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5月24日电 据美国《侨报》报道,哈佛大学华裔学者朱小棣历时5年、用英文撰写的小说《狄公故事新编》(Tales of Judge Dee),以公案小说为素材,挖掘出了唐朝宰相狄仁杰的10个断案新故事,向西方读者重新介绍了这位被后人称为“中国神探”的一代名相。
多数中国人可能看过狄仁杰判案的故事。不过不少人并不知道,有关狄仁杰的断案故事多半编译自一位荷兰汉学家高罗佩的系列故事。
高罗佩出生于1910年,原名罗伯特•范•古利克(Robert Van Gulik)。因为对清人所著的《狄公案》不满,高罗佩用英文撰写了狄公断案的系列故事,并被译成多种语言出版。高罗佩也因成功地把狄仁杰塑造成了“中国的福尔摩斯”而在中国与世界文化交流史上留下重要一笔。
在读完高罗佩的十多本狄仁杰的故事后,朱小棣觉得书中的人物、情节尽管离现代十分遥远,但读起来却十分贴近生活,而高罗佩对中国文化、艺术、法律以及社会各方面的知识更是在书中得到充分体现。不过,在翻阅了中国古代公案小说之后,朱小棣注意到高罗佩书中的一个故事与原著有细微差异。原著说一个老汉临终前留给年轻的妻子和年幼儿子一个遗嘱,上面用字谜的形式表明了财产藏在何处。到了高罗佩的英文小说中,遗嘱则变为了一幅山水画,其中隐寓了宝藏的所在。
朱小棣说,他觉得高罗佩的这个故事说得意犹未尽,于是有种重新演绎这个故事的冲动。在自己所写的故事中,朱小棣将中文字谜变换成英文字谜,这样就使故事有种异曲同工之妙。
据朱小棣介绍,他撰写的《狄仁杰故事新编》由10个故事组成,除了那个字谜遗嘱引发的故事,没有一个与高罗佩讲述的狄仁杰的故事雷同。朱小棣说,他的书向西方人揭示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相信哪怕是初中生也会受益。
朱小棣1958年出生于中国南京 ,1987年赴美留学。1998年获麻省理工学院城市规划硕士学位。目前为哈佛大学联合住房研究中心”(Joint Center for Housing Studies)高级研究分析员。用英文写作是朱小棣的业余爱好,除了《狄公故事新编》,他还发表有英文自传《红屋风雨三十年》(Thirty Years in a Red House)。【原标题:哈佛华裔学者著书重说狄仁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