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宋太祖赵匡胤死亡之谜

2012/5/8 11:17:44 点击数: 【字体:

 宋太祖赵匡胤死亡之谜
    李之亮
   

    宋太祖赵匡胤究竟是怎么死的?民间一直流传着八个字:“烛光斧影,千古之谜”。这种说法从何而来呢?它出自北宋高僧文莹的笔记《湘山野录》。书中说:开宝九年赵匡胤到洛阳祭奠祖宗,无意间遇见了即位前就相识的道士真无,此人曾经为赵匡胤掐算过当皇帝的日子,说得很准,所以赵匡胤对他格外信任。此次相见,赵匡胤又问他:“我寿还得几年住?”真无答道:“今年十月二十日夜晴,则可延一纪,不尔,则当速措置。”意思是说,今年十月二十日的夜里如果是个晴天,你还可以掌管天下十二年;如果当夜阴天,就该抓紧准备后事了。到了这一天晚上,赵匡胤来到太清湖,见到满天星斗,明光灿烂,心里十分高兴。岂料不大工夫,阴霾四起,雪雹骤降。赵匡胤隐隐感到大限将到,于是匆匆回到寝殿,把他弟弟赵光义召进殿中。“酌酒对饮,宦官宫妾悉屏之。但遥见烛影下,太宗时或避席,有不胜之状。饮迄,禁漏三鼓,殿雪已数寸。帝引柱斧戳雪,谓太宗曰:"好做,好做!"遂解带就寝,鼻息如雷霆。是夕太宗留宿禁内。将五鼓,帝已崩矣。太宗受遗诏,于柩前即位。”

    上面这段文字并不艰涩,但却让人感到充满了玄机:第一,赵匡胤一代英主,能如此相信一个道士的话吗?第二,赵匡胤把所有人都撵出去,只留下赵光义一个人,究竟在和他说什么?第三,赵光义“时或避席”,究竟是在谦让帝位,还是在和赵匡胤争吵着什么?第四,赵匡胤既然在三鼓时还能出殿,手拿柱斧用力戳地,还能大叫“好做”,根本不像是将死之人,为什么不到五鼓就死了?第五,什么叫“好做”?难道赵匡胤真的是在嘱托赵光义要好好做皇帝吗?这种事用得着拿着斧子狠狠戳地吗?我看倒更像是在吵架:“你做的好事!你做的好事!”如果是后者,那么赵匡胤的死反倒好解释了!所谓“烛光斧影,千古之谜”,恰恰反映出人们对赵匡胤的真正死因始终持有深深的怀疑,只是找不到足够的证据来证明是赵光义谋杀了他的亲哥哥。

    与上面说法截然不同的一个版本,出自司马光的笔记《涑水纪闻》。司马光说:赵匡胤死时是夜四鼓,当时皇后宋氏就守候在赵匡胤身边,见赵匡胤已经晏驾,连忙命大太监王继恩去宣赵匡胤的儿子赵德芳。王继恩认为杜老太后已有遗命,让赵光义继承皇位,所以没有去叫赵德芳,而是急急忙忙跑到开封府,把赵光义叫进了寝殿。宋皇后见到赵光义,“愕然,遽呼官家,曰:"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王泣曰:"共保富贵,勿忧也!"”

    司马光是个极其严谨的史学家,但在这段文字中却出现了好几个常识性的错误,比如赵匡胤的长子名叫赵德昭,按照古代嫡长继承的制度,宋皇后不可能丢开皇帝的长子,而宣召次子继承皇位。再说赵德芳也不是宋皇后所生,宋皇后没有任何理由舍本取末。究其根源,大概是司马光把赵德芳当成宋皇后的儿子了;又如到开封府去叫赵光义的太监名叫王继恩,《涑水纪闻》里却写成了“王继隆”。按照司马光的说法,赵匡胤的死和赵光义没有任何牵连,因为他当时没有在第一现场,当然不可能背负谋杀兄长的嫌疑。司马光为什么要记载这样一段文字呢?难道这种说法就一定是真实的吗?他这样写的根据又在哪里?值得注意的是,南宋人李焘所著的《续资治通鉴长编》和清朝人毕沅所著的《续资治通鉴》,几乎原封不动地采用了司马光的说法,这又是为什么呢?要弄清这个谜团,还得从文莹和司马光的两种记载谈起。文莹是个和尚,不属于统治阶级圈内人,他那段话,或是来自民间广泛的流传,或是来自士大夫们的私下议论,也就是说,当时人们都在怀疑赵匡胤的死和赵光义的谋杀有关。民间或士大夫间存在着这样的猜测,司马光可能毫无所闻吗?我想,作为一个忠于朝廷的大臣,出于对皇权的维护,深谙史学的司马光必然要对此事有所表示。他决不愿意这种对赵光义十分不利的议论继续传播下去,所以他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了上面那段文字,以抵消流传已久的“烛光斧影”之说,为赵光义洗刷谋逆的罪名,使既定的正统皇权永远放射仁义的光辉。事实证明,他这样做的目的达到了,李焘、毕沅等后来史家在修史的时候,当然不会置司马光于不顾,去相信一个疯和尚的话。再加上史家从来有个约定俗成的习惯,就是“为贤者讳”。既然司马光都说赵匡胤的死和赵光义无关,李焘、毕沅又何必非要拗着前哲呢?然而我却觉得,司马光这样做,未必真能达到掩盖赵光义罪恶的目的,直到现在,人们宁可相信赵匡胤死于赵光义之手,也不相信司马光这段煞费苦心的文饰,就是一个明证。

    再有,赵光义是个好色之徒,花蕊夫人、小周后的死,都和他有着直接的关系。赵匡胤的皇后宋氏也是个极其美貌的女子,赵光义对她垂涎,是情理之中的事。史书上虽然没有这方面的明确记载,但赵匡胤死后,赵光义立即封宋氏为“开宝皇后”,允许她不出后宫,自己也不立皇后,这种做法与常情大相违戾,究其原因,极有可能是为得到宋氏而做出的让步。《宋史·太宗纪》的最后明确记载:宋氏死后,赵光义坚持不准将宋氏与赵匡胤合葬,直到赵光义驾崩之前,宋氏一直没有下葬,这是什么意思?史官说:“宋后之不成葬,则后世不能无讥焉。”作为一代正史,话已经说到这种份儿上,读者应该悟出其中三昧了吧?【原标题:赵匡胤晏驾之谜】
   
    来源:天津日报  时间:2007年12月31日
责任编辑: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