的品质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已受到挑战。
西瓜消费本身就是一种弹性消费,因为它不是生活必需品,跟水、面粉完全不一样,它有很多种替代品。这种消费,一旦遇到外力干预或替代消暑品问世,市场很容易迅速萎缩。
在郑州市对农用瓜车进市直销叫停之后,郑州市和中牟县政府采取了像设立社区瓜棚、干部包销、西瓜进超市等一系列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西瓜的卖难,但这只是权宜之计,绝非长久之策。
“其实人们不是不想吃瓜,而是吃不到放心瓜,你看满大街摆的西瓜都自称是中牟的无公害西瓜,有啥根据?关键是中牟西瓜缺乏叫得响的品牌,让人不敢相信。”全国无籽西瓜科技与生产协作组组长刘文革博士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他的看法指出了中牟西瓜卖难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也就是说,在弹性很强的市场面前,产品的内在品质决定着产品的销售。从生产环节上看,中牟西瓜年年丰收年年滞销,为什么?原因是没有品牌优势。
专家认为,中牟西瓜的品牌工程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要树立中牟西瓜的品牌形象,不是随便买个标签贴在西瓜上就能解决问题的。由于西瓜属于大宗农产品,种植面积过大,又牵涉到各家各户,有关部门应做好宏观调控,引导农民多在提高西瓜的内在品质上下工夫。
首先,要改变中牟西瓜品种杂乱的现状,推进西瓜标准化生产。目前,中牟县种植有100多个西瓜品种,但没有一个优良品种能形成规模种植优势。由于全县没有系统的管理模式,谁想咋干就咋干,结果是种出的西瓜虽然都是中牟瓜,但质量参差不齐,不仅实现不了优质优价,而且还会导致中牟西瓜越种越难吃,自然也越种越难卖。
其次,农民种瓜要增强质量安全意识。由于很多农民不是为吃瓜者种瓜,而是为卖瓜者种瓜,为了片面追求高产、个大,就过量使用氮肥,导致西瓜发酸、皮厚,甚至还有的为了便于运输或抢上市季节而不等西瓜成熟就采摘。这就需要质监部门与有关部门从产前、产中到产后,从施肥到用药全程监测。同时,政府也应多在科技推广、基地示范、标准化种植等方面引导农民,当好“科技服务员”,不要做“瓜贩子”。
种瓜的要想着吃瓜的,只有真正把西瓜的品牌打响了,再加上适当的营销措施,中牟瓜农就不愁西瓜卖不出去。因此,快速形成自己的强势品牌和质量优势,才是中牟西瓜的卖点所在。(朱庆红 )(原标题:解析“中牟西瓜”之四 中牟西瓜的卖点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