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联合起来一起对付其它国家。秦昭王被黄歇成功说服,于是撤回了白起出征的命令,并派使臣给楚国送去厚礼,与楚国缔结盟约,互为友好国家。黄歇接受盟约后回到楚国,楚顷襄王派黄歇和太子熊完作为人质去到秦国,秦昭王将他们扣留了十年。前263年,楚顷襄王病重,秦国却不同意熊完回去楚国,黄歇知道秦国丞相范雎和熊完关系很好,于是试图说服范雎。黄歇指出楚顷襄王可能会一病不起,如果秦国能让熊完回去,熊完即位后必然会感激秦国,努力维护和秦国的关系;如果不放熊完回去,而是利用熊完要挟楚国,楚国必然会另立太子以对付秦国,秦和楚的关系就会破裂,而被秦国掌握的太子熊完也就变成了一个没有价值的人。范雎将黄歇的意思转达给秦昭王,秦昭王让熊完的师傅回去探问一下楚顷襄王的病情,回来后再作打算。此时的黄歇为太子熊完深深担扰,他觉得如果楚顷襄王真的不幸去世,而熊完又不在楚国的话,把持楚国朝政的王室宗亲阳文君必定会把自己的儿子立为新太子,这样,熊完就不能继承王位了。于是,黄歇让熊完换了衣服扮成楚国使臣的车夫得以混出关,而他自己却在住所留守,并以熊完生病为借口谢绝访客。等熊完走远了,秦国没办法再追到时,黄歇才向秦昭王秉明实情,秦昭王大怒,想让黄歇自尽。范雎劝道,熊完即位后,必定会重用黄歇,不如让黄歇回去,以表示秦国的亲善。秦昭王听从了范雎的意见,因而将黄歇送回了楚国。这一历史体现了黄歇智勇双全的大将之才。
持政辅国 深得人心
黄歇回到楚国三个月,楚顷襄王去世,熊完即位,称为楚考烈王。考烈王元年(前262年),黄歇被任命为楚国令尹,封为春申君,赐给淮北十二县的封地。15年后,由于与齐国相临的淮北经常发生战事,黄歇请求考烈王把自己的封地淮北十二县换到江东,楚考烈王答应了黄歇的要求。前257年,秦国的军队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的形势非常危急,赵国的丞相平原君赵胜前去楚国请求救援,楚考烈王弃秦楚两国的盟约不顾,派遣春申君领兵救援赵国。与此同时,魏国也派出信陵君魏无忌救援赵国,在楚、魏、赵三国的联合下,一举击溃秦国,解除了邯郸之围。前256年,楚考烈王派遣黄歇向北征伐鲁国,次年黄歇灭掉鲁国。通过援赵灭鲁,黄歇的在诸侯中的威望大增,也使楚国重新兴盛强大起来。春申君黄歇在对外动武的同时,对内则和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竞相礼贤下士,招引门客,最高峰时黄歇有门客3000多人,其数量在“战国四公子”中居于首位。
王逝奔丧 殒命棘门
前238年,楚考烈王病重,当时楚国的国舅李园(曾是黄歇的门客,赵国人)想取代黄歇的地位,于是暗中豢养了刺客准备刺杀黄歇。黄歇的门客朱英得到了消息,提醒黄歇注意李园的动向,建议除掉心怀叵测的国舅李园,以保楚国的稳定和自己的安定,正气的黄歇没有理会朱英的警告。不久后,楚考烈王去世,李园抢先进入王宫,在棘门埋伏下刺客。春申君前去王宫奔丧,在棘门受到李园刺客的伏击,当即被斩头。立马,李园派官兵前去春申君的家中,将春申君的家人满门抄斩。同年,熊悍继位,是为楚幽王,李园取代黄歇,被任命为楚国令尹。一代人杰,就此惨烈谢幕。几年后,楚国灭亡。太史公评春申君之死:“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为什么会这样?当时楚考烈王无子,春申君以此为忧。后来,李园献妹李嫣于春申君。李园妹有身孕后,李园又建议献给考烈王,李嫣进宫后立即受到楚王宠爱,生子二,长子捍被立为太子(即楚幽王),于是李园妹李嫣被立为王后。李园由此借妹势力逐渐掌握大权,蓄养死士,杀春申君灭口。但是,仍有个别黄歇子孙逃过了这一劫难。据有的黄氏族谱记载:黄歇“娶李氏,生一子:捍”。这个“捍”却是楚考烈王的“儿子”,后来继任成为楚幽王。可以说明这一原由。
黄歇后裔考
据黄姓族谱记载,黄歇娶有正室两位夫人,共生育十三子。在黄歇遭遇灭门之灾时,他的长子黄永得以幸存。史料中未找到李园及其党羽不杀害黄歇长子的原因。但是,从很多资料判断,黄永是黄歇的后代是比较可信的。在黄歇遇害后,黄永官至会稽太守,并在黄歇的封地建立了黄堂。黄永后人在今江苏、上海一带繁衍生息,成为今天这一地区大部分黄姓族人的始祖。
黄歇的第二支幸存后代是他的次子黄俊。黄俊是如何躲过李园党羽的魔爪,至今仍是不解之谜。在逃离了李园的追杀后,黄俊一支迁往中原阳夏(今河南淮阳),并在这一地区形成气候。阳夏黄姓的不断发展和迁徙,成为今天豫、皖交界一带地区黄姓的始祖。
幸存下来的黄歇第三个后代,是黄歇的幼子黄婉(一说是黄尚或者黄究)。他和次子黄俊的情况差不多。据说,为躲避李园的追杀,黄婉带领自己的家人逃出寿春回到家乡万顷池,发展出达州的黄氏;后来一部分子孙又迁居到了江夏县黄鹤乡,即今天的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一带,形成后来著名的江夏黄氏。
第四支幸存者究竟是黄歇的什么人,我们已无从考证。据说他们逃离李园的魔爪后来到黔中府(今湖南常德一带)。为避李园之祸,这批黄歇后人以他的封号春申君中的“春”和“申”字为姓,为延续黄歇的后裔保存了血脉。直到秦汉时期,国家的逐渐稳定和民族的融和,这批以“春”和“申”为姓的黄姓后人逐步恢复了自己的姓氏,成为今天黄姓的重要支派和祖先。也有一部分后人没有恢复黄姓,继续使用“春”、“申”为姓,成为今天部分“春”姓和“申”姓的先祖。这批黄姓后人中的一部分后来逐步散落到湘西南、西北的山区,并与当地的少数民族互通婚姻,成为今天少数民族黄姓的先祖。也是今天湖南常德说成是黄歇故居的理由。
春申君黄歇墓冢考
苏州春申君庙 淮南市的春申君陵园
据黄姓有关族谱、百家姓中有关记载和专家论证,其墓冢说法多多:
一说,春申君墓位于潢川县隆古乡隆古村黄国故城内,周围有黄宫遗址、天池、老龙埂水库等景点。春申君墓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墓区保存完好。1930年吉鸿昌将军率部驻潢期间,曾在专署后院内的春申君墓地旁建立墓碑。碑上除“春申君墓”四个醒目的大字外,还注明:“春申君故居即在此”。据传黄歇被杀后,其门客将其遗骸偷葬于故宅内。
二说,在安徽省淮南市谢家集区李郢孜镇境内。黄歇陵园背山面水,北靠八公山山脉的赖山,南邻瓦埠湖,距李郢孜镇政府西50米,其封土高19米,底径87米,占地总面积7000平方米。1979年10月,安徽省考古队对该墓进行了考察,1992年谢区政府为黄歇墓立了碑,2000年动工兴建“春申君陵园”,同正式对外开放。《凤台县志》中有“县东隗家店西大阜(西大阜,即今安徽淮南谢家集区李郢孜镇沈郢孜村一带)名黄歇冢”的记载,又经文物普查,黄歇墓址得以确认。
三说,在湖南常德市。据《中湘四修谱》记载,黄歇的籍贯是今天的湖南省常德市,其父辈是楚国属国黄的贵族,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