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连片 花团锦簇迷人眼
牡丹观赏无疑是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期间的重头戏。为提升观赏牡丹品质,在改造提升中,国家牡丹园调整南院精品牡丹种植结构,将原先布局较分散的牡丹移出,进行品种归类种植,涉及8大系30个品种的国内外精品牡丹1万株,从而形成较大规模的同种精品牡丹观赏区域。
此外,该园还引进“太阳”、“日暮”、“帝冠”、“日月锦”、“花王”、“八千代椿”、“紫红殿”等牡丹精品,并集中连片种植,建设7个牡丹组团区,每个组团区占地1亩,集中栽植2000株同品种牡丹,从而实现花开成片、同色相连的观赏效果。
2010年建成的四季牡丹展览馆也在进行提升改造。改造后,展览馆将增加牡丹文化展品内容,除了现场演示牡丹插花艺术,还将结合牡丹书画布展。展览馆内首批参展的9大色系57个品种的530盆催花牡丹,将与经过大棚升温的1200平方米的大田牡丹同时亮相,于本月20日前后与游客见面。
位于国家牡丹园北院大门西侧的另一处赏花亮点目前也正在紧张打造中。牡丹文化节期间,北院大门西侧的二层仿古建筑物中,银桦、蝎尾蕉、冰岛虞美人、大花金鸡菊、欧洲报春等多种珍奇名贵品种的花卉将在中国名花展中闪亮登场,丰富节会赏花内容。
增添水景 “牡丹仙子”身欲飞
相信许多到过国家牡丹园的游客,都对坐落于南院中轴线上的牡丹仙子雕塑印象深刻。每年牡丹文化节期间,“牡丹仙子”都成为游客们争相合影的对象。而深度提升改造后,在水景的映衬下,“牡丹仙子”将凌波微步,越发地灵动美丽。
目前的牡丹仙子雕塑建成于1992年。在此次改造提升工程中,规划将保持原有牡丹仙子雕塑造型不变,但将其四周高度降低并建造出两层水台,灌注水流后,可呈现水纹叠影、层层涟漪的景观,从而形成“牡丹仙子”在水面上轻盈欲飞的效果。
为增添园林的动态美感,营造花中有水景、水中有花影的观赏效果,此次提升改造工程中,国家牡丹园特别在意水景的营造。
在距离“牡丹仙子”不远的紫藤花架前,该园将建起一个直径约3米的圆形水池,并规划在水池中间放置“吉祥鱼”造型的雕像喷泉。此外,在南院花房附近,该园也将修建一个边长为4.6米的正方形水池,池中将设置一处直径近2米的莲花盆喷泉。
改造园道 花间栈道可通幽
在此次改造中,国家牡丹园还在南院的牡丹花田内铺设了大面积的赏花栈道。这些栈道呈环状,覆盖了南院3/4以上的面积,并和园中其他道路贯通,连成路网。
这些栈道总长700米,栈道下采用混凝土和防腐木做基座,路面和扶栏均采用防腐的木质材料。同时,赏花栈道上还采用了极具时尚感的张拉膜材质,建造出形似帐篷的亭子,简约又靓丽。亭下建有木台,可供游客休息、乘凉。
除赏花栈道之外,国家牡丹园还对南院现有园林道路进行改造,将原先的水泥道路全部改造为防水砖铺设,不仅增强了路面美感,还解决了雨天积水的问题。在色彩和地表图案上,主干道宽3米,采用灰色砖;辅道宽1.5米,采用灰色和黄色砖搭配铺设。
此外,为进一步体现牡丹元素,施工人员还将用石子在园内道路上镶嵌拼出牡丹花图案,使道路更加美观。
提升服务 餐饮、购物总相宜
游客累了到哪儿休息?渴了、饿了到哪儿能补充能量?去哪儿买些纪念品带走?此次提升改造中,国家牡丹园进一步丰富了园内的各种服务项目和设施。
为方便游客休息,国家牡丹园在南院四季牡丹展览馆西侧的广场规划建设了专门的休息区。休息区为古建回廊形式,宽2.8米,长85米,回廊两侧修建休闲长椅,供游客赏花时休息。回廊顶部饰以彩绘牡丹,以突出牡丹主题。
根据规划,国家牡丹园还在南院凤丹林南侧修建牡丹花架,在花架内栽植牡丹,花架顶部同时采用木质材料和玻璃材料,既有古韵又不影响采光;花架底部修建了休息长椅,使游客在休闲的同时能充分感受身处“花海”的美妙感觉。同时,园方对园内水景周边的紫藤花架进行改造翻新,并在花架下增加休闲长椅,形成浪漫气息浓郁的紫色长廊。
为丰富游客游园活动,园方将在北院湖东南方的雪松林区内,建成一个占地1800平方米的啤酒美食广场。广场将进驻30多家餐饮企业,每个企业都会配备全套的餐桌、餐椅设施,方便游客在游园时休闲、餐饮。
国家牡丹园北院大门西侧新建的二层仿古建筑,将为游客提供购买牡丹纪念品的场所。牡丹书画、牡丹工艺品、牡丹保健品、牡丹化妆品、牡丹茶艺、牡丹食品、牡丹酒类、牡丹鲜切花、牡丹盆花等多种商品也将在这里集体亮相,满足游客需要。
介绍知识 寓教于乐展底蕴
国家牡丹园浓缩了源远流长的洛阳牡丹文化史,传承了千古名园的地域文脉,园中一株“千年牡丹王”为隋朝西苑遗物,是洛阳牡丹的“活化石”。让游客在观赏牡丹的同时领略洛阳牡丹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是此次提升改造工程的目的之一。
为此,国家牡丹园特意在南院最南部建设牡丹文化墙。牡丹的发展史、历史典故及9幅牡丹画卷将集中喷绘在这面高3.5米、长30米的牡丹文化墙上。该主题墙的两边将饰以石材浮雕,体现文化感与沧桑感。在牡丹文化墙的两侧,园方将用土堆积起长约150米、斜面为30°的斜坡,斜坡上将种植3层雪松,从而使牡丹文化墙的周边景观显得更加立体、有层次。
为了从整体上提升牡丹园的文化感,使游客了解更多的牡丹知识,国家牡丹园将在南院建立国家牡丹基因库标志系统,在分片种植的牡丹区域内,树立基因库标志牌,介绍牡丹的品种、来源、形状、生长习性等知识,并突出展现国家牡丹基因库收集的珍稀牡丹品种和具有代表性的牡丹品种介绍,从而增加游客对牡丹品种的认识和对国内外牡丹发展现状的了解,使游客在观赏牡丹的同时了解更多的牡丹文化知识。
重建天桥 一桥飞架南、北院
由于310国道的阻隔,国家牡丹园南、北两院分隔大路两侧。为保障游客安全、便捷地穿越南、北两院,2006年,我市投资建设了一座长50米、宽4米、高4.5米的过街天桥。天桥横跨南、北两院,也成了国家牡丹园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改造后的310国道路面宽度需增至65米,受道路路面扩宽影响,2011年底,原有的过街天桥被拆除。今年1月,道路施工方在原过街天桥的北侧重新建桥。
新建天桥宽度仍为4米,而长度延伸至72米;由于310国道改扩建后,对行驶车辆的高度要求有所变化,新建过街天桥桥高增至5米。
新建过街天桥主体为混凝土材质,构造与原桥相似,手扶栏杆采用不锈钢材质,桥两端的左右两侧分别有两条踏步楼梯供游客使用。
目前,国家牡丹园深度改造提升工程中的道路、水景建设等项目已经完工。其他项目也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预计提升改造整体工程将于本月20日全部完工。待第30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开幕后,国家牡丹园必将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市民和游客眼前。(原标题:邙山上,牡丹主题公园芳容渐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