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鹤壁市山城区石林乡柏落村的历史
2012/4/18 17:32:04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柏乐村,坐落于太行山东麓的丘陵地带,逶迤起伏的峻岭,从东、南两面环抱;曲径潺潺秀水,从西、北缠绕。从远处眺望或空中俯视,那秀色的峻岭恰似盘腿而坐的温柔母亲,村庄好象端坐于上的婴儿,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观赏着面前潺潺流淌的汤河,吸吮着天地之精华。这里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土地肥沃,环境幽雅,林果丰盛,鸟语花香,绿草茵茵,芦苇荡荡。美丽的汤河内鱼虾腾跃,秀色的梯岸边野果欲坠。小麦、 玉米、棉花 、油料、蔬菜等各种农作物丰茂。世代哺育着生长在这里的马氏传人。先祖择优而栖,为吾之后代子孙铺垫起一片富饶的基础。 六百年来,被迫迁徙的马氏先祖,在这片土地上,开始了筚路蓝缕的创业,不辞劳瘁的耕耘。栉风沐雨,辛勤劳作,世代脉传,繁衍生息,奋发图强,振兴家邦。使马氏后代人杰地灵,声名远扬。这种不辞劳苦,不畏艰难,百折不挠,愈挫愈奋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柏乐村,现位于鹤壁新市区西北二十五公里,距古城汤阴九公里。据查古时隶属于彰德府(安阳市)汤阴县辖。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一三八九年)八月,始祖马义奉诏东迁,落户于林县的下交村,其四世先祖马旺、马广兄弟二人又东迁,弟马广迁居马庄村,兄马旺定居河南彰德府汤阴县伯乐村。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为安阳地区汤阴县鹿楼三区耿寺乡柏乐村。一九五五年秋后成立初级社,一九五六年转为高级社(集体农庄),社址在沈庄。后又以村为单位建立联队,同年国家体制变化,撤区并乡,陈下扣乡成立,该村划归该乡。后来,上级决定成立柏乐乡,丈量土地,规划建筑,因建立汤河水库而取消。当时的体制变化比较频繁,一九五七年三月国家批准建立鹤壁市后,本村划归鹤壁市郊区石林乡柏乐村,一九五八年大跃进,成立人民公社,隶属于郊区石林人民公社柏乐大队,农村军事化管理,由耿寺营统一领导,柏乐村为连队。一九七八年改为郊区石林乡柏乐村;一九九六年鹤壁市迁址新市区,又变为鹤壁市山城区石林乡柏乐村。至今沿袭。 村名的隶属变更,有着各种复杂的社会因素,也真实地记载和反映了历史的变迁,后人若有兴趣考证研究行政体制,即为依据。
据林州市白象井下郊马氏碑碣,以及村内已发现的几通碑碣记载,清光绪 三年前后几十年间,村名柏乐二字为“伯乐”。并非人们生活中经常出现过的“柏落”以及现在使用的“柏乐”。具执事会人员和有关人士分析认为:“伯乐”应该是原来的真正村名。先祖以“伯乐”作为村名有其深厚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的。传说中,天上管理马的神仙叫伯乐。春秋时秦国有个叫孙阳的人,因有一副识别千里马的好眼力,也被人们称为“伯乐”。有一次,他在路上看见一匹骨瘦如柴的老马精疲力尽地伏卧在盐车之上,伯乐仔细观察,认出它是一匹难得的千里马,十分心疼,赶紧脱下自己的衣裳披到马背上。这马像懂得伯乐的心情一样,伸伸腿打了个响鼻,而后纵身站起,仰天长啸。因此中国历史上有最著名的《伯乐相马》典故,西汉·韩晏《韩史外传》载:“使骥不得伯乐,安得千里之足!”
唐·韩愈《杂说》载:“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先祖将马氏子孙择居之地称为“伯乐”,乃期望后辈子孙不断涌现出千千万万个千里马式的人物。这不但说明先祖文化底蕴丰厚,也反映出望子成龙的良好期盼。现在的柏乐是何时作为村名的,或者说为何把“伯乐”演变成现在的柏乐,还需要后辈志士仁人考证。历史上柏乐也是一座名村,一九四七年前的几百年间,是汤阴通往西部村镇的主要东西通衢要道。有一地名曰:“石圪节”,路面为巨大的石头路面,当年铁箍车轮将此地路面轧成尺余深的石沟,断不是百年所达,即为佐证。一九六零年前这里曾人来车往,商铺林立,百业俱聚,买卖兴隆,热闹非凡。汤河北岸的马爷庙和村西的老爷庙也曾是碑刻伫立,墨宝雅致,香客成群,烟雾缭绕,古树参天,槐柏蓊郁,杨柳迭翠,碧瓦朱檐,古趣盎然。一九五八年前后几年间,柏乐、沈庄发生了一系列巨大的变迁。几百年的村庄没有了,剩下一片瓦砾。马氏家族居住地也分为“柏乐”和“沈柏”两个村庄。 柏乐与邻村沈庄在北边有一地名曰“北平”,良田千顷,肥沃平坦,南北耩地一耧宽即为一亩面积,是一天然粮仓。百姓传言:国家在此有两种规划,也谓建军用飞机场;也谓旁边建水库。最终国家决定为水库选址。这样就解决了汤河下游数万百姓免遭水患,同时又可灌溉万亩良田。但柏乐村与邻村沈庄成了水库蓄洪区,并要迁离原村址。一九五七年水库工程开始动工修建,村里就动员百姓往外村迁。象附近的汤阴县大光村、李朱、索下扣,远的迁到外省的黑龙江。一九五八年在柏乐村东一公里处东岗上,开始建新村址,一九五九年,随着新村房屋逐步竣工,部分群众又迁回来,至今仍有迁出户未归。沈庄村小,有两个小队全部迁移。柏乐有六个小队,要先有部分农户搬迁,虽说距离不是很远,但穷家难舍,故土难离,特别是与亲人分离,心情特别难过,动员工作很不好做,有的亲兄弟之间不好做工作,只好采用抓阄的办法决定。一直到一九六二年经过四年的努力,柏乐两个小队方才迁走。一九六三年经上级政府决定,沈庄大队和柏乐两个小队,各取前面一个字,组成了“沈柏”大队。沈柏大队即由此产生。累述于此,也供后人寻根祭祖,追部溯源,理顺家族关系,分清辈分高低,提供翔实资料。一九六三年祖籍柏乐也从原址迁离:当时,豫北地区发生了一次百年未遇的水患,天公怒吼,连降暴雨,山洪倾泻,水位猛涨,三十余天的施虐,汤河水库泻洪能力有限,溢洪道位置太高,水位漫过水库大坝,严峻地考验着这个新修不到五年的水库,为了保护水库下游数十万人民的生命财产的安全,人民解放军用沙袋加高大坝,日夜爬在大坝上,还架机枪严守。水库大坝安然无恙,水库下游几十万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得到了保护。柏乐马氏族人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遭遇了灭顶之灾。洪水的瀑发,柏乐大队被大水淹没,整个村庄沦为一片汪洋。水没房顶,墙倒屋塌,物品漂浮,粮食腐烂。男女老幼弃物而逃,举物避雨,择高而栖,流离失所。因柏乐村当时四面环水,所幸通往南面有一座桥。全村人纷纷从救命桥上逃往南面地势高的地方。
马氏家族蒙受了巨大的灾难。洪灾停息后,在村南面一里高处,历尽艰辛,重建家园。即为现在的柏乐村。这样,马氏家族分别居住在了两个村,柏乐村、沈柏村。其迁徙原由简述,旨在后人铭记。随着时代的发展,马氏族人也在奋发图强,不断进步。兴修水利,农田改造,科学种植,百业俱兴,年有发展,代有飞跃。一九六四年,村里通了电,告破历史。人们不再用煤油点灯,石磨石碾磨面碾米了,各种粮食深加工实现机械化。一九六五年架通电话线路。并在三十年后的一九九六年村级率先实现程控电话。并首次有族人富裕者率先使用大哥大手机。足不出户即可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通话。一九六六年兴修了大型水利工程,实现农田机械化灌溉。粮食产量逐年提高,并多年翻番。百姓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丰衣足食。一九九二年族人中有的富庶人家用上了电视机。二000年,在马氏族人的共同努力下,首次修筑柏油道路。并通了公共汽车。并有富裕户使用电脑。二00二年族人中有了家庭轿车。国家干部、科技人士层出不穷。大学生、研究生、留学生不断涌现。百姓心中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神仙般的生活,实实在在地实现了。马氏家族,正在走向富裕,走向安康,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我们的祖先,凭聪明才智,创下了不朽的基业,其后辈更不违先祖夙愿,奋发图强,艰苦创业,使我们的家园更加美好,生活更加幸福,生态更加和谐,家族更加兴旺。此次续修家谱,族中同仁,倍感责任重大,激情在胸,迎难而上。悠悠六百余载,马氏家族无其正版族谱,仰或有也无从寻觅。朱子曰:《五世不修谱,不孝莫大于此》。朝代更迭,历史变迁,政治风波等诸多因素,尤其一九六五年以后的十几年间,家存家谱被视为不法,距今也近四十余载,马氏族人甚有对面不相识,同宗不相知之窘况。然水有其源,树赖之根,人有血脉宗亲。编撰马氏家谱乃吾辈之难卸之责,并迫在眉睫。对故里的沿波讨源,对姓氏的探迹索引,是人的天性使然和通有情愫,对马氏的追根寻源,也是酿造长忆长新的朦胧诗卷。遂在族人新楼、文学、志海、新国、太魁等人的倡导下,编辑工作进入实施。然历史之滔滔,岁月之悠悠,沧桑之变迁,时事之更迭。加之一九五八年至一九六三年的分迁、迁移和水灾,五百多年的村庄即为废墟,碑刻也稀缺不全,面临困难很大。
编写工作几经绝路,特别是辈分难以接续,在编委成员的艰苦努力下,终于将世代辈分连接成章,编写成册。具先辈们讲,汤阴县宜沟镇马屯,乃我先祖后裔,宗亲分支,人口约八百有余。根据年代发展,人数比较,鹤壁市山城区鹿楼乡的马庄村与柏乐村为同宗兄弟,两人同时迁来定居,分别落住两村。现在马庄村人口2000余人,而柏乐和沈柏人口才八百余人,由此断定,柏乐分支派系定有外迁之宗室族人,先辈的叙述有一定的道理。编辑人员几次亲赴该村联络,终因该村马氏族人反映冷淡,未有积极响应,也未有确凿佐证核实,未能收入我族谱,实是遗憾之极。望后代有责任心之人,能将此事当作己任,完成证实工作。家谱编撰中留下的诸多遗憾,望后代贤良拾遗补缺,渐达完美。(原标题:河南省鹤壁市山城区石林乡柏落村历史)
作者:马跃骋 来源:乐你游
责任编辑: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