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权力能否成为商品?吕不韦最初给出的答案是肯定的。他对子楚的评价成为后世传奇故事的经典台词—“奇货可居”。子楚在秦国没地位,在赵国也不受重视。在吕不韦看来,这正是“贱买”之时。于是,他倾家所有为子楚运作,使其继承了秦王之位。不仅如此,吕不韦的“钓奇”可谓得寸进尺。传说他将已有身孕的舞姬献给子楚,产下秦政。秦政继承王位后,尊吕不韦为相国,号称“仲父”,位极人臣。
然而,吕不韦在慨叹“奇货可居”时,也许并没有对“权力”这项特殊的物进行更深入的了解。某种意义上,权力是反商业的。因为,当价值汇聚于权力之时,便会被权力所禁锢,难以再度流转,商业的精神便会因此死亡。
吕不韦位极人臣,列地封侯,富甲天下,有童仆万人,这是他当年倾其所有对子楚进行投资的回报。在这笔生意做到顶峰时,从商人的意识出发,他应该全身而退,而吕不韦却发现权力已经将自己绑缚,难以逃脱。
吕不韦是商人从政,对治国并不熟练,所以虽号为“相国”,实际并无过人政绩。秦政有吞并天下之志,为人能忍,虽性情如豺狼一般毒辣,但用人时却能假装礼贤下士。吕不韦在秦国享有如此高不可攀的虚名,无疑非常危险。
史书上说吕不韦与太后(即当年吕不韦献给子楚的舞姬)私通,多半是从秦政身世传说上进行的附会,未必真有其事。
太后不惯寡居深宫,久而思淫,吕不韦看准时机,为太后献上一人:。这是吕不韦的金蝉脱壳之计。太后宠爱,令其诈为宦官入宫侍奉,常随左右,并私生二子。
献还不够,吕不韦另有措置。他要学当时名震天下的四位公子:信陵君、春申君、平原君、孟尝君,以广交天下名士来聚集力量,与诸侯分庭抗礼。
商人不是政治家,他靠智力的算计来作战,而不是靠肌肉。所以,吕不韦招致的宾客,多是文人辩士。他让宾客合力撰写一部书,史称《吕氏春秋》。这部书通篇大谈特谈天道自然,与商鞅变法以来秦国所奉行的法治大相径庭。吕不韦与其门客将商业那种在追寻自然秩序的过程中获得个人财富积累的哲学基础表达出来,从理念上对抗正在雏育中的大一统帝国。当秦国几乎可以独步天下时,只有思想能够发掘潜藏在人心底的力量。
秦王政八年,《吕氏春秋》成书。吕不韦以极高调的方式进行发布:将书稿抄录后张贴于咸阳市门之上,并宣称有能改一字者,赏千金。毫无疑问,吕不韦追求的不是学术上的完美,而是以此获取士人的支持。同时,他也是在修正自己当初对于权力“奇货可居”的错误判断。
与跟太后私通的传闻相比,《吕氏春秋》的出现更触动秦王的神经。秦王政九年,在太后与通奸多年之后,丑闻被人告发。案子自然牵连到了吕不韦。夷三族,两个私生子被杀,太后受软禁。众多宾客与辩士给秦王施加压力,救了吕不韦一命。秦王以吕不韦对庄襄王(即子楚)有功,免除死刑,仅废相国并遣返回封地河南。
在返国途中,秦王一封诏书问吕不韦:“你对秦国有什么功劳,要以河南地封你食邑万户?你跟王室有什么亲缘,要叫你仲父?”这相当于撤回了冠冕堂皇的免死令,吕不韦自觉必死无疑,遂自杀。他死后,很多人前去临吊。秦王大怒:一个死人为什么还有这么大影响力?他下令将吕不韦的宾客全部流放蜀地。十四年后,秦灭六国。【原标题:“以君为货”的吕不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