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婉儿故事
2012/5/9 16:53:11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回望中国五千年历史长河,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不仅仅只有那些挥斥方遒的男儿,才华横溢的文字,有时也出自柔弱女子的笔下。本书通过描述中国历史上一批才女的绝世才情与悲剧命运,让读者感受到她们的哀伤、忧愁和美丽,从而体会到钟灵毓秀的才女们如幽香之兰、寒香之梅,穿越时空,依然余香不尽。本报摘选其中讲述唐代才女上官婉儿故事的一节,以飨读者。
出众才华得到武则天赏识
大唐盛世,是中国历史上女人们比较有地位的一个朝代。唐朝时的公主、贵妇很多,十分大胆开放,并且参与政事,权力很大。
让我们来看一个一生始终接近于最高权力中心,曾像神话中的文魁星一样掌管天下文宗的美貌才女。
巍峨富丽的宫室中,奇珍美酒的盛宴前,一群人正搜尽枯肠、搔短头发来吟诗作赋。他们可不是寻常的文人,他们或是有名的文臣,或是昭文馆的饱学之士,但在这九五之尊的御宴之前,还是不免有些紧张,有些人更是“战战惶惶,汗出如浆”。而怡然高坐、美艳高华的那位美人居然是评判他们文章的最权威的“评委”。她,就是上官婉儿,后人称之为上官昭容。
这昭容,本是宫中的“职称”,据史料载:“宫中位号十有四品。昭仪、昭容、昭华、保香、保芳、保衣、安宸、安跸、安情、修容、修媛、修娟等,秩比公卿士大夫。”而在上官婉儿那时候,还有个特殊情况,当时的女皇帝武则天当年就是昭仪,所以昭仪这个封号可能就暂时不用了,昭容可能已是宫中职位的极品。
上官婉儿家学渊源,是上官仪的孙女。这上官爷爷的诗虽然现在不是很有名,但在当时上官仪毕竟也是一代文坛人物。上官仪被唐高宗李治召来,让他起草废掉武后的诏书,上官仪当然心里也是赞同此事的,但武后的耳目极多,武后突然出现了,李治吓得魂不附体,就说全是上官仪的主意,上官仪当了冤大头,下狱被杀。上官婉儿与母亲郑氏一同被籍没入宫为奴,当时上官婉儿只是个小小婴儿。据说,当年郑氏怀她的时候梦见神人送来一杆大秤,占梦的说这预示着上官婉儿将掌握大权衡量天下大事。
到了上官婉儿14岁的时候,已出落成了一个美貌如花、才华出众的才女。上官婉儿这一年被武则天召见,让她试作一文。上官婉儿文不加点,须臾而成,词藻华丽,语言优美。武则天看后大悦,当即下令免除其奴婢身分,让其掌管宫中诏命。据说当年高宗李治大宴群臣(想必武后肯定也在),一起作赏双头牡丹诗,上官婉儿有一联云:“势如连璧友,情若臭兰人。”应该说写得很不错。这里,臭兰其实是香味,语出《周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后来上官婉儿少年气盛,又因违忤旨意,罪犯死刑,但武则天又加以宽恕。此后婉儿算是活明白了,可能人生观世界观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上官婉儿就此精心伺奉,曲意迎合,深得武则天欢心。更被武则天提拔为贴身秘书,处理百官奏表,参决政务,权势日盛。
当然,武则天是什么样的人物,权柄也不会全由上官婉儿把持。上官婉儿在武则天面前地位还是很低的,有一次,武则天、婉儿及武则天的“男妃子”张昌宗、张易之一起饮宴。要说二张也是经过全国选美挑出来的超级男生,当然也是极品帅哥,武则天不是赞过“莲花似六郎”(六郎指张昌宗)嘛,婉儿也是个有情有欲的女儿身,不禁多看了几眼,武则天瞧见婉儿的这种神情当场大怒,拔下一枚玉簪就掷向婉儿,正中婉儿天目穴,婉儿不敢怒不敢言,眉间落下了个伤疤,婉儿就剪了花瓣贴住,后来反而成为宫中的一种时髦打扮,有的宫妃眉间没有伤痕,也贴上个花。
也许是压抑得太厉害,等到武则天死后,上官婉儿大大地“性解放”了一番。她先是和唐中宗有了关系,又与武三思淫乱(也有记载说武三思是武则天指配的)。说起来,上官婉儿的情形也很特殊,原来其身份就是宫中嫔妃,但当时武则天称帝,她不是男人,这嫔妃当得徒有虚名。中宗即位后,宫里的女人像婉儿等就照单全收了,而且上一任皇帝是他的老妈并非老爹,也不存在子占父妾的问题。而且让人惊奇的是,唐中宗的皇后韦后也和武三思不清不楚。韦后的女儿安乐公主当然也是个有名的“小太妹”,本来她嫁的是武三思之子武崇训,但安乐公主不喜欢他,倒泡上了他那堂弟———漂亮的小白脸武延秀。有记载甚至说安乐公主有时还把武延秀“孝敬”给她母亲韦后玩玩。
这时候,依靠上官婉儿、韦后、安乐公主这些当时权力金字塔尖上的女人们,武家人自然是权势熏天,势力比武则天在位时恐怕也不逊色。但这时候,并非韦后所生的太子李重俊忍无可忍,他想武则天在世时,武家人欺负李家人也罢了,现在武后不在了,武家人还这样牛,这天下还是李家的吗?太子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于是就发动了兵变,杀了武三思、武崇训等武家人,但上官婉儿、安乐公主都没有在武家住,因而幸免。
李重俊来到宫前,扣打宫门,指名索取上官婉儿,要她的性命。这时候上官婉儿表现出极高的政治斗争才能,在这危急的情况下,要是一般人恐怕早就吓得痛哭流涕,跪在了地上拉着皇帝的脚哀求。而婉儿镇定自若,对中宗和韦后说:“如此看来,太子是先要我死,然后再依次弑杀皇后和陛下,要让我们同死于他的刀下。”巧妙地将自己的命运和中宗韦后绑在一起。中宗韦后一听,想想自己和上官婉儿的关系也是亲密得如同一体,唇亡齿寒,再加上韦后这当后娘的一挑唆,于是中宗李显大怒,带上婉儿和他的妻女们匆匆登上了玄武门,以避兵锋;又派右羽林军大将刘景仁速调两千羽林兵士屯于太极殿前,闭门而守。当叛军来到玄武门下,中宗便依照婉儿的指令,向门下的叛军高声劝降。叛乱的羽林军见皇帝亲自发话了,当场倒戈,太子等反而被杀,一时间玄武门下血流成河。
经此一役,武氏算是被消灭了。但韦后、安乐公主、上官婉儿这三个女人的势力更大了,当然另一个有势力的女人是武后的女儿,也就是中宗的妹妹太平公主。这时候上官婉儿劝皇帝设置昭文馆,广召当朝饱学之士,赐宴游乐,赋诗唱和。这也算是对文化事业的一种推动和贡献吧。于是本文开头的那一幕就出现了,上官婉儿登上高高的彩楼,宣布规则:奉诏评诗,只选其中最佳的一篇进呈御览并谱曲,不中选者即刻下楼,当场退稿。
内侍拿过诗来刚念过诗题和开头两句,诗稿便纷纷飘落,只剩沈佺期和宋之问(这两人是当时宫廷诗人中顶尖级的人物,但现在对其评价是远不及“王杨卢骆”等人的)两人的诗稿还没有给丢下来。沈佺期悄悄对宋之问说,咱俩一向不分高低,我看就以今日定高下,以后不必再争了,宋点头同意。
隔了好一会儿,楼上又飘下一张,原来是沈佺期的诗,宋之问的诗则被呈给皇帝。婉儿的评价是:“二诗文笔相当,但沈诗结句‘微臣雕朽质,差睹豫章才’辞气已竭,而宋诗《奉和晦日昆明池应制》结句‘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陡然健举,若飞鸟奋翼直上,气势犹在。”婉儿的评判让沈、宋都心悦诚服。
此后,上官婉儿在长安市区群贤坊的东南侧修建了一座异常豪华的住宅,由于上官婉儿和皇帝关系暧昧,中宗又派人扩建婉儿居所,使婉儿的豪宅俨然如“行宫”一般豪华。当然安乐公主更不含糊,经常野蛮拆迁平民的居所,腾出地方来扩大自己的府第。更离谱的是,安乐公主她又盯上长安城里的昆明池,要中宗将昆明池给她。昆明池在唐朝的地位恐怕和现在的中南海差不多,是不能随便划归个人的,所以唐中宗没有答应女儿的非分要求。但安乐公主大怒之下,强抢民宅民田,硬是在长安城里又开凿了一个“定昆池”,意思是定要超过昆明池。然后为了填充自己偌大的庭院池宅,安乐公主又纵使家奴外出,到处强抢百姓儿女,做为自己的奴仆侍婢。
在这样的骄奢之风下,上官婉儿还不算是太过分。俗话说:饱暖思淫欲。其实女人也一样。上官婉儿现在不但掌握天下文宗,而且参政议政上面也是举足轻重。这时候婉儿也已经四十多岁了,也是如狼似虎的年纪,于是婉儿也开始学武则天,弄个把男人来玩玩。上官婉儿看上的美男叫做崔湜,这崔湜倒也有几分才华,我们来看看这个比婉儿小六岁的男人的诗:
落日啼连夜,孤灯坐彻明。卷帘双燕入,披幌百花惊。陇上寒应晚,闺中织未成。管弦愁不意,梳洗懒无情。去岁闻西伐,今年送北征。容颜离别尽,流恨满长城。
应该说还不错吧,对仗工整精巧。再看崔另一首:
沁园东郭外,鸾驾一游盘。水榭宜时陟,山楼向晚看。席临天女贵,杯接近臣欢。圣藻悬宸象,微臣窃仰观。
这“席临天女贵,杯接近臣欢”几乎就是在写被上官婉儿“宠幸”的情景嘛。
年纪轻轻的崔湜在很短时间里,从中书舍人到兵部侍郎,再拜中书侍郎、检校吏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已高居相位了。不久,崔湜在主持铨选时,多有违失,被御史李尚隐弹劾,以罪被贬;因上官婉儿缘故,不久就官复原职。
因为崔,上官婉儿却和太平公主有了裂痕。因为太平公主同样喜欢美男,看到了崔湜,竟夺人所爱,不时召崔湜入府陪她作乐。所以上官婉儿一怒之下,加入了韦后、安乐公主这一阵营。
可韦后、安乐公主居然走了步险棋,也是臭棋,她们居然毒死了中宗。这事怎么想也有点蹊跷,虽然史书都这样记载,但韦后、安乐公主为何同谋杀夫杀父,也太过骇人听闻,而且,韦后、安乐公主都死无对证。李隆基当了皇帝后,他说是韦后、安乐公主等毒杀了中宗,谁敢为其翻案?从中宗的表现看,中宗整个是一糊涂蛋,武则天在位时,就居然说出把天下让给他老婆韦家的混帐话(为此,武后废了他,大臣们都觉得理所当然),实在是个再理想不过的傀儡了。虽然中宗是傀儡,但关键时候他这个牌位还是有很大作用的。再说中宗死时已五十四岁,这个年纪在现在当然还算是“英年早逝”,但在纵欲过度、普遍短命的帝王中也不算夭折了。
结果是,中宗死后,太平公主联合临淄王李隆基(也就是后来的唐明皇)杀入宫中,羽林将士们欣然从命,韦后、安乐公主都被杀。婉儿在杀声震天之中,妆束整齐,命令宫女列队秉烛迎接李隆基。婉儿从容地出示先帝驾崩时的遗诏(假托的),申明自己的立场是反对韦后她们的,但这次上官婉儿失败了,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认定了她是韦后一党,于是钢刀利剑无情地砍了下去。婉儿大约活了四十六岁。
上官婉儿死后,李隆基倒也爱惜她的才华,让人收集她的诗作,全唐诗中还始终称她为上官昭容。【原标题:上官婉儿】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中学学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