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繇与太仙洞
2012/4/24 15:14:49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距富水水库南5公里处有一座海拔400多米的山峰,那就是钟山。为什么叫钟山?相传是三国时期魏国大臣、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钟繇在此修身之所,故称钟山。千百年来,钟繇躬耕阳辛以及修身太仙洞的故事在当地妇孺皆知。
钟繇(151—230),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西人,东汉末为黄门侍郎。曹操专政时,镇守关中,招集流散,使生产逐渐恢复。曹丕代汉后,任为廷尉。明帝即位,迁太傅,封崇高乡侯,与华歆、王朗并为三公,为一代名臣。有二子:钟毓、钟会。后卒,魏明帝亲为送丧,子孙封列侯。
钟繇工书法,师法曹喜、蔡邕、刘德升,博取众长,兼善为体,自成一家,尤精隶、楷。书若飞鸿戏海,舞鹤游天,点画之间多有异趣,结体朴茂,出乎自然,开创了由隶入楷的新貌,是书法史上的大宗师。后人评其隶行入神,妙尽许昌之碑,穷极邺下之牍,公推为中国书史之祖,和大书法家胡昭并称“胡肥钟瘦”,与王羲之并称“钟王”。陶宗仪《书史会要》云:“钟王变体,始有古隶、今隶之分,夫以古法为隶,今法为楷可也。”钟繇之后,许多书法家竞相学习钟体,如王羲之父子就有多种钟体临本。后张旭、怀素、颜真卿、黄庭坚等在书体创作上都从各方面吸收了钟体之长、钟论之要。
钟繇为何会到阳辛钟山呢?相传东汉末年,曹操统一中原后,率十万大军南下,取荆州,败刘备,顺风满帆,以为天下庶几可定,骄狂之气渐露,欲乘胜一举拿下江东。钟繇谏以荆州新降,人心未定,士卒远征疲惫,更有长江之险,不宜仓促用兵,曹操不听。结果赤壁之战烟焰张天,数十万大军灰飞烟灭。钟繇率部突围,目睹死伤无辜者甚众,周瑜、刘备等在后追击不舍,便带领一部分将士从华容道折转来到了阳辛钟山一带,忽遇力敌万人的关云长,他追歼败军至此,钟繇军见了大惊失色。关云长熟读《春秋》,钟繇满腹经纶,当年云长降操,深敬钟繇,云长又是个义薄云天的人,看故交如此凄惨,叹息一声,青龙刀不举,纵赤兔马绝尘而去。钟繇深为感动,目送云长离去,忽生普渡众生之念,看这里虽经战乱,生产凋敝,民有饥色,但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禽鸟相鸣,鹿猿相亲,三面环山,有河如玉带,蜿蜒荡漾。钟繇深爱这片土地,解甲为农,躬耕陇亩,广建田宅,恢复生产,阳辛百姓遂得以安居乐业。后人为纪念关云长之义,立关帝庙以祭之。
钟繇经关云长感化,已是菩萨心肠,处处济民之急。他精通医术,能医百病,为百姓治病分文不取,百姓十分拥戴他,把他看作是神仙一样的人物。后来钟繇在毛洞村一个山洞里精研书法,不知日月,书法艺术渐渐臻于至美至善之境,后人便将此洞称作“太仙洞”。在距太仙洞几公里处的界首村有一口水塘,塘水青绿(原来是黑色的),常年不干。相传,这口塘就是钟繇“练字洗笔”的地方,此池称为“钟繇洗墨池”,此地也就因此得名“墨池畈”。
因为钟繇隐居的缘故,太仙洞充满了玄幻色彩,颇多灵气。洞有九重,洞口朝西,呈圆形,直径约7米。洞左侧有一箩筐大小的圆石凳,石凳上有一撑开的“莲花伞”。传说钟繇就坐在这石凳上修炼,最后在此得道升天。【原标题:钟繇与太仙洞】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东楚网 作者:汪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