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管仲与三归台的故事

2012/5/10 17:36:25 点击数: 【字体:



    齐桓公赐管仲“三归台”

    662前,管仲相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齐国强大无比,成为春秋时五霸之首。齐桓公为嘉奖管仲的功劳,便封谷城(又名小谷,即今山东省平阴县东阿镇)为管仲的采邑。鲁庄公三十二年,齐桓公与鲁庄公在鲁济会盟时,鲁庄公又为管仲筑城。管仲为了使齐国民众信服自己的改革和治理措施,使众人尊重自己,尤其便于驾驭齐国贵族们,便想了办法,让齐桓公多赐他家业。管仲对齐桓公说:“臣虽然蒙主公恩惠,使我为齐相,但我虽然尊贵,还是贫穷。”齐桓公便说:“我赐给你有三归之家。”管仲便在他的府中筑三归之台,言为:“民人归,诸侯归,四夷归。”因当时筑台,是供主人在台上放置酒器、食物等,供贵族、大臣和朋友们饮酒欢乐之用,是一种奢侈的做法。管仲对治理齐国功劳太大了,齐国人并不认为管仲奢侈。管仲的好朋友鲍叔牙怕齐人说管仲奢侈而损害了管仲的声誉,便劝管仲说:“大王奢你也奢,你这样是不可以的。”管仲说:“我所以这样,是为大王分谤呀。”管仲的心意还是为齐桓公着想,所以,谷城就是管仲的食邑,也是他的家,谷城也筑有三归台。

    三归台碑刻的传说

   
城三归台旁,历代立有碑刻。台上有一石碑,碑高约1.7米,宽约0.7米左右,厚约0.2米左右,上书“管仲三归台”五个大字,字迹古朴遒劲,可能是建台时的碑刻。因该碑断折,明隆庆年间又在碑侧补立一块,三归台旁又有历代碑刻数块。  1938年,日本军队占领东阿县后,任日军东阿城防司令的平井,知其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以保护文物为名,便把所断之碑偷运到古东阿县文庙东北角,并建一碑廊。又在东阿境内收罗很多有价值的古碑石刻在此集中保护。日军投降前夕,把这些碑刻全部偷运到日本国内。其余在三归台旁的碑刻,在大跃进和文革期间兴修水利时,砌了水井和石桥等。

    异性兄弟在此结盟

   
元前708年,管仲因家贫,做小生意养家,并与鲍叔牙相识,结拜为兄弟。两人共同经商,每次挣了钱分钱时,鲍叔牙总让管仲多分一些,两人成为挚友。后齐僖公分别拜管仲和鲍叔牙为公子纠和公子小白的师父。公元前685年,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王位,公子小白登上王位,即齐桓公。他不计管仲的一箭之仇,又在鲍叔牙的劝说推荐下,封管仲为相。后人们把异姓兄弟结为挚友称作“管鲍之交”。   谷城的“管仲三归台”,自筑台后这一带的异姓弟兄从古至今结交朋友,均以“管鲍之交”为誓盟,并到三归台上“插草为香”,行叩头结拜大礼,并写《兰谱》供奉于台上,上写兄弟双方的三代宗亲名讳,互相交换,和自己的家谱一块供奉,以图永世交好。
       
    “管仲三归台”与夷吾井

   
古时候,有一考生,游学途经谷城,知谷城古迹名胜众多,便驻足游览。他早知谷城有“管仲三归台”,仰慕管仲名,便首先去瞻仰三归台。感叹之余,又去观瞻夷吾井。此时金乌已坠,夷吾井已塌陷成坑。正在遗憾,忽见坑北隐约有一书斋,茅屋草亭,竹篁掩映。但柴门开启,并传出朗朗读书声。书生心动,便去造访斋中之人。主人闻听有客来访,急忙迎出。相互礼毕,请入斋内。斋内已有两位文友,斋主便一一介绍,四人互通了姓名,一见如故,就座敬茶,谈笑风生。这时油灯初上,斋主又以名酒佳肴款待。饮酒中,斋主提议要“以文会友”,每人即兴作一文一诗,以助酒兴。于是,四人各自作一诗一文,写后互相传阅。考生阅读斋主诗文后,暗暗称赞,并默默背诵下来,等日上中天,这位考生才告别三人返回城中客栈休息。天明后,又边游学边去京城赶考去了。考生在京城考场考试时,主考官发下试题,考生一看,正是那天在管仲井旁斋主所作诗文。考生大喜,便默诵照抄下来。榜出,考生果中进士,心中对斋主感谢不己。返回家乡时,仍途经谷城,考生准备向斋主致谢。再到“夷吾井”亭,寻井旁书斋,却不见踪影。询城中居民,都说井旁从来没有过书斋、柴门等,考生大惑,心想定是管仲暗助自己。                              

    “管仲三归台”借祭器

   
古时候,不论是谁来谷任谷城长,谷城令,还是在东阿县迁至谷城,来任东阿县令,每年都要在春、秋两季举行祭天或祭孔仪式。祭祀仪式在天坛(即南坛,现东阿镇南坛村)、地坛(北坛,现东阿镇北门村北)两地。祭祀前一日的午夜,县衙先派四名衙役和教谕去管仲三归台烧香,焚表叩拜,求借祭器,并祀喏好借好还,以求再借不难。祭祀仪式完毕后,当夜晚即送还。有一年,有一教谕在祭祀完送还祭器时,见一个酒爵很好,便偷偷藏起来。此后,祭器再也借不出来了,该教谕也被罢官。 

    革命烈士血染三归台  
  
    1938年,日军侵占了老阿县城(即古谷城),随即成立了“东阿日本宪兵特务特别工作队”由日军东阿城防司令平井指挥并兼司令,松勇任副队长,汉奸庞统华任副队长,负责对东阿县一带抗日政府和武器力量的侦辑工作。东阿日军讨伐归来,将大批被俘抗日军民交给平井审问,并对我抗日军民进行严刑拷打,灌辣椒水,用烙铁烙胸。但我抗日军民无一屈服,平井便把他们押往管仲三归台上残杀,平井亲自执行。杀人前,他先用酒精擦擦东洋刀,再用酒精擦受刑人脖子,然后挥刀砍杀,一连砍杀十三人,身子跪在三归台上,头都滚到台下。在台下,又枪杀了100多名抗日干部和群众,其中有村长、农会长等。  

    1939年6月9日夜,中共平阴县委副书记吴鸿渐,在平阿山区的王楼村召开抗日积极分子大会,被东阿的日本特务侦察到消息,报告了驻东阿的日军。天刚拂晓,日伪军就把王楼村包围。吴鸿渐最早发现了日军,便立即鸣枪告知其他同志突围,自己边打边把日伪军吸引到自己身边,不幸被俘,被日军押解到东阿县城,用尽酷刑逼他投降并供出县委组织。吴鸿渐坚贞不屈,日军便把他和同时被捕的王楼村长等三人押解到管仲三归台下杀害。临刑前,“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响彻三归台上空。  

    1947年国民党又进攻解放区,并占领东阿县城,逮捕了连马庄情报站站长马翰卿的弟弟马为民,鱼山村妇女会会长房孙香等200余人,并押解到管仲三归台下枪杀、活埋。管仲三归台,成了日军屠杀我中国人民以及国民党屠杀我革命干部群众的见证。【原标题:三归台的故事】
                                                       
来源:中国民间故事 
责任编辑: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