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精彩推荐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正书之祖”钟繇

2013/7/17 9:50:33 点击数: 【字体:

    钟繇(151~230)是三国魏时的书法家,他敏锐地把握了汉魏之际书法艺术变革的风气,成为书法史上一位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钟繇字元常,颖川长社人(今河南长葛县东)。生于东汉桓帝元嘉元年,卒于魏明帝太和四年。汉末举孝廉,累迁侍中、尚书仆射,封东武亭侯。魏明帝时进为太傅,封定陵侯,人称“钟太傅”。他的书法获得了历史的极高赞誉,与张芝并称“钟张”,又与王羲之并称“钟王”。 
 
  《采古来能书人名》称:“钟有三体,一曰铭石之书,最妙者也;二曰章程书,传秘书、教小学者也;三曰行狎书,相闻者也。三法皆世人所善。”钟书三体其实就是今天所说的隶书、楷书与行书。钟繇的隶书我们现在很难确切知道是什么样子,传说曹魏时期的名碑《受禅表》和《上尊号碑》是他的作品,但并没有很确凿的证据。古人常常喜欢把一些无名作品比附到名家头上。不过,我们可以相信钟繇是当时的一个隶书大家。经历了汉末辉煌隶书时代的钟繇,凭借他的天才是可以承继汉人气象的。关于钟繇的行书,西晋卫恒《四体书势》记载说:“魏初,有钟胡二家为行书法,俱学之于刘德升。而钟氏小异,然亦各有其巧,今盛于世。”钟繇和胡昭,书风各异,都是当时的行书大家。现在也有一些冠于钟繇名下的行书刻帖,但是书风妍美流转,像是东晋以后的作品。 
 
  我们更加能够感受到的是钟繇作为“正书之祖”的风采。他的楷书总结了汉代隶书楷化的成果,把这样一种新的体式发展成极有表现力的书写形式。他的楷书作品有《尚书宣示表》(传世的《宣示表》可能是王羲之的临本)、《贺捷表》、《荐季直表》等。钟繇的几件楷书作品风格也并不相同,可谓各有其妙。 
 
  他的楷书,有一种古雅的美感。唐张怀瓘《书断》称其“幽深无际,古雅有余”。楷书在汉魏之际可谓一种新体,但是钟繇用这样的新体传达出一种古质天成的精神。在魏晋时,隶书本来是一种庄重古老的字体,但是这个时候的隶书书法却渐渐变得纤巧华丽。钟繇用一种新的体式创造出古雅淳厚的风神,就如曹丕以七言新体咏唱出古质淋漓的《燕歌行》一样,都是艺术天才的呈露。 
 
  钟繇的书法茂密而又洞达,可谓疏密有致。传粱武帝《古今书人优劣评》说:“繇书如云鹄游天,群鸿戏海,行间茂密,实亦难过。”这是说钟繇的书法有一种茂密的美感。《荐季直表》很典型地体现了这一点。从章法上看,字与字之间的距离非常紧,显出茂密之感。但这茂密又是由行与行之间的疏朗衬托出来的,可谓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能容针。细细品味,这纸上的字迹真的像是一行大雁紧紧相随在碧空中高翔一样。古人的这个评价很得钟繇书法的风神。不过这主要是从章法上来讲的,我们同样可以在钟繇楷书的结体中体会到疏密有致的美感。对于一个字的结构来讲,上面越密下面越疏字的重心就越高,上面越疏下面越密重心就越低。《荐季直表》的字结构和我们常见的上密下疏的结字形态(如柳体)不同,而是上疏下密,重心非常低,给人一种憨拙质朴的感觉。在《荐季直表》的字结构中,上方之疏愈显下方之密,下方之密也愈彰上方之疏。唐太宗说钟繇“布纤浓,分疏密,霞疏云卷,无所间然”(《晋书·王羲之传论》),是很恰切的。 
 
  钟繇楷书还有一大特点,就是有飞动之势,灵动而不板刻。《贺捷表》尤能体现这种精神,笔画之间映带顾盼,虽断而实连,神气活泼,飞扬生动。 
 
  钟繇的书法对后世启发极大。王羲之取法于他,将他的书风发展得更加妍美。《贺捷表》那样灵动活泼的笔法或许还影响了唐代的褚遂良。明代人善写小楷,祝枝山、黄道周、傅山的小楷里都有着钟繇的影子。作为“正书之祖”的钟繇,他的存在代表了一个时代的艺术高度。他是一个书法艺术的立法者。北京师范大学 邓宝剑【原标题:“正书之祖”钟繇】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 2006年2月26日第4版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学书法不要命的钟繇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