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范仲淹中进士之前的清苦生活

2012/5/14 16:07:39 点击数: 【字体:

 

    宰相出山中,划粥埋金,二十年长白栖身,看齐右乡贤,依然是苏州谱系;

    秀才任天下,先忧后乐,三百载翰卿著绩,问济南名士,有谁继江左风流?

    这副对联是著名思想家梁漱溟题刻在邹平长白山醴泉寺范公祠两侧的木柱上的,是对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一生坎坷经历和不朽业绩的全面概括和高度评价。范仲淹一生出将入相,功业文章、道德情操传颂千古。作为政治家,他锐意改革,主持“庆历新政”;作为思想家,他培植了一大批学者,直接促进宋代理学的产生,朱子、程子都尊他为理学的先驱;作为军事家,镇守延州(今延安)期间,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节节胜利,大振军威,迫使西夏向宋求和,宋仁宗称赞说:“若仲淹出援,吾无忧矣。”作为道德榜样,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已然成为中华民族崇仰的思想境界和道德准则。正如金诗人元遗山所评价的——范仲淹“在布衣为名士,在州县为能吏,在边境为名将,在朝廷则又孔子之所谓大臣者,求之千百年间盖不一二见”。然而,“苏州谱系”和“长白栖身”又隐含着什么样的境遇呢?

    原来,范仲淹祖籍陕西邠州(今彬县),从其高祖范隋起,移居江南,定居于苏州吴县,因此说范仲淹是“苏州谱系”。范仲淹的父亲范墉是北宋武宁军节度掌书记(徐州军事长官的秘书),他的母亲谢氏是范墉的侧室。范仲淹出生于徐州官邸,两岁时范墉去世,侧室庶子难容于范家,其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4岁时随其母谢氏改嫁到邹平县长山镇朱文翰家,改姓朱,名说(同悦)。

    范仲淹4岁到长山,何时离开?据《范文正公年谱》记载:“(真宗皇帝大中祥符)四年辛亥,年二十三,询知世家,感泣,去之南都……”按《家录》云:“公以朱氏兄弟浪费不节,数劝止之,朱氏兄弟不悦曰:‘吾自用朱氏钱,何预汝事!’公闻此疑骇,有告者曰:‘公乃姑苏范氏子也,太夫人携公适朱氏。’公感奋自立,决欲自树门户,佩琴剑径趋南都。谢夫人亟使人追之。既及,公语之故,期十年登第来迎亲。”这里详细记述了范仲淹离开邹平长山的时间及原因。范仲淹23岁离开邹平长山,在南都学舍刻苦攻读5年,直至大中祥符八年得中进士。如此看来,范仲淹中进士之前,主要在两个地方学习和生活,其一是邹平长山,其二是南都学舍。

    范仲淹在邹平整整生活了20年。这20年是其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学业在这里奠基和起步,精神品格在这里养成,“先忧后乐”思想在这里孕育。可以说,“长白栖身”的经历,奠定了范仲淹忧乐人生的思想基础。

    范仲淹随母改嫁到长山朱家,更名换姓,生活条件十分清贫。7岁时,生母谢氏教他识字,买不起笔墨纸张,只得在地上用树枝练习写字,10岁时才入私塾读书。但艰难的生活抵挡不住范仲淹对知识的渴望,他读书非常刻苦,15岁即被举为学究,并受到本县告老还乡的右谏议大夫姜遵的青睐,称其“他日中不惟显官,当立盛名于世”。

    范仲淹曾在继父友人的引荐下在邹平醴泉寺读书。醴泉寺地处群山环抱之中,环境幽雅,是一处安心读书的理想之地。寺内住持慧通大师学问精深,对范仲淹疼爱有加,向他传授《易经》、《左传》、《战国策》、《史记》及诗词歌赋,生活上也处处周济他。这引起一些小和尚的嫉妒,常常吵吵嚷嚷扰乱安静,又以“饭后钟”相戏弄。为逃避寺内喧嚣,范仲淹找到寺南一僻静山洞读书,用家中送来的小米一次煮一锅,待凉后划上一个十字,每顿吃一块,再切上一点野菜,撒上盐末下饭,这就是邹平妇孺皆知的“读书洞”、“划粥断齑”的故事。据江少虞的《宋朝事实类苑》记载,范仲淹“惟煮粟米二合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薤十数茎,酢汁半盅,入少盐,煖而啖之,如此者三年”。

    有一次,范仲淹在洞中读书时,两只老鼠跳进粥锅吱吱乱叫,他抬头一看,是一白一黄两只小老鼠。范仲淹忙将老鼠驱赶出去。两鼠慌忙逃出洞外,钻到荆树两侧。范仲淹追到树下,见一侧鼠洞闪着黄光,一侧鼠洞闪着白光,他很惊奇,取来铁锹挖开一侧鼠洞,下面竟然是一个大地窖,扒开土石,却是满满一窖黄金,他随手埋好。又挖开另一侧鼠洞,见是一窖白银,仍不动分文,埋好如初,复回洞中挑灯夜读。

    离开寺中三十年后,醴泉寺遭受火灾,慧通大师不忍寺庙毁在自己手中,便派人找到已延州戍边的范仲淹求援。范仲淹询问了寺庙的情况,热情款待来人,但只字不提援修寺庙的事情,临走时修书一封并赠送了两包上好的茶叶,让来人回复慧通大师。庙中和尚听说范仲淹闭口不提修庙一事,心中愤然。一天,慧通大师展信见是一首五言诗:“荆东一池金,荆西一池银,一半修寺院,一半济僧人。”慧通等人对范仲淹不贪财货、密覆不取的高尚品格更添无限敬意,用所掘金银修缮寺庙,醴泉寺得以复兴。这便是邹平妇孺皆知的“窖金苦读”、“窖金捐僧”的故事。范仲淹在醴泉寺苦读三年,这在他的一生中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他刻苦攻读,博览群书,打下了雄厚的知识基础;另一方面,培养和锻炼了他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

    范仲淹在醴泉寺苦读之际,感到独学无友,孤陋寡闻,于是两次外出游学。《范文正公文集》有一首诗《赠广宣大师》云:“忆昔同游紫云阁,别来三十二回春。白头相见双林下,犹是清朝未退人。”写的是范仲淹18岁时与广宣大师交游的经历。二年后的大中祥符元年(1008),他又由山东长山远赴长安(今西安)游学半年,寻师访友,增长见识。据范仲淹为王镐所写《鄠郊友人王君墓表》云:“时祥符记号之初载,某薄游至止,及公之门,因与君交执,复得二道士汝南周德宝、临海屈元应者,蚤暮过从。”他在关中结识了隐士王镐,在其别墅“倚高松,听长笛”,后来又认识了道士周德宝和屈元应,周精于篆刻,屈对《易》有研究,且都琴艺高超。范仲淹与他们一起读《易》抚琴,“相与啸傲于鄠、杜之间。”另据《续资治通鉴》记载:“(大中祥符二年)二月,(真宗)令陕西发廪振(赈)粜,旱故也。”范仲淹两次游学的经历,不仅使他结识众多良师益友,汲取儒学与佛道教义,拓宽了视野,而且关中游学期间,正值陕西大旱,一路上亲眼目睹老百姓因灾情严重而饿死病死的惨状,使他深切感受到社会的黑暗与腐败,民间的苦难与不平,增强了他救民于水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范仲淹“少有志操”,很早便立下“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壮志。据宋赵善臻《自警篇》描述:范文正公微时,尝诣灵祠求祷曰:“他时得相位乎?”不许。复祷之曰:“不然,愿为良医。”亦不许。既而又曰:“夫不能利泽生民,非大丈夫之志也。”欧阳修《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文正范公神道碑铭(并序)》记载:“公少有大节,其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慷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为了实现自己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范仲淹23岁时到南都(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求学。范仲淹非常珍惜这一难得的学习机会,他刻苦攻读,日夜不辍。《宋史•列传第七十三范仲淹传》记载:他“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范文正公年谱》亦载:“公处南都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枕。夜或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啖粥不充,日昃始食。”范仲淹的一个同学、南京留守(南京的最高长官)的儿子看他终年吃粥,便送些美食给他。他竟一口不尝,听任佳肴发霉。直到人家怪罪起来,他才长揖致谢说:“非不感厚意,盖食粥安之已久,今遽享盛馔,后日岂能啖此粥乎?”范仲淹青年时代艰苦的学习生活和甘于清贫的精神,锻造了他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也为他入仕后俭约清廉和勤政爱民的人文风格奠定了深厚的生活根基。

    范仲淹读书心无旁骛,毅力惊人。大中祥符七年(1014)宋真宗路过南京,同学们都争先恐后跑去观看,范仲淹却闭门不出,仍旧安心读书。同学们非常诧异,问他怎肯错过观望皇上的良机,他回答说:“日后再见,也未必晚。”范仲淹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困苦,坚持埋头学习,如饥似渴地汲取书中的营养,使自己的知识宝库迅速的充实起来。欧阳修撰《范公神道碑铭》云:“去至南都……居五年,大通六经之旨。”

    大中祥符八年春闱,范仲淹一举考中进士,出任广德司理参军,从此开始他的治理国家、拯救百姓的政治道路。【原标题:范仲淹中进士之前】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天津日报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