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版过四部农村题材的长篇小说。河南省作家协会,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也先后举办过我的长篇小说《吐玉滩》研讨会,《人民日报》《文艺报》《文学报》《文学自由谈》《当代文坛》《名作欣赏》《文艺争鸣》等报刊圴发表过关于我的作品的评论文章。作品也确实受到过许多文坛顶级大腕的称赞。在作品帛延的不同时期,迎来过相应的业内业外热评。热评的力量,也把我从山村载进了城市,让我有机会从事专业创作。然而,让世人不解的是,我并没有摆脱经济上的贫困。中间也有许多可以放弃原有,放弃贫穷,另辟蹊径,选择财富的机会,可我没有,一直在农村题材创作这一块,钉子般坚守着。坚守的原因,并非仅是感恩于这个时代,也并非我的理想多么崇高,是我的亲身体验告诉我,农村题材的文学作品创作的前景,并非世人所猜所想,那种被所谓的“时尚文学”遮蔽了的,是一个庞大的,潜在的读者群。他们内心深处存在着对“真文学”的渴求和期待。这种渴求和期待,让我感受到了农村题材文学作品创作的广阔前景,已潜在存在。
以我的前两部长篇小说为例,对以上所想略加阐释。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叫《欲望狂热》,1998年10月,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是那种纯农村题材的文学读物,没有时尚的刺激味道,采用的是现实主义的笔法,书写的是现实生活中的光明与黑暗,揭示的是真实的希冀与疼痛。然而,历时十二年,尚有许多人能够记起书中的故事,人物,细节,还不断听到有人在寻找它。这种热爱的本身,就是对作品生命和力量的认可,同时,也亮出了一个潜在读者群心底的渴求与期待。我的第二部长篇小说叫《吐玉滩》,2001年由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2003年再版,如今历时近十年,在这十年里,岁月早已将许多热噪一时的,堆积如山的“时尚文学”无情忘记,而我这本书中的人物、故事、细节、语言,至今仍会在许多不同层面的宴会间,受到大家的热议。兴情所致,他们还会把现实中的人物,指为书中的人物。可见他们对书中人物的清晰程度,热爱程度。他们之间有农民、有教师,有商人,有记者,也有不同层面的干部。这一现象,常常提醒我,在成熟的人群中,他们真正喜欢的文学,并不是那些刺激味浓烈的”时尚文学“,对它们的追逐,只能是浮躁社会中,心理上的一种暂时消遣,亦或为了满足暂时的胃口需要而已。
农村题材电视剧屡屡受众特高,也是农村题材深受欢迎的一个佐证。当前,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农村题材的电视剧特受欢迎,而受众多在成熟人群。这是因为成熟人群有了一定的生活历练,生活中的风雨,让他们的心上产生过真实的疼痛,他们不再向往那种虚幻的生活、虚幻的世界,他们渴求心底的郁闷达到真实的解读和诠释。因此,他们的向往只能取向于反映和书写现实生活的电视剧。他们之所以那样亲切地注目农村题材的电视剧,是因农村生活内蕴丰厚。尽管方式上与县域生活、城市生活,存在着千变万化的差异,但他们有许多精神领域里的一脉相承。成熟人群的年龄结构,在35岁至50岁之间,家庭生活重担的压力,使他们没有机会,买来纸质作品阅读,也没有时间和机会选择网上阅读、手机阅读等。因此,在知识更新瞬息万变的高科技时代,他们既茫然又忙乱。他们不得不在无暇顾及文学细节的前提下,选择直观的,粗放的电视剧画面,但他们其中大多数的内心,永恒地存留着对文学细节的遗憾。这种遗憾,会在他们的物质欲望相对满足或精神饥饿频频出现的时候,重新有一种平静的,对精神领域起着具体作用的,滋补滋养式的选择和猎取。而蕴藏丰富的农村题材文学作品,一定会在未来的日子里,成为他们羔羊般首选的大草原。
我相信,这一天不会太远。因为经过五千年文明清源浇注的华夏子孙,血液中的文学基因,在更加文明的大背景下,会更加活跃。张克鹏【原标题:农村题材文学作品有着潜在读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