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死亡,我们只剩下幽默
《齐鲁周刊》:电影《一九四二》中充斥着一种荒诞的幽默。
刘震云:用幽默的态度来对付灾难、对付死亡。这是这个民族生存的秘笈。时间切回到1942年,灾民对待死亡的态度是幽默。面对死亡,如果是一个欧洲人或者美国人,会问:我为什么会死?谁把我饿死的?但是我的乡亲,不会追问,而是给世界留下了最后一丝幽默:老张要死了,临死前,他想起了自己的朋友老李,老李在3天前已经被饿死了,他觉得:我比老李多活了3天,我值了!这样的幽默,可能比追问和悲痛更幽默、更悲痛。
《齐鲁周刊》:历史是一个循环,不断重复?
刘震云:我不觉得历史是一个循环,但是,历史确实是在重复。客观的东西不断在变化,现在跟秦朝比,秦朝没有电、冰箱、空调、飞机……这样的变化日新月异,但是人性的变化很小。你要是了解河南旱灾,你可以看到,人性的变化进展是非常缓慢的,这也是我要写《温故一九四二》的一个原因。
“一九四二”这样的事情在世界上肯定很多。对待灾荒的态度会很不一样,中国人的态度就是容易遗忘灾荒,因为太多了。如果100年来一次,像奥斯维辛集中营,在欧洲就是特别大的事件。
《齐鲁周刊》:遗忘比300万这个数字更强烈。
刘震云:对。遗忘有两种,一种是事情不值得记起,另一种是一件事发生得太频繁了。一个事情发生得太频繁,就容易忘记。在中国,饿死人不是个特别的事,饿死300万人也不是个特别的事,所以容易遗忘。
《齐鲁周刊》:这是你对1942年的探究?
刘震云:如果探究到这种地步,是可以写部不错的作品,但是当我把这些事实从1942年打捞出来,又摆到这些幸存者面前时,他们的脑子开始转了,他们的“转”给你提供了亲身经历的细节,这就是300万人面临死亡的态度。
真正让我震撼的,是300万人面对死亡的态度,幽默的态度,是与众不同,与别的民族不同,这就是我写《温故一九四二》的缘起。
面对灾难的态度:我娘是从哪儿来的?
《齐鲁周刊》:小说《温故一九四二》的结尾,你提出一个问题:是宁可饿死当中国鬼呢,还是不饿死当亡国奴呢?你的选择是什么?
刘震云:我觉得,不能简单用中国鬼、亡国奴来讲,你把他放到1942年的背景下面理解。比如说卖人这件事,任何一个人在现在把老婆把自己卖了肯定是个悲惨的事,但在1942年,肯定是个喜悦的事。好多哲学家要把事情放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去看,这个观点不是我的观点,是灾民的观点。要饿死的情况下,有人给你饭吃,你吃不吃?反正我是吃。
《齐鲁周刊》:你曾说“我们都是灾民的后代”。
刘震云:这是真实存在。你的祖先如果不是河南灾民,那一定是中国其他灾难里的灾民。
《齐鲁周刊》:你最欣赏哪一句话?
刘震云:首先说小说吧,小说有一句话在电影里边没有。“饿死人的年头多得很,指的到底是哪一年?”这是小说。
而电影里边,是15年后,这个小女孩成了娘,她不吃肉,也不流泪,一个5岁的孩子把泪都流干了。其实从电影来讲,《一九四二》的主人公在135分钟内就出现了35秒。
《齐鲁周刊》:就是最后那个小女孩。
刘震云:是为了说我娘是从哪儿来的,前面老东家也好,院长也好,白修德也好,蒋介石也好,都是一个铺垫。重要的是,我们的民族是这么来的。当我们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前边的就显得不重要了。
《齐鲁周刊》:同样经历灾难,俄罗斯有悲悯的交响乐和文学巨匠的著作,而中国的艺术主流是《步步高》之类,你的理解是什么?
刘震云:我觉得根源在秦朝。秦朝跟春秋最大的不一样,春秋时代是百家齐放、百花争鸣,思想是自由的;秦朝焚书坑儒,打击思考,缺乏悲悯,这一定不是好的。一个善于反思的民族,一定是一个前景开阔的民族。什么叫思想?思和想,思考永远比遗忘要好一些。正是因为不追问,不反思,所以我们一直在循环。【原标题:刘震云:用幽默对付灾难,用荒诞对付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