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有关“商神”管仲的传说故事

2012/5/10 17:51:49 点击数: 【字体:

    

    我国春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管仲被誉为“商神”。“商神”的称谓最早开始于他在相公居住期间,是时人极言他善于做生意,赚钱技法非常高明,精通为商之道。据传,春秋时期的相公庄,居于鲁国、莒国交界处,是南北东西通衢大道交汇点。相公庄东南一公里就是祝邱城,祝邱的繁华带动了城郊周边特别是相公庄的发展。

    相公庄大道东西向创越村庄,大道的北面,是人们修建的茅屋土舍,开着酒馆旅店,过往行人、商贩走卒到了这里都要驻足歇息,生意非常红火。有一家小旅店里住着两位外地的客商,名叫管仲、鲍叔牙,他们善于经商,声望很好。

    鲍叔牙与管仲都是游说行商之人,春秋时期,凡饱学之士,都会游说各国,如遇明君赏识,便可官登高位,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游说的人,奔走各国的同时,还会察请辨利,返货卖物,赚取利润。

    这次两个人之所以在相公长住数月,是因为管仲生了重病。病中的管仲经常惦记起家中的母亲。鲍叔牙就让管仲写了家书,亲自送到了管仲的老家安徽颍上。这就是流传千古的鲍叔牙替管仲千里探母的故事。管仲十分感激鲍叔牙,在鲍叔牙临行前告诉他一定要用商人的眼光看待此行,让鲍叔牙先收购相公的土特产带往颍上去卖,回来时候再把当地土特产带回相公卖,一本双利。按照管仲说的,鲍叔牙南行果然赚了大笔金钱,当地人们知道后,都称赞管仲经商如神,“商神”的名声逐步传播开来。

    管仲之所以被后人誉为“商神”,还在于他用商业思想治国理政,帮助齐桓公成就了大业,这些经济思想主要见于《国语.齐语》和《管子》中。

    管仲的商业哲学乃至治国之道均是以“利”为中心,他在商海中之所以能纵横捭阖,关键在于能够明辨利害,趋之以利,在关键时刻创造条件规避风险,获取利润。在管仲的主导下,齐国实行了灵活多变的外经贸活动,当某种商品在国外便宜时,齐国就提高国内市场价,以吸引其流入;需要向外国推销商品时,就改用“天下高,我下”的办法,吸引外商前来购买。管仲还采用了迫使敌国只能发展单一经济的办法,征服他们。管仲在外经贸方面的一般原则是,不使齐国的财富外流,而千方百计让外汇流入。在国内商品生产和流通中,管仲也以国家所操纵的价格为调控手段,用控制货币流通量来影响市场价格,以购销粮食去调节其他商品价格,这就是他的“权衡之术”。管仲还把猪鼻权和货币发行权牢牢地掌握在官府手里,并设立“轻重九府”机构,调控国内外商品的生产和流通。对于富商大贾的迅猛发展,管仲对他们也采取了限制措施,就是用提高粮价的方法,使他们经营的其他商品实际贬值,利润减少,调整过高收入。通过管仲大力推行实施他的经济政策,齐国空前强盛,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原标题:“商神”管仲的传说】
                                                    
来源:走进河东
责任编辑: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