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应制诗人上官仪

2012/5/9 16:44:40 点击数: 【字体:

 
    较之孙女上官婉儿,上官仪的名气似乎要稍逊一筹。但翻开文学史,反倒是上官仪在初唐更有着自己的一席之地。或许上官婉儿只是作为一个政治女性,更多的活跃在历史传奇之中。
       
    上官仪出生在隋朝末年,当时他的父亲上官弘在扬州任江都宫副监,这样的家境按说也错不了的。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话,官宦家境出身的上官仪,未来应该是一帆风顺的。可偏偏上官家总是被不由自主地带进历史的漩涡中。大约在上官仪十岁左右的时候,隋朝左翊卫大将军宇文化及在扬州发动叛乱,弑杀隋炀帝。宇文化及的党羽陈稜杀了上官一家,当时上官仪被人带到庙宇中才逃过一劫。上官仪能够死里逃生,其实算得上是一个奇迹,后来的他也的确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了。在上官仪少年的时候,《新唐书》上说他“游情释典,尤精《三论》,兼涉猎经史,善属文”。时任扬州大都督府长史的杨仁恭慧眼识才,十分喜欢他,并且举荐他进京参加科考。上官仪果然不负众望,在长安高中进士,这年他才19岁。此时正逢李世民广开科举的年代,但是天下读书人个个怀抱着希望,憧憬着未来涌上进京之路,但千万个考生中每年能够中得进士的又不过几十人,其中的难度,自然比现在考中北大清华还要难上若干倍。于是有人不禁感叹“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五十少进士”说的就是到了五十岁能中得进士也算是年轻了,上官仪十九岁一举中得进士,在当时算是实实在在的少年得志了。
       
    接下来,上官仪在仕途上算得上是顺风顺水,先是被太宗皇帝授予弘文馆直学士,接着累迁秘书郎。太宗皇帝文武双全,知人善任,他很是欣赏上官仪,经常让上官仪参与诏书的起草和修改,并参与了修撰《晋书》,甚至皇帝的私家宴会,更是少不了他。上官仪很善于写诗,他的诗清绝隽永,绮错婉媚,很是被太宗皇帝喜欢。他归纳六朝以来诗歌中对仗方法,有“六对”、“八对”之说,对后世律诗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在文学史上,初唐诗文也少不了要说到上官仪,他在文学史上最大的作用还是对律诗的推动形成起到了一定作用。  上官仪主要奔走在朝廊上下,所以他虽有才华,但诗却尤以工巧对仗著称,内容也多是应制诗。
       
    太宗李世民去世后,唐高宗李治登基,上官仪作为前朝重臣,官职更是越做越大。李治先是任命他为太子中舍人,显庆四年又任命他为都讲令侍讲,龙朔元年被升为中书侍郎,龙朔二年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在唐代,没有设立专门的宰相只有相当于宰相的职位,而朝中大臣,一般职位只能升到三品,因为一二品官职多是虚职或者是死后追授。这样说来,此时的上官仪可谓志得意满,当时他已经是以宰相之实,独持朝政了,一次,在东都洛阳等待早朝的时候,上官仪写诗咏到:“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诗中气度非凡,意高气足,这时候旁边的群臣也连忙赞叹:“忘之犹神仙焉”。于是他的诗成了名噪一时的“上官体”,引得无数时人纷纷效仿,在当时,这恐怕就是典型的时髦了。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朝中,武则天的权势越来越大,甚至皇帝李治都感到有些喘不过起来了,一天,李治喊来上官仪秘密谈及此事,我们这位上官大人,倒也是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后拉下马,立即帮助皇帝起草废除武后的诏书。可没承想这个时候武则天的眼线早已经是飞奔后宫,给武则天打了小报告,事情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发生了逆转。面对武后的质问,懦弱的高宗皇帝只好说“这不是我的本意,都是上官仪让我这么干的啊!”平白无辜地干嘛参与人家的家事,岂不知到头来还是两口子近,此时的上官仪只能是傻愣愣地站着。本来,李治你自己下不了决心废除武后,万里江山都是姓李的,和上官何干,谁当皇帝不是一样的山呼万岁,可上官仪偏偏忠贞耿介,非要管管,不管的话,恐怕深感辜负了李世民和李治父子;从另一个角度讲,主张废除武后,对他真的没多少利害冲突在里面,上官仪和长孙无忌还不一样,当朝天子李治是长孙的外甥,如果武后谋权,谋的是他外甥的天下,所以他要管,以长孙无忌这样的开国老臣,凌烟阁上第一人终究还是没有斗过武则天,罢黜流放荒蛮之地,老头子一生气自己找个绳子上吊了。从这里就能料到,上官的下场怎么可能更好呢?果不其然,武则天从此对他怀恨在心,指使曾和上官一起编修史书的同事许敬宗,诬告上官仪和已废太子李忠谋反,上官仪和儿子上官庭芝同时被处死。
       
    直到上官仪的孙女上官婉儿成为中宗妃嫔,唐中宗李显才给上官一家平反了冤情。【原标题:应制诗人上官仪】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榕树下-华语文学门户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