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白居易 牡丹 牡丹诗(3)

2013/2/20 17:01:59 点击数: 【字体:

曰原注:“一首翰林院北厅花下作”,是个疑问。白居易不可能到了晚上不回府中,而在翰林院北厅“把火看”牡丹也。《惜牡丹花》共有二首,也许另一首是在“翰林院北厅花下作”。

    《惜牡丹花》的惆怅,使后世的诗人不知不觉之间,萌发了同感,有人认为李商隐《花下醉》:“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就是一例,“两枝残”,“残花”都突出了“残”字。至于苏东坡的《海棠》:“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其艺术手法也极近似,不过此花并非牡丹而是海棠。

    诗人对事物的感觉特别灵敏,中外古今基本上都如此。白居易看到牡丹“两枝残”,就为即将“吹尽”而惆怅不过是知名度较广的事例而已。

    有元璟其人,《马家山》诗谓:“天公领略诗人意,不遣花开到十分。”似乎灵敏过甚,不一定是真的感受。与《惜牡丹花》相比,显得不够自然,不够淳朴。

    唐代诗人之中,白居易还算是比较幸运的,出身于书香之家,受到良好教育,走上宦途之后,虽曾贬官江州,却非荒蛮边陲,不过地方低洼潮湿而已。出任杭州知府,却是众人祈盼的差使。致仕时为刑部尚书,已经是品位极高的高官了。

    此人酷爱艺术,对精神生活非常重视,琴棋书画诗酒花,无不在行。他喜爱牡丹,并写了大量关于牡丹的诗原在意料之中。与众诗人不同的是他在任何时候都对民间疾苦,关怀之至。在任何职位上,都做了许多纾解民困的实事。他从来没有生活穷困得断餐断顿,或衣衫褴褛。他在欣赏牡丹之时,没有满足于国色天香的享受。仍旧为平民百姓而鸣不平,为社会上贫富悬殊而叹息,这是任何欣赏牡丹的诗所望尘莫及的,例如《买花》:

    帝城春欲暮,喧喧牛马度。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

    上张幄幕庇,旁织笆篱护。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

    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

    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在原则上,牡丹花在百花丛中显得相当突出,白居易自己也喜爱,当然不反对大家去观赏,如果视若无睹,反倒不合情理。但是牡丹花毕竟不如粮食那样能充饥,棉花那样能御寒,观赏也得有个分寸。风气所趋,居然到了“人人迷不悟”的地步,白居易在观赏之余,作了反思。

    这首诗对众人种植牡丹所付出的劳动,作了多方面的记叙,“上张幄幕庇”,就像我们现在用塑料薄膜罩那样防风防雨,保持一定温度,那得花多少人工、时间,何况还要“旁织笆篱护”,可以说保护得无微不至。“水洒复泥封”那是要求一定的湿度水不能多,多了根要溃烂,少了整棵牡丹必将干枯。作为商品,牡丹从种植者手中先要进入市场,又成了风靡一时之礼品,不免在亲友或上下级之间送来送去,确是名贵的稀有品种,则将再转送到高官府邸或宫廷,这一切也得耗费不少人力物力,价钱要逐步递增。

    所以“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一百朵红的牡丹花的代价居然要二十五匹帛,价钱之贵,不合理到极点,但是仍旧有人来买。买者自己移植园林中,还是赠给权贵就不得而知了。

    白居易认为“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的现象十分不合理,他为之痛心疾首,发出了呼吁,用现在的语言来说,“十户中人赋”那就是辛辛苦苦从事劳动者的纳税人的钱,被少数人拿去享乐了。

    也有读者过于天真,认为真的“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看到这种情景,“低头独长叹”。当然不能排除白居易此诗全部是实录,事实上不一定有田舍翁来到了买花处,白居易本人也会为之长叹的。

    何以见得呢?白居易写了大量倾诉民间疾苦的诗,《卖炭翁》:“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就靠卖炭活下去的。但是在“手持文书”的“宫使”面前,卖炭翁只能自认晦气,对方付一点象征性的钱已是幸运,全部没收,卖炭翁也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听。简直是暗无天日。《缭绫》也是对官府,对朝廷的口诛笔伐,都没有借用第三者的“叹息”。

    白居易的《长恨歌》更秉笔直书“从此君王不早朝”,斥责唐玄宗李隆基沉迷于声色不理朝政,断送了“天宝
责任编辑: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