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百代画圣吴道子

2012/4/23 15:45:48 点击数: 【字体:


    吴道子(约公元680——758年),又名道玄,唐代河南洛州阳翟(今禹州市)人。活动于中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高度繁荣的开元、天宝年间(713——755年)。是辉煌灿烂的唐代绘画艺术的代表人物,被后人推崇为“画圣”,民间雕塑、绘画工匠把他尊为“祖师”,是中国绘画史上最负盛名的宗师大家。
    
    (一)
    

    吴道子出生在阳翟一个普通的小农之家,自幼父母双亡,家境十分贫寒。童年的吴道子,只能靠给人帮佣来维持生计。由于当时的最高统治者崇尚佛教,东都洛阳庙宇遍地,寺院林立,人们把佛教经典教义及其传说故事绘在寺庙的墙壁上,来劝喻世人,因此塑工、画匠成为一种热门行业。属于京畿之地的阳翟,自然有许多专门从事雕塑绘画行业的民间画师、工匠。年幼家贫、孤苦无依的吴道子,迫于生计,拜在民间工匠画师手下学艺。由于他天资聪颖,刻苦勤奋,很快便掌握了最基本的绘画雕塑技艺。
   
    由于吴道子经常跟随师父在洛阳的寺庙绘画,偶然结识了为父守孝的朝廷官员韦嗣立。韦嗣立对聪明伶俐、勤奋好学,且有一手娴熟画技的少年吴道子甚是怜爱。他将吴道子收留门下,并将他介绍给自己的好友,当时的大诗人贺知章和书法家张旭。吴道子在二人门下学习书法,进步很快。据宋代杞授之所称:吴道子的字写得很有贺监(贺知章)之意,为众工所不及。甚至有人评价他的字“踪似薛稷”(薛稷与欧阳恂、虞世南、褚遂良是齐名的唐初四大书法家),世人有此赞誉,可见他的书法已相当不俗。但吴道子经过慎重考虑,认为自己在书法上再努力发展,也很难独树一帜,于是毅然更弦易辙,放弃书法,专攻绘画。由于吴道子在书法上曾师承名家且造诣颇深,对他的绘画艺术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
   
    武则天神功元年(697年),韦嗣立被贬为四川双流县令,吴道子也随其首次入蜀,在双流县衙充任一名小吏。他居蜀三年,游遍巴山蜀水,从优美壮观的自然风光中汲取营养。据史籍记载:他在蜀期间,遍写蜀道山水,才自成一家,开创了山水画的创作体例。由于吴道子天赋异禀,学习刻苦,因而“年未弱冠,已穷丹青之妙”,成为天下闻名的画坛新秀。
     
    (二)
    
    吴道子随韦嗣立在蜀三年,绘画技艺有了长足的进步。由于韦在双流期间“政有殊绩”,得到武则天的重用,“三迁风阁侍郎,同风阁鸾台平章事”,位同副丞相。青年吴道子经他举荐,布衣入仕,出任山东兖州瑕丘县尉,专管缉拿捕盗之事。唐中宗李显登基后,朝中朋党林立,宫廷斗争十分激烈。韦嗣立阿附韦皇后,升任兵部尚书,封爵逍遥公。后来,韦后毒杀中宗,韦嗣立又参与篡改中宗遗诏,阻止临淄王李隆基辅政、睿宗复位之事。李隆基起兵诛杀韦后及其同党后,他又见风使舵,支持李隆基。很快升迁为中书令,担任丞相之职。不久他阿附韦后之事被人告发,先被贬为岳州别驾,再被贬为许州(今许昌)刺史。吴道子因此有感于宦海沉浮,福祸难测,毅然辞去官职,隐居于许州洞上村(今许昌市魏都区)。不久他就浪迹于东都洛阳,为各大寺院庙宇绘制壁画,成为一名专职画工。
    
    当时洛阳、长安二京的寺庙道观,殿堂廊庑上都绘制有大量的壁画。吴道子在洛阳期间,接触到了各种绘画艺术流派,他博采众长,融汇贯通,使他的绘画技艺又得以迅速提高。他在洛阳、长安等地的寺庙中创作了一批杰出的宗教壁画,受到世人的赞誉。
       
    公元712年,李隆基登上了大唐皇帝的宝座,他就是唐明皇,也称唐玄宗。他不仅是一位有作为的政治家,而且还是一位琴棋书画无所不能的风流皇帝。他听说吴道子在画坛上享有盛名,就下诏将他召入宫中,先是授予“内廷供奉”之职,后又升为“内教博士”、“宁王友”(友是陪伴亲王的官职),专门教习宫廷皇族子弟学画,并为后妃、功臣、勋将画像。这些官职,虽然级别不高,但他在宫中的地位却很显赫。玄宗后来又下令吴道子:“非有诏不得画”,他成了一名倍受“恩宠”的宫廷御用画师。
    
    (三)
    
    吴道子被唐明皇召入宫中,极大地束缚了他艺术才华的充分展现。但这并不能完全遏制这位天才画家高涨的创作热情。他除了应诏为唐玄宗及其妃嫔、功臣、勋将绘制大量的人物画像外,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进行创作。不仅创作了一些宗教题材的壁画,而且还创作了一批卷轴画。据宋徽宗赵佶(音Jī)亲自主持编纂的《宣和画谱》记载,到宋徽宗时,宫廷中还收藏有吴道子的卷轴画93幅。吴道子的代表作有《地狱变相图》、《嘉陵江三百里旖旎风光图》、《金桥图》、《天王送子图》、《八十七神仙卷》、《孔子行教像》、《菩萨》、《鬼伯》等。尽管吴道子是一位高产的画家,可惜由于年代久远,历经战火焚掠、自然损毁,如今已很难觅得真迹。 
       
    由于吴道子绘画作品的艺术造诣极高,在唐代已成为收藏家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据《历代名画记》(成书于唐朝大中年间)记载:道子屏风一片值金两万,次者可售一万五千。唐代的收藏家如果没有收藏顾(恺之)、陆(探徽)、张(僧繇)、吴(道子)的作品,就没有资格被称为收藏家。顾、陆、张均为唐朝以前的绘画名家,只有吴道子是唐代人,可见吴道子的绘画作品在唐代有着多么重要的地位。
        
    (四)
        
    吴道子的绘画技艺,不仅仅是娴熟,而且已经到了臻于神化的境地。据记载:吴道子在开元年间(713——741年),随玄宗东巡洛阳时,遇到了他的书法老师张旭和以舞剑享誉天下的将军裴旻。裴旻想以重金请吴道子为自己亡故的双亲在天宫寺绘制佑福的壁画,吴道子对他说:“我闻裴旻将军之名久矣,若能为我舞剑助兴,足能抵当所赠。”作画那天,裴旻请张旭陪吴道子饮酒,自己挥剑起舞。吴道子观毕,酒已半酣,他激动无比,挥毫泼墨,飒然风起,若有神助。事后吴道子自称“道子平生绘事,得意无出于此。”作陪的张旭观罢二人舞剑、作画,不禁兴致勃发,乘兴书写一壁狂草,洛阳士人观看后说:“一日之中,获观三绝,真乃人生之幸事。”
       
    吴道子的绘画艺术风格,属于一种不同于以往的疏格。这种风格的问世,为中国绘画开辟了新途径。吴道子之前的人物画,像顾恺之、陆探徽等,都注重于笔迹周密。而吴道子则一改前人成规,往往“笔才一二,像已成矣”,这就是一种全新的绘画艺术风格——疏格。同时他还创造了许多前所未有的绘画手法。明代周履靖撰写的《天形道貌》一书中提到了历代衣褶的绘法有十八种,其中的“柳叶描”、“枣核描”,都是吴道子所创。中国绘画史上画家的创造,被尊为“样”的并不多见。在吴道子之前被称为“样”的有张僧繇的“张家样”和曹仲达的“曹家样”。吴道子的“吴家样”吸收了“张家样”的优点,但由于他能够寓新于旧,推陈出新,不受“张家样”的束缚,因而改变了“曹家样”自北齐以来在中国画坛的支配地位。吴道子的“吴带当风”采用自己所创的“柳叶描”、“枣核描”和运动感强烈的“莼菜条”描法,通过线条的粗细和干湿的变化,充分体现事物的质地、明暗和凹凸变化。吴道子的有些作品,甚至采用了“白描”的手法,被人们称为“白画”。虽然这些作品简单到以“墨踪为之”,却使后人“莫能加彩”。另外,吴道子的设色画,也不像当时的一般作品那样绚丽多彩。郭若虚在《图画见闻•论吴生设色》中说:“尝观所画墙壁、卷轴,落笔雄劲而敷彩简淡”,“至今画家有轻拂丹青者,谓之吴装”。关于“吴装”,元代汤垕在《画鉴》中也有类似的论述,“于焦墨痕中略施微染,自然超出缣素,也谓之吴装”。吴道子在设色浓艳的盛唐画坛,首创敷彩简淡的绘画风格,自然显得格外清新。
       
    吴道子的宗教绘画,也为中国佛教绘画艺术创立了示范性的“粉本”,标志着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宗教绘画完全成熟。在吴道子之后的千余年间,中国的佛教绘画,便只有墨守“吴家样”的成法,再没有出现重大变革和突破。吴道子也因此被民间画师和塑匠奉为“祖师”。
    
    吴道子还为中国画坛开创了新的绘画流派。唐代以前,没有单纯的山水画,即使出现过一些带有山水树石的绘画作品,但仍然是为人物背景作陪衬的。直到吴道子居蜀三年,写遍蜀中山水,才一改前人积习。据史书记载:天宝初年(742年),唐玄宗忽动思慕巴山蜀水之念,就派吴道子二度入蜀,前往嘉陵江临摹写生。故地重游的吴道子在蜀中逗留了很久,再次饱览了巴山蜀水雄、奇、秀、美的自然风光。回长安后,玄宗询问他留下了多少景物写生粉本时,他说:“臣无粉本,并记在心”,玄宗对此颇为怀疑,当即命他在大同殿作画。他挥毫拨墨,立笔横扫,状若飞旋,不到半日,一幅绝妙的《嘉陵江旖旎三百里风光图》就跃然再现于大同殿墙壁上。吴道子笔下的山水,具有一种豪爽疏朗的体貌,以气势见长。它的山水之体,也是一种笔简意远的“疏体”,与李思训(唐代另一大画家,也曾在大同殿上作嘉陵江山水风光图)用笔工细、金壁辉煌、富于装饰的山水画相比,无异是一种新的创意,因而史称“山水之变始于吴”。
       
    吴道子的绘画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而且还有较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颐和画论》指出:吴道子画“天龙八部”、“地狱变相”,皆有警世深心,不徒作玩好娱目之用。郑绩也在《梦幻居画学简明》中提到:吴道子作画,并非以描摹悦世为能事,实借笔墨以写胸中怀抱耳!由于吴道子出身于社会底层,久经风雨沧桑,深知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他把全部的情感都注入到自己的作品之中。因此他在绘《地狱变相图》时,才敢于将那些“今世做孽”的高官显贵带上脚镣手铐,让小鬼判官将他们拉入地狱,接受审讯。令那些有恶迹的官宦们看过之后,腋汗毛耸,不寒而栗。对那些有功于国家的功臣将相及封建帝王,则把他们描绘成天王、金刚和菩萨,永受世人崇拜和敬仰。

    吴道子的一生,以犀利的画笔,为世人留下了许多艺术杰作。但他的晚年却十分凄凉。“安史之乱”爆发后,叛军攻打长安,玄宗仓皇入川。吴道子也逃离皇宫,流落民间。这时他年事已高,在兵荒马乱的中原地区谋生艰难,又不愿投身叛军,他拖着多病的身躯,历尽艰辛三度入蜀,追随玄宗。他刚到蜀中,唐军就收复了长安,玄宗车驾返回长安。这时,吴道子的身体极度虚弱,他再也无力翻越巴山蜀水返回中原,只得滞留于川中。至德三年(758年),贫病交加的吴道子度过了凄惨的晚年生活,客死于川中。在他去世百年之后,后人将他的遗骨葬于今四川资阳县城北15华里的李家沟村,当地人将他的墓叫做“真人墓”。【原标题:百代画圣吴道子】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新华网河南频道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