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精彩推荐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色彩就是力量 追怀著名美术教育家李剑晨先生(2)

2013/7/9 16:39:31 点击数: 【字体:

;,三且二十五日追悼会上,“铁狮子胡同”被挂在礼堂中央,表示对刽子手的愤慨,并寄托了爱国学子的哀思。

    负笈英法
   
    机遇往往会造化一个人,甚而改变一个人的人生。李剑晨的留洋颇有点戏剧性,他由国立艺专毕业後,回河南任教,当时河南省长商震喜欢音乐,常命一鲁籍谭姓小青年拉小提琴给他欣赏。一日高兴,省长大人发话,说河南每三年公派十个学生留学,都是学科技的,“今年让他们给个名额学艺术的”,要小谭作准备。教育厅唯命是从,小谭报名时,可主事的胡先生据理不让,说河南公费出国学生,只限河南籍,商震无奈,作罢。省招考委员会研究决定派一名研究美术的出国,遂登报公告。李剑晨时三十有六,是个而立已过的老教师了。在朋友们的促恿下,特别是林风眠先生曾对他说过“学西画的人,最好能出去晨走走”的话,激发他的拚搏勇气,他向学校请了假,闭门三月,卧薪尝胆。“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在残酷的角逐中,他拔得头筹,其兴奋状如范进中举。那是抗战前公费留学的末班车。一九三七年一月,他登上“秦能苏”号邮船,踏上了留学的征程。

    李剑晨就读的是伦敦大学院,这是一所英国着名的古老学府。英国人有绅士派头,但大学里学习很松散,老师不管学生,一任自由,画人体时,画好了教授看看,只评优劣,不作修改,是地道的“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李剑晨深知留学的机遇来之不易,早上九点入画室,晚上九点才出来。一天要画七幅,够累的了,十分狼狠的是,他每周只能到校去二一天,因为学费没交足,如交足学费,他就没饭吃了。他乘机研究水彩画,参观美术馆。他特别钟情TATE美术馆,那里有萨金特、布郎温艺术大师的作品。令他难忘的是在伦敦他们打了一次群架。那是伦敦新闻电影院放映「凇淤沪会战」记录片,中国、日本的观众最多,日本人坐前排,看到日军打了胜仗屠杀中国人的场景,日本人拚命鼓掌∶李剑晨与同学们气得把带的水果、面包统统砸向日本人,双方厮打起来。中国人多,把一夥日本人打得鼻青脸肿,电影中止了,电影院经理叫来了荷枪实弹的警察,双方混战才终止。次日「泰晤士报」头版头条,赫然写着「中日战争打到了伦敦」。渐渐地,李剑晨不喜欢伦敦了,整天雾蒙蒙的。写生出来的昼都是黑灰、黑黄、黑蓝,一点亮色也没有。他又觉得英国的艺术大拘谨、呆板,日益向往巴黎,且那儿的生活费用也低廉。

    李剑晨到了艺术之都巴黎。当他面对罗浮宫的艺术珍品之後,顿有井底之蛙之感。他看到了真正的艺术大海:达芬奇、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的作品使他咋舌不已。在友人的帮助下,他进了私立库拉欧西学院,这儿的艺术氛围更浓厚,这儿学习生活也更自由、更浪漫。真正的没有围墙的大学,迟到早退无人问,修哪门课程地无人管。你想学画,花钱买张票即可。李剑晨有时一下买一沓子门票,想进去撕一张,就像进咖啡馆一样轻松。一次他参观罗丹的工作室,见入口处挂着一块很脏的麻布,不知何意,他用手一摸,才知是件雕塑作品,这便他感到艺术的震撼人心的魅力。他在巴黎,先学油画,後学雕塑。在那儿他有缘结识了滑田友、萧淑芳(吴作人夫人)和潘玉良,得以和他们共研画艺。有趣的是潘玉良拜他为师,同他学京剧。八十年代,李剑晨看电影「画魂」後幽默地说:“潘玉良学京剧哪是在青楼,是我教的,给我执过弟子礼呢”。

    当然。更令李剑晨引以为荣的是,一九三八年秋天,在毕加索画展上,他与这位世界美术泰斗有过一番晤谈,探讨艺术。当时李剑晨正在看毕加索的展览。毕加索见到李剑晨是东方人,问他是哪个国家的。当他获知是由中国而来专门研究艺术的,十分热情地说:“如果把东方比作一块面包,那麽整个西方及其文明,只不过是面包屑罢了”。耐人寻味。足见毕加索对东方艺术的崇拜。李剑晨对毕加索说看不懂他的画:“三条腿的牛、一个侧面人一个鼻子两只眼和八种颜色画的苹果似的足球”,毕加索说:“你要是看懂了一个就全看懂了,一般人看懂了,理解就太浅薄了”。他又说艺术的表现方法各人不同。“对我的画,你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去看它”。今天,百岁的李剑晨回忆这次会见时说,他崇拜毕加索早期的画风,对其晚年的画作他不敢苟同,更不敢恭维。他认为那是毕加索晚年精神失常了在“胡闹”。理由是毕加索七十岁时告诉格叶德,他“不过是一个哗众取宠的人罢了”。他“从不敢听人家说他是大师,一听心里就难过”。李剑晨分析,这或许就是毕加索真诚的纤悔。

    一九三九年,英法正式对德宣战,二战的炮声一响,国内给留学生的公费也中止了。当时,美国一大服装公司,以每月二十英镑的薪金(时约合银元三十元),请他每天画一幅香榭里舍大道看到的最新颖的服装图。“国破山河在”,李剑晨一心眷恋祖国,无心滞留,毅然踏上了归程。
   
    色彩就是力量
   
    李剑晨是集教授、画家於一身的人物。作为教授,他堪称“桃李满天下”,在重庆国立艺专时的高足吴冠中现已是闻名於世的画家、艺术理论家;在中大建筑系任教时门墙陈其宽、修泽兰已是董声世界的建筑师;旅居海外的画家朱德群部沐受其教泽;两院院士、城市建设规划专家吴良镛、而建设部部长戴念慈等都是他的桃李,"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他烙守的信条和人生的乐趣,一九三九年十月,当他由巴黎辗转回到重庆时,友人涂公绥为他谋得一美差,在文化驿站当主任秘书,仅吃纸张回扣一项,月有一千大洋的进项。多诱人的肥缺!他还是拒绝了,赴重庆青木关在国立艺专当西画系主任,他就是那时当了吴冠中、朱德群的先生的。嗣後,他受聘於中大,当建筑系的教授,与杨廷宝先生比肩,同为二级;而对艺术界派别之争的风云,李剑晨不愿掺和,他把自己人生的小船。摇进艺术的港湾,潜心研究他的水彩画新技法,将其运用到教学中,创作出一批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他在中大(後来的南京工学院、东南大学)的讲台上,一站就是半个世纪,直至退休,九十高龄仍带研究生,岂主旨"廉颇老矣"!他的人生之旅,经受过磨难和打击,文革期间,造反派都三番五次喝令他去交代"问题",一些向党交心时早交代过的陈芝麻烂谷子,翻来倒去:工资被降级,存款被冻结,命令他扫厕所,勒令他一连搬了五次家……批斗,皮肉受点苦倒也罢了,教他扼腕的是造反派把他已译就的《西欧名画选》,已杀青的《绘画构图学》和《建筑色彩学》等文稿,付之一炬,那可是地的一腔心血。

    作为艺术家,他油画、国画、水彩画并举,三管齐下。特别是在水彩画方面,他不仅是第一代卓有成就、最具影响的画家;而且,他为独具特色的中国水彩画技法奠定了理论基础。他在二十年代研究出的水彩画技法,成功地解决了水彩画三要素的关键问题。其理论专著《水彩画技法》、《水彩画创作技法》再版十二次。发行数十万册,成为国内外几代水彩画家学习水彩画的教科书,长期担任中国水彩画协会名誉主席。一九九二年,九十二高龄的他,应邀到台湾举办画展,引起轰动,台湾美术大师刘延涛先生赞其画作“亦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中国雕塑网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