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三国颖州(今河南许昌)人,字元直。早年与诸葛亮、庞统同为好友,曾投刘表,后投刘备任军师。徐庶投奔刘备的时候,正值刘备孤军落难之际,兵不过千,城仅新野一座,将只有关羽、张飞、赵云、关平、周仓等。徐庶作了刘备的军师后,大展才华,在数月间连施妙计,杀吕旷斩吕翔,大破八门金锁阵,败曹仁取樊城。使刘备的士气军心为之一振,使曹操的嚣张气焰为之一寒。曹操的谋士程昱对曹操说:徐庶的才能比他程昱要高出10倍。但令人惋惜的是,就在徐庶越战越勇时,他不得不激流勇退。在三国初期这谋臣智士纵横俾阖的较量场上,就失去了一位极其重要的军事家,失去了许多可令后人学习和效仿的用兵之法。而令人高兴的是,在徐庶辞别刘备时,向他推荐了诸葛亮,于是有了“三顾茅庐”这一幕。
徐庶为何隐居
相传徐庶离开刘备的原因是,曹操自听谋士程昱说徐庶在为刘备出谋划策时,就想纳为己用。程昱教曹操把徐庶的老母骗至许昌,请徐母写信召唤徐庶。没想到徐母是忠奸分明、深晓大义的老人,徐母识破曹操的奸计,坚决不从。于是程昱献计,伪造徐母一封信,招引徐庶。徐庶是个孝子,收到这封假信后,只得辞别刘备投曹。徐庶临别刘备时,二人洒泪相别,徐庶指心对刘备说:“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玄德哭着说:“元直去矣!吾将奈何?”徐庶推荐了诸葛亮,说:“此人不可屈致,使君可亲往求之。若得此人,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也。”这才有了“三顾茅庐”这一幕。徐庶被一封假造的书信轻易骗到了许昌,此举使深明大义的母亲痛极而自尽,造成了徐庶终生的遗憾,他因此痛恨曹操,曹操也只落得一场空欢喜,得到的是一位终生不为其设一计的旁观者。被迫降曹后,徐庶作过中郎将、御史中丞。对这一段经过,也有不同说法,有的认为这里的“徐母之死”、“走马荐诸葛”等均是演义。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三国混战,曹操连吃败仗。徐庶担心曹操兵败后自己性命也难保,于是他设计在曹营散布西凉马腾、韩遂造反兵犯长安的谣言,主动讨令,与大将臧霸一起,脱离了战场西去长安。这样便保全了自己的性命,摆脱了曹操的控制。
在群雄逐鹿的年代,有着过人才华、远大理想的徐庶怎么会选择遁世隐居呢?他这样如云般飘然而来,又如风般悄然而逝的原因、过程、恐怕会像一个谜,难以找到答案。但可以设想,他年轻时雄心万丈、豪气冲天,只想寻得明主,得以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为“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理想竭尽自己的智慧,遏止住大汉的衰落,象古贤管仲、晏婴那样仁名垂于竹帛、德光施及草木。但赤壁一场大火,亡兵数十万,满腹文韬武略的他眼睁睁地看着数十万兵士丧身火海而不能请缨解救,回想起少时“大丈夫处世,不能立功建业,不几与草木同腐”的誓言一定感觉羞惭自秽,更无颜面见世人。特别是老母亲为自己的愚蠢而含恨九泉。心灰意冷的徐庶,不由地仰天长叹:“我徐某,报国有心,却无力回天;不忠、不孝,枉为人臣。”他百感交集,满脑子是退隐江湖、与世无争的念头,只盼望着归隐山林、清风扫门、明月侍坐的时光。
徐庶隐居于胶南
徐庶在曹操面前请得三千人马,星夜往散关把住隘口,防备西凉州马腾、韩遂,以解曹操“后顾之忧”。实际上“凤雏一语教徐庶,正似游鱼脱钓钩”。这时,远离了赤壁大火中玉石俱焚的危险,摆脱了曹操控制的徐庶一路出散关、绕长安、游嵩山、回颖川、拜泰山、走青州、访蓬莱、沿渤海湾畔寻访,最后踏上了秦始皇三次登台祭拜、刻碑颂德、求长生不老仙药的琅琊台。
也许徐庶是被琅琊的名气和众多的“神仙”吸引,他也要来这里修炼成仙。他刚登临泰山之顶领略一览众山小的豪气,又立足琅琊台感受秦始皇君临天下的英武。泰山虽高,观得日出,难见大海,而在琅琊台则既可观日又可目睹其从海底升腾之全景。站在琅琊台上,放眼望去,汹涌澎湃的大海,无涯无际,让人心旷神怡。脚下云遮日霭,水回天籁;鹤舞松涛之上,鹿呦涧水林阴,大珠山、小珠山、灵山岛、斋堂岛环伺周边,这一切令他陶醉,使他忘却了战场上的血雨腥风,最后在帽子峰一带隐居下来。
随后的岁月里,人们经常见到一位仙姿道骨的长髯隐士穿行于胶南沿海一带,他就是厌倦战争的军事家、归隐帽子峰的社会活动家徐庶。徐庶虽隐居,远离曹操,“终身不为操设一谋”,但却用他那渊博的知识和过人的智慧帮助乡民。他知天文、晓地理,为渔民出海打鱼选择适当的气候时令。教农人采桑养蚕,耕种五谷,承平富庶。乡人有难时他无不倾心相助,为老百姓排忧解难,为当地群众做了大量好事,深得百姓的爱戴,被乡人奉为神仙,千余年来广为传颂。
《胡氏家书》云:灵山东北海中有鼓子洋。岛上有白耐冬花,大可拱把。好事者泛海致之,遇老人驾小舟至,芒履道服,貌甚古。问“小子何往?”以实对。叱曰:“此非世俗间物,可留伴耐冬人耳。”又云:“即墨有道学先生胡峄阳,为吾通一问讯。”言已不见。其人惊疑,遂反登筏。大风忽起,弃其所获乃已。后访胡峄阳,具道其事。胡怃然曰:“此三国时徐庶也,隐居鼓子洋久矣”。这一记载说明徐庶活动于胶南沿海一带的传说古已有之。清胶州人赵法宪的诗《咏鼓子洋白耐冬花》中写道:“皭然冰雪姿,遗世而独立。亭亭空谷中,寒威不能蚀。烟岚伴其幽,玉石贞其德。霜月满林皋,点缀乾坤色。有客海上来,疑是徐元直。云际落天表,可望不可即。”诗中所写有关徐庶的情节与上面故事相同,能够在一首描写景物的诗中信手写入一个传说故事,说明在古时关于徐庶隐居胶南沿海一带的传说已家喻户晓。
传说三国时,徐庶从胶南大珠山经过时,在西山的山洞中住过一夜,故将该山称为徐山,即徐庶之山。在牛王庙山西坡的石头上,有两段长数米的粗如茶杯、状如自行车辙印的石槽,当地人说这是徐庶当年推着独轮车经过时压下的车辙印。在徐山东坡有徐庶洞,数年前因采石而被人炸毁,现仅余一大石坑,约100平方米。
在胶南,“徐庶不离帽子峰”之谚广为人知,老百姓中间流传着许多和徐庶有关的传说,问一问上了年纪的老人,都知道徐庶离开曹营后,归隐山林,幽居于大珠山帽子峰上,就连与帽子峰隔海相望的灵山岛上一座酷似人形的山也与徐庶联系在一起。在灵山岛南端的奇峰峻岭丛中,云蒸雾绕,晖映霞蔚,有一座山叫“秀才山”,当地的老百姓都说,从那形似手拂长髯、观沧海、读诗书的山可以看出徐庶的神韵。灵山岛上的一座山峰又怎样与隐居帽子峰的徐庶联系在一起呢?原来,满腹经纶、饱读诗书的徐庶来到帽子峰后,常于清晨旭日初升之际,在帽子峰顶遥望海中灵山岛、诵读诗书,天长日久,灵山岛上一块灵石为其才华和品质所感染熏陶,心生仰慕之情,灵犀通融,遂化作徐庶身形。这些有关徐庶的传说虽有神话的色彩,但也说明老百姓利用传说来对他隐居胶南的历史加以传述和赞美,热情的歌颂徐庶的聪明智慧和他为当地百姓所作的许多好事。
大珠山帽子峰上的徐庶庙
相传,徐庶在胶南沿海一带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为了纪念徐庶,当地百姓捐钱捐物,在大珠山帽子峰顶建起了徐庶庙。据《琅琊台志》记载,徐庶庙呈正方形,四面各宽3.5米,高4米,飞檐斗拱,青瓦盖顶,是一座古朴典雅的建筑。庙内正面有泥塑徐庶像,正中是香案,墙上绘有壁画,历代香火旺盛;庙外北侧有凉棚,相传是徐庶看书观海之处;庙后有泉水,传说能治百病。过往渔民和胶南、胶州、诸城、高密等地的群众都来进香,十分敬重,历经多个朝代这里一直香火不断。现在,庙宇早已坍塌,但其庙基尚清晰可见,凉棚处仍保留着几处立顶式的柱洞。
千百年来,胶南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在胶南民间有关徐庶的故事却是代代相传,当地居民将其神化,作为一种感情的寄托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一直信奉着徐庶,供奉和祭拜徐庶是胶南独特的风俗。多少年来,胶南及其周边地区不少人每当出海远行时先到徐庶庙祭拜一番,这一风俗一直延续至今。正月爬帽子峰是胶南人的一项独特习俗,每到正月初一至初五,人们便成群结队的登帽子峰祭拜徐庶。特别是在正月初一五更年夜饭后,附近的人们纷纷打着灯笼,携鞭炮、祭品等,向帽子峰顶攀登,远远看去,像一条蜿蜒游动的火龙,极其壮观。【原标题:隐居胶南的三国军事家徐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