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他要建立一个明教所提出的“光明战胜黑暗”的国家,建立一个儒家所说的“以民为本”的国家,建立一个他所设想的没有贪官污吏、没有横征暴敛、没有欺压百姓的国家。
他不仅通过严惩打击贪官污吏,通过制度约束官员,通过百姓监督约束官员,而且他希望在乡村建立“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的秩序。
但他建立的朝廷毕竟是一个朱家的皇朝,跟随他打天下的那些功臣,要给官、要赏赐田地、好房子,儿子要封王,女儿要封郡主,这样一层层下来,他们又成为一个新的剥削人民的贵族阶层。
治隆唐宋:不要误读明朝
有人说,明朝是一个昏暗、衰败、疆域狭小的朝代,朱元璋是一个集权的皇帝。但其实,明朝曾经是一个非常辉煌、强大、在世界上无与伦比的王朝。在南京明孝陵的神道上有一个石碑,这个石碑上刻有贴金的四个大字,叫做“治隆唐宋”!这四个字是康熙皇帝给朱元璋的评价,意在说明朝曾经有比唐朝、宋朝还要好的治国业绩。
康熙皇帝不是胡乱写的,也不仅是政治作秀,而是说了事实。我们回顾一下,朱元璋治理国家是怎样达到“治隆唐宋”水平的。我们今天看到的明清故宫、十三陵、万里长城,都是明朝人修的,青花瓷、明朝家具乃至很多文化成果都是明朝的,美国电影《人鬼情未了》故事就是400多年前我们《牡丹亭》的翻版,明朝并没有离我们远去。除此之外,不得不提到震惊世界的郑和下西洋。前几年,有一个英国海军军官写了一本书,书名是《1421中国发现世界》,他提出:中国人郑和已经实现了全球航海,远远超过哥伦布、达伽马,绕过非洲发现了美洲。虽然这个结论不太正确,但是郑和下西洋,即使当时还没有绕过好望角,还没有到达美洲,依旧说明当时的中国是一个强国。
救济斯民:治国以民为本
明朝的“明”字来源于明教,明教提倡“光明战胜黑暗,众生平等”,这成为朱元璋的立国原则,建立一个没有民族压迫的国家,改变老百姓的生活状况。朱元璋在北伐元朝时所写的一篇檄文,提的口号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陈纲立纪,救济斯民”。有人说这是孙中山写的,你弄错了吧?没有弄错,孙中山是学习了朱元璋。“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就是要推翻以蒙古贵族为主体的元朝统治,恢复汉人的尊严,作为一个“人”的平等地位,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由哪个族群来统治的问题,它是反抗压迫。“陈纲立纪,救济斯民”,就是针对元朝末年法制败坏、纲纪混乱的状况,建立法纪,伸张法制。
朱元璋的另一个治国思想来源于儒家思想。中国的传统是以儒家的政治思想立国,特别是当朱元璋有了一定势力之后,很多儒家读书人来给他出谋划策,帮助他设计未来国家的蓝图。儒家思想立国的根本是“以民为本”,儒家历来治国就崇尚敬天、法祖,效法祖先留下的精神和原则,口号是“天听自我民听,天心自我民心”,归结为两条实际上是“爱民、恤民”。儒家知识分子的理念怎么跟明教来结合呢?朱元璋要把国号写成“明”,这个字很巧,在汉字里面日月为“明”,恰好符合了中国皇帝“敬天”的理论,中国皇帝登上皇位就要祭天,所以,儒家们就把“明”字解释成为儒家所理解的天。大明国的理念就包含着朴素的老百姓要得到光明的理念,也有儒家传统的以民为本的理念。
朱元璋的个人经历深深地影响了他的治国思想。他是赤贫者,是社会最下层的人,遭受过疾苦、欺压。他当了皇帝以后跟大臣说过,自己年轻时在乡下,看到官吏饮酒好色、不务正业、欺压百姓,心里真是生气。但是能怎么办?老百姓没有任何办法。朱元璋说,老百姓一年辛苦到头,他们种庄稼、纺织布匹,庄稼还没有打到场里这一年欠的债已经来收了,“已非己有”。妇女所织的布匹还没有从纺织机上拿下来“已非己有”。他们一年到头穿的是破衣服,吃的是粗粮食,做的是艰苦的沉重的劳动。朱元璋把这些东西记在心里,融进他的治国策略
惩处贪腐:杀驸马不徇私
有一次,朱元璋和他的重要谋臣刘基谈话。他问刘基,我们治国现在该怎么做,刘基说“宽仁”二字而已,元朝对老百姓压榨很厉害了,现在我们要宽仁。朱元璋说“不然”!我们不能够讲空洞的宽仁,“宽仁”必须要做到“阜民之财,节民之力,打击贪官污吏,对百姓进行教化”。
阜民之财。朱元璋非常关心百姓生产,出台措施,比如一些新开垦的土地要减免赋税,一些人逃亡了,欢迎他们回来,没有能力进行生产的,就给他们种子、农具,老百姓家里耕种什么,他关心得很细致。他说,家里一定要种几棵枣树、几棵杏树,因为如果遇到灾害,这些枣、杏也可以活命。
节民之力。就是说,不要给老百姓带来更大负担,朱元璋当皇帝后非常简朴。有一次他从南京下衙门去视察,天气炎热,全身都湿了,当时旁边人给他准备的干净衣服,都是洗了又洗的旧衣服。他说,我“富有四海”,一天换十套新衣服都可以,但这是民财民力,不能浪费。他还要求身边的人节约民力,有两个宫女丢掉了一些丝线,他把两个宫女叫来训斥。有宦官穿新鞋子走到雨里头,很不在乎,他把宦官叫过来打一顿。他要求自己的宫殿不能够有任何彩画,自己所有的东西需要用金属的就不用金银,一律用铜来代替。
打击贪官污吏。这一点更加明显。洪武年间,朱元璋为立纪陈纲,用重典整治官场队伍,让他们廉洁、爱民。明朝有一整套完整的监督官员的体系,设立都察院,都察院有督御史负责监督各级官员,他们可以直接向皇帝报告官员的失误、错误、罪行。还建立了定期考核制度,三年一小考,九年一通考,考核结果分为称职、不称职、平常等等。朱元璋与其他皇帝不同的是,他号召百姓来监督官员,他向全国百姓下指示:百姓如果向我来反映问题,各地不能阻挡,如果胆敢有阻挡的,处以重罚。而且,朱元璋也提出要求,老百姓不要一个人、两个人地来,三十人、五十人来,越多越好。措施一出,百姓纷纷到京城告状,贪官污吏被告倒了,被冤枉的好官经过百姓声援翻案了,还被提拔了。朱元璋编过一本著名的书《大诰》,里面记载了违法乱纪的案件,他要求全国各地学习《大诰》,首先在学校学习,知道什么是违法,违法将遭到什么样的惩罚。另外,家家户户要收藏《大诰》,引导百姓要知法懂法,防止他们违法乱纪。建国伊始,他命令刘基等制定了《大明例律》,经过30年的修改最后形成《大明律》。这是他留给历史的一部著名法典,在中国法制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除了监督、教育,朱元璋还抓了几个大案,有洪武八年的空印案、洪武十八年的郭桓案、洪武三十年的驸马欧阳伦走私茶叶案。
实行教化。朱元璋在乡间推行一种古老的礼节——“乡饮酒”礼。据记载,这种礼节在周朝就有了,但历朝历代没有认真实行过,但朱元璋执行。每当年终和年初时,地方上的里长、甲长(最基层的官员,相当于现在社区主任)把当地的住民集中起来总结一年的工作。“乡饮酒”礼有很多复杂的规定:德高望重的老人坐在前面,有文化的人担任主持人。最重要是在这个礼节上评判,一年当中所在地区人员的表现,谁家孩子勤快、孝顺父母,谁家孩子小偷小摸,哪个家伙有点不好劳动,都是在这个礼节上评判出来,会给予惩罚或荣誉。如果受惩罚,可能那天喝酒就没你的份,有的干脆站在门口不让参加这个宴席。朱元璋要求在“乡饮酒”礼上由当地的文化人读《大诰》、讲《大明律》,把法律、教化深入到基层。他设立了《教民榜文》,上面写明对于老百姓的基本要求,就像现在《公民守则》,把这种基本要求抄成大字贴在大路上,刻版印刷到处散发,派人走街串巷、四处宣传,每月宣传五次,一边走一边敲梆子喊六句话:“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业、毋作非为”。在全国建立完备的学校制度,朱元璋也是费心不少,这个制度包括在中央建立太学(当时叫做“国子监”)、府州县学,在军队的武学、卫学,少数民族、边疆地区也有学校,所以说,明朝学校是有史以来最普及、最广泛的。1980年我到甘肃武威,一个很远的地方,当时交通也不太发达,也没有飞机到达兰州,坐了很久的汽车才到。我看到一个很大的武威县学,是明初建立的,这么远的地方明朝就在那里建学校了。明朝有句话,“科举必有学校”,所有科举考试出身的都要通过学校教育。
分封亲王:未能逃脱“皇室定律”
中国历史上永远脱不开这个循环的圈,有人称之为“皇室定律”。朱元璋最大失误是什么?很多人可能认为是杀功臣。我认为,坚持分封亲王的制度给他和明朝留下无穷后患。朱元璋当上皇帝后,他要保证这个皇朝不断延续,当然要加强军队、加强统治。他认为应该选择最亲最近的人来支持他,这就是他的儿子。因此,朱元璋的儿子们全被封成亲王,安排在全国各地。
其实,朱元璋也曾预料到分封亲王可能会出现问题,于是,在洪武五年、七年,亲自拟定《皇明祖训》(最早是《祖训录》,后经修改叫《皇明祖训》),刻印成书供子孙阅读,供百官遵守。其中一条规定,亲王“不裂土,不离民”。在周朝、汉朝分封亲王时,划出一块土地,你吃这一块地,也管这里的老百姓,所以就出现了若干个“国中国”。朱元璋说,我现在分封亲王,亲王只是享有比皇帝低一点的礼仪,各种官员见你磕头,你可以有大宅,可以有少量军队(1000多人的规模),作为你的护卫军,而且不能指挥地方军。护卫军归王国统帅,地方军一律不能给亲王管。这表明,朱元璋在防范出现“国中国”。
洪武八年,山西平遥县学训导叶伯巨给朱元璋写了一封《万言书》,第一件事就反对朱元璋分封亲王,朱元璋一看,大怒,说此人挑拨我们父子关系,一定要亲自将他抓来射杀。朱元璋认为,对于亲王的预防,已经书写《皇明祖训》,规定明确,所以叶伯巨对他的批评他不接受。他觉得我的制度很好,亲王权力也不是很大,也没有亲王要造反。但就是这种制度最后酿成明朝的大祸,朱元璋死后不久,“靖难之役”爆发,北方的燕王起兵造反,最后推翻了他的侄子。既然朱元璋已经规定,亲王不能够指挥军队,也没有统治百姓的权力,亲王怎么就造反成功了呢?我们以后有机会再说。谢谢大家!(根据毛佩琦在珠海文化大讲堂的讲座整理编辑,未经本人审阅)记者 李月宁 实习记者 孙蕾
链接
1、皇权社会定律:历史周期律
在中国皇权社会里,既有从“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到“康乾盛世”的太平盛世,又有作为其对照的“白骨暴于野,千里无鸡鸣”的乱世。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这个周期以二三百年为一轮周而复始:先是王朝初期的“休养生息”,励精图治,出现盛世的空前繁荣;接着是骄奢淫逸、贪污腐败,大批小农破产、流亡,伴随着某种外患;最后农民大起义爆发了,在横扫贪官污吏的同时,将几十年、几百年积累的文明成果毁于一旦;等到农民战争过去后,新的王朝建立了,皇权国家又在废墟上重建。几千年来,中国历史陷入了这样一种“以暴易暴”的恶性循环之中。每一次王朝更迭,都是把前朝的历史重新复制一遍,“换汤不换药”:张家王朝衰落了,又有一个李家王朝取而代之,但李家王朝并不能创造出一种新的制度,很快就走上了张家王朝的老路,先是兴起,接着是繁荣,然后是衰落,再到灭亡,反反复复。在这种乱象纷呈的历史背后,历史周期律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起作用,在无形中支配着中国历史。
2、锦衣卫
明初的军制比较简单,其基层单位是“卫”和“所”,每卫辖正规军士约5000人,其下设所,分为千户所和百户所,京城的禁卫军所辖卫所为48处。到洪武十五年,朱元璋决定改革禁卫军,建立了十二个亲军卫,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锦衣卫”。明朝前两代皇帝朱元璋、朱棣,由于其出身的特殊性,对皇权的维护有其他朝代所没有的强烈欲望。这就使得锦衣卫“巡查缉捕”的职能无限度扩大。一般来讲,锦衣卫的工作只限于侦察各种情报、处理皇帝交付的案件,但一旦适逢一个野心大、心肠狠的指挥使掌权,就会利用职务之便不遗余力地制造事端,既可以打击异己,也可以作为自己升迁的资本。锦衣卫另一项著名的职能就是“执掌廷杖”。廷杖制度始自明朝,是皇帝用来教训不听话的士大夫的一项酷刑。廷杖之刑对士大夫的肉体和心灵都是极大的损害,但明朝的皇帝却乐此不疲,锦衣卫将校对它也是情有独钟。
3、朱元璋屠戮功臣
为何偏偏留下汤和
朱元璋当了皇帝便大杀功臣,功臣几乎被他杀绝,惟独有个信国公汤和活了下来,其原因在于:他对朱元璋有拥戴之功。汤和虽“长太祖三岁,独奉约束甚谨,太祖甚悦之。”在关键时刻,他率先承认朱元璋的领导地位。他不争功,能以平常心对待不公待遇。打下江山大封功臣时,朱元璋故意降汤和一等,找个岔子只封他为侯,而其他同等条件的人都封为公的爵位。他却很谨慎,从不发牢骚,不怨天尤人,继续兢兢业业、如履薄冰地伺候皇上,并及时向皇上作出诚恳而深刻的自我检讨,这才被宽恕,几年后进封为信国公。汤和识相知趣,迎合皇帝的心思以自保。他在众多高级将领中第一个自请解除军权,帝大悦,立马拨款为汤和在凤阳老家造房,让他衣锦还乡。回家后他又低调做人,从不以功臣自居,并且束缚子孙家奴,遵守法纪,善待乡邻,不授人以柄。就这样,他令人难以置信地活到了洪武二十八年,以七十岁的高龄而逝,是明初少有的几个能善终的老臣,死后追封为东瓯王,谥襄武,可说是备极哀荣。
4、明朝与南京
南京之名始于明代初年,之前有金陵、秣陵、建业、建邺、建康、白下、升州、江宁、集庆、应天等名。明成祖时国都北迁,应天府改称南京。太平天国称之为天京、清朝称为江宁,辛亥革命以后再改称南京至今。
1368年,元末红巾军领袖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建都南京。在此之前,他作了一系列的准备。1356年朱元璋攻入集庆路,改名应天府,并多次听取谋士陶安、冯国用、叶兑等人关于建都的建议。1361年朱元璋被小明王韩林儿封为吴国公,1364年自立为吴王,吴王府便设在应天。1366年,改筑应天府城,作新宫于钟山之阳。洪武元年(1368)秋八月,正式下诏,以应天府为南京,大梁(开封)为北京,实行南北两京制。洪武十一年(1378),朱元璋以南京为京师,正式定都南京。永乐十九年(1421)明成祖迁都北京,改京师为南京,为留都。【原标题:另类皇帝朱元璋:他如何治理明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