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皇普谧在久病中练成名医

2012/5/14 11:26:39 点击数: 【字体:



    [导读]中国历史上有不少浪子回头,最终成才的故事,生活在晋朝的大医学家皇甫谧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物。公元215年,也就是汉献帝建安二十年,随着皇甫谧来到人世的第一声啼哭,他的母亲因产后大出血而撒手西去,因为他的父亲无 .....

    中国历史上有不少浪子回头,最终成才的故事,生活在晋朝的大医学家皇甫谧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物。公元215年,也就是汉献帝建安二十年,随着皇甫谧来到人世的第一声啼哭,他的母亲因产后大出血而撒手西去,因为他的父亲无力抚养他,所以将他过继给他的叔叔。叔叔家境优越,皇甫谧童年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整日无所事事,游手好闲。一直到了20多岁依然如此。一天他在山野里闲逛,摘了一些瓜果拿回家孝敬叔母,没想到叔母勃然大怒,训斥道:“汝今年余二十,目不存教,心不入道,无以慰我。”话未说完已经泪流满面,面对叔母的训斥,皇甫谧幡然醒悟,于是发奋读书,通读经书史籍与诸子百家的著作,终于有了丰硕的成果,撰写了很多著作。
 
    皇甫谧42岁时患了严重的风痹证,可能就是现代所说的“痛风”病,双脚疼痛几乎不能站立,于是开始学习针灸,一边搜集针灸医学文献,一边给自己治疗,最终写成了一部《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建立了较完整的针灸理论体系,成为中医学宝库中的珍藏。在《针灸甲乙经》问世之前,有关针灸经络腧穴的见于《黄帝内经素问》《针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等古医书中,在这些古医书中对于经络的走向,腧穴的定位描述并不完全一致。例如在《黄帝内经》之前的一些医书中,记载人体的经脉只有十一条,腧穴的定位也不尽相同。皇甫谧通过对《素问》《针经》和《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部医书的综合比较,并结合自己的临证经验,“删去浮辞,除其重复,论其精要”,编写成《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简称《针灸甲乙经》或《甲乙经》。皇甫谧在晋以前医学文献的基础上,对经络腧穴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整理研究,对人体的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五络脉以及十二经别、十二经筋等之内容、生理功能、循行路线、走行规律以及其发病特点等作了传统理论的概括和比较系统的论述,成为后世对此学说研究论述的依据。《针灸甲乙经》是针灸学发展中的一部重要著作,唐朝太医署在学习针灸学时就是以该书为教材的。后来,此书流传到了日本、朝鲜等国家,在国际上声望也很高。
 
    魏晋时代,在士人中曾风行服用“五石散”,这是一种可以求得一时畅快的毒品,皇甫谧也曾加入这个行列,并深受其害。他说服用“五石散”后,感觉胸腹燥热、烦闷咳逆,以至冬日亦想“裸袒食冰,昼夜不得寐,对食垂涕”,几欲操刀自杀。皇甫谧为了解除药毒,开始寻找治疗方法,自己调治而愈,所以一些服散中毒者多来向他请教救治方法。曾有一姜姓患者“以药困绝”,经皇甫谧救治脱险得生,当时因服散中毒的平阳太守刘泰听说后,遣使者询问解救方法。皇甫谧“辞不获已,乃退而惟之,求诸本草。考以《素问》,寻故事之所更,参气物之相使,并列四方之本,注释其下,集而与之。”于是写了一篇《论寒食散方》,专门论述服用该药后的危害,并且加载了根据自己的体会总结出的一些救治的方法。
 
    民间有一句俗语叫做“久病成医”,得病久了通晓一些自己所得疾病的知识并不奇怪,但是能够深研医理,撰著成书而且流传后世的,皇甫谧却是第一人。【原标题:久病成医的皇普谧】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华夏中医网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