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历史传说 >> 浏览相关信息
精彩推荐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南阳方城古缯国 曾氏发祥地望考

2013/6/25 11:50:19 点击数: 【字体:


    曾氏是一个历史悠久,同时又具有光荣历史文化传统的姓氏,翻开《论语》,就会频繁的看到“曾子”的名言,可以说,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主要聚集在《论语》孔子的学说之中,而曾子则是孔子学说的直接传承人,名言曾子,中国儒学很有可能不会发展到今天。因此,我非常的崇拜曾子,也非常地崇敬从历史中走向世界的每一个令中华民族引以自豪的曾氏英才。在这里,我仅代表我个人,向与会的每一位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我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实际上,也正是怀着这样的激情,开始探索曾氏源头这个问题的。尽管直到目前,我还不以为自己的探索成果是理想的,但仍然愿意借今天这个机会,简明扼要的公开我的劳动成果,以便与各位曾氏宗亲共享,并渴望得到有关专家和学者的教正与指点。
 
     一、历史文献表明:从西周到战国初期,今河南南阳方城境内一直存在着缯国
 
    1、《国语》记载表明西周时期存在着“缯国”
 
    《国语。晋语。献公卜伐骊戎》载:“周幽王伐有褒,褒人以褒娰女焉,褒姒有宠,生伯服,于是乎与虢石甫比,逐太子宜臼,而立伯服。太子出奔申,申人,缯人召西戎以伐周,周于是乎亡。”(【1】P303)
 
    《史记。周本纪》也有同载。此载所述周王史实发生在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00年),说明缯候曾与申候一起联合西戎攻灭西周,辅立了周平王。说明西周时期存在着一个“缯国”。
 
    2、《国语。周语,太子晋谏壅谷水》记载证明山东缯国被灭之后中原依然存在着另一个缯国
 
    《国语。周语,太子晋谏壅谷水》“其后伯禹……皇天嘉之;祚以天下,赐姓曰娰,氏曰有夏……有夏虽衰,杞、缯犹在;申、吕虽衰,齐许犹在。” (【1】P273)此载所述史实发生在周灵王二十二年(公元前549年),而据《左传。襄公六年》所载“莒人灭鄫,鄫恃贿也。” (【2】P848)此时山东之缯已于公元前567年被莒国灭掉。这说明春秋时期,在山东苍山缯国被莒国灭掉之后,在中原依然存在着另一个缯国。
 
    3、《吕氏春秋。上德》记载说明,缯国迁往他处时间应在战国初期楚封阳城君
 
    《吕氏春秋。上德》:“墨者巨子孟胜,善荆之阳城君。阳城君令守于国,毁璜以为符,约曰:“符合听之。”荆王薨 ,群臣攻吴起,兵于丧所,阳城君与焉,荆罪之。阳城君走,荆收其国。”(【3】P664)
 
    此载所述事实,依据《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吴起惧得罪,遂去,即至楚。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4】P2167-2168),发生在楚悼王二十一年(公元前381年),说明当时今河南方城一带为阳城公封地。何时所封,史书虽无明文记载,然依据《国语•周语•太子晋谏壅谷水》所载,缯国则是在楚封阳城君时才迁往他处的。
          
    二、依据文献记载:缯国国都必在今河南南阳方城境内
    
    1、《国语•郑语》韦昭注证明西周缯国与申国比邻
 
    《国语•郑语》所载:“史伯对曰:……申、缯、西戎方强,王室方骚,将以纵欲,不亦难乎?王欲杀太子以成伯服,比求之申,申人弗畀,比伐之。若伐申。而缯与西戎会以伐周,周不宁夷!缯与西戎方将德申,申吕方强,隩爱太子亦必可知也,王师若在,其救之亦必然也。”(【1】P364)韦昭注谓“缯、申之与国也。”此载所述史实发生在西周幽王八年(公元前773年),说明西周时期,缯国就已经存在,其址在今河南方城县一带。
 
    2、《左传•哀公四年》及相关注释说明缯国北部有缯关,国都在缯关西南
 
    《左传•哀公四年》:“楚既克夷虎,乃谋北方,左司马--、申公寿余、叶公诸梁致蔡于负函,致方城之外于缯关。”(【2】P1629)杜预注(负函、缯关皆楚地。”(【2】P1629)“据江永《考实》在今河南省方城县境内” (【5】P1626)。上述记载和注释说明鲁哀公四年(公元前491年)时今方城境内有缯关,关因“缯”名,附近必有缯国。
 依据《左传•昭公二十三年》“沈尹戌曰:‘……古者天子守在四夷;天子卑,守在诸侯。诸侯守在四邻;诸侯卑,守在四境。” (【2】P1437)《左传•昭公十八年》“叶,方城外之蔽也”,此处“方城”指今已发现的楚国所筑长城,今人在杨楼乡与叶县交界处发现的古缯国与应国界碑说明,长城以南属缯地,以北属应地。可知在公元前524年时,“缯国”国都必在今方城境内东北部“缯关”之西南部的缯国境内。联系上载,缯国国都地望在今方城县治附近。
 
    3、方城境内的“缯国”和“夏路”遗迹,为寻找缯国国都方位提供了依据
 
    《吕氏春秋•有始览第一》中将“方城”列为天下“九塞”(【3】P597),《淮南子•地形训》也有同载,说明早在战国时期,“方城”作为关塞就已经名闻天下。
 为了弄清“方城”与“缯关”的关系,1998年以来,笔者在省市文物部门发现的方城独树大关口楚长城遗迹基础上,进行上时间的实地踏勘考察,在方城东北境内的拐河、独树、杨楼、古庄店等地先后发现了“夏路”和数处长城遗迹(拐河楚长城、独树小关口、五里坡、杨楼、走马岭楚长城、关山楚长城等),这些长城遗迹同“夏路”一起构成了春秋时期的长城---“方城”,最后确认:“方城”作为春秋时期楚国凭借的重要军事防御屏障,实质上是在缯国设置的“缯关”基础上构建的。

     “夏路”一词最早见于《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所载“夏路以左,不足以备秦。” (【4】P1748)《索隐》注《史记》时以为刘氏所云“‘楚适诸夏,路出方城,人向北走,以西为左,故云夏路以左,’其意为得也。” (【4】P1750)此载说明,狭义的“夏路”指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北通中原地区“路出方城”的古道。而笔者认为,广义的“夏路”应该是夏禹时期修筑的中原通向西南边陲的道路。
         
    大凡古代关塞,多位处险要,其中多有要道通过,缯关也同样具备这个特点,河南南阳方城位于南阳盆地东北隅,北部有东西走向的伏牛山脉绵延不绝,东南部有桐柏山脉南北雄峙,是大自然形成的天然屏障。中间一条宽约20华里,南北长约80华里的隘口,夏路便从中间经过,成为中原与西南诸地陆路交通的咽喉要塞。
        
    依据《史记•夏本纪》中记载:“(禹)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撬,山行乘檋。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熊耳、外方、桐柏至于负尾” (【4】P9-10岳麓版),可以证明,《史记》中所载的“夏路”早在夏禹时代就已经修通了。
         
    2003年5月以来,笔者从《明嘉靖南阳府志》所载的今叶县境内的“古城”(即今人确定的春秋时期楚国所修筑的“卷城”)遗迹开始寻找古“夏路”的遗迹,对“夏路”走向进行多次实地勘察,发现“夏路”的遗迹至今尚存,并仍然可以链接成线。其具体走向为自叶县卷城南出,经叶县今陈岗、胡庵进入方城境内的后三里河、前三里河、李庵、折西越岗经丄曹屯过砚河进入独树镇境内杨武岗、赵庄。在赵庄村路分两道,一条西向经段庄、稻谷田、小街、独树、搬到井、招抚岗,在西南向经上堡、十里铺至今方城县治。另一条南向经板章、屈庵过贾河(古舞水),经孙洼、宋庄折西南经朱庄、金钱岭、傅庄、郭庄、施庄、路口、歇马店、东黄泥河,过黄泥河(古荥水、今干江河)经西泥河、凉亭到进方城县治。方城西南出经十里铺,廓村、野馍店、赵河、罗渠铺、赵店、灵龟铺、水饭店、博望(西汉张骞封侯地和诸葛亮火烧夏侯惇处)、梅林铺(曹操“梅林止渴”处)进入今南阳市宛城区境内后直达南阳(古申国)市区。
       
    而今方城境内独树东出稻谷田经唐店、老堡洼、砚山铺、进入叶县保安镇的古道,据《方城地名志》“辛庄村、老堡洼、自然村,在县城东北21.5公里处……据传,原名许关庄或关庄洼。唐时15里建一堡,驻兵传递文书,因此出东距保安驿、西距龙泉铺(今独树)各15里,故曾建一堡,因地势低洼,改为今名。……原古驿道穿村而过。” (【6】P199),当为唐时所修。
         
    从笔者发现的夏路遗迹看,目前虽大部分已废弃,但沿途查访和至今尚存有东西郭庄之间和朱庄的古石桥遗迹(见附图),在解放初期仍在使用。桥底、桥墩、桥面均以长1.87米,宽0.52米、厚0.23米的石条铺砌,东西郭庄之间石桥东西长9.35米,南北宽4.43米,桥为5孔。石桥的修筑规模看,此桥可能修于明代,也同样可以证明这条古道的繁华,符合“夏路”的特征。
      
     “夏路”是缯国立国前就已经存在的交通大道,北通中原,南通西南边陲,依据古人立国多选择地理优越之地,可以推知,缯国国都必临夏路。
 
    4、“方城”是城邑遗址为“缯关”地望提供了旁证
 
    “方城”一词最早见于《左传•僖公四年》所载:“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2】P333),《吕氏春秋》、《淮南子》载为天下“九塞”之一,《荀子》、《汉书》为“”长城之号,东汉高诱注为塞,《后汉书》为“长山”之号;晋时杜预才注为山,南北朝北魏时郦道元《水经注》则载为城邑。依据1957年安徽寿县出土《鄂君启金节》“庚阳丘、庚邡城、庚象禾、庚繁扬” (【7】P26),其中“阳丘”即今方城东侧的车站岗,而“邡城”之“邡”右邑,也明为城邑。今考潕水即源出独树镇、拐河、杨集交界处牛心山南坡之贾河,而出黄城山(即今黄石山、小顶山)东北入贾河之溪水惟有砚水。根据郦道元《水经注•潕水注》“潕水之左,即黄城山也。水出黄城山东北,经方城。……故《地理志》曰:南阳叶方城邑西有黄城山,是长沮、杰溺耦耕之所,有东流水,乃子路问津处” (【8】P242),2004年4月,笔者在今方城独树七里岗杨武岗自然村西南侧发现一个古城遗址,东西有城壕,自叶邑南出的夏路紧贴城邑北侧通过,南北长约366米、宽约350米,近似方形,随处可见汉代砖瓦残片,古城遗址内仍存一口古井,口径约1米,均用弧形子母砖砌成。此处地望与《水经注》记载完全吻合,可以认定此遗址就是春秋时期《国语》中所载的古“方城”遗址,也是战国时期《鄂君启金节》所载的古“方城”遗址。
      
    今观此处一带山水形势,七里岗自黄城山东南延展,长约12华里,岗势南缓北峻,北临砚河,俨然一道天然屏障,缯国在此设关,只要稍加修筑,再于杨武岗“夏路”通过处筑城屯兵戍守,在军事技术不发达的古代便可发挥军事防御作用;如春秋时期楚国再在此基础上周围山上可通人处修筑长城,那么,黄城山以西同潕水以东的高山、长城将同七里岗一带的长城、城邑一起构成“方城”关塞的整体,使这里成为北方中原诸国难以逾越的军事屏障,其形势险恶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故此可以确定,这里就是缯国所设置的古“缯关”遗址,联系《左传•昭公二十三年》“诸侯卑,守在四竟。”(【2】P1473)缯国的国都就只能在“缯关”西南今河南省方城县境内。缯国为侯爵,依古制封地面积当为方百里,国都一般位于中心位置,这样,缯国国都位置当在缯关西南五十里左右地带,而今天的方城地望正与这个条件符合,这样我们可以确定:缯国国都就在今方城县治(战国、秦时名阳城、西汉时名堵阳)一带。
 
    三、文物考古发现:夏代曲烈始封地在今河南省方城县治南八里桥一带
 

    1、文献记载:方城之“缯”为姒姓
 
《国语•周语•郑人伐滑》载:“杞、缯则大姒,齐、许、中、吕由大姜,陈由大姬,是皆能内利亲亲者也。”(【1】P263)此载所述史实发生在周襄王十三年(公元前638年),说明春秋初期。联系《史记•夏本纪》“太史公曰:禹为姒姓,气候分封,因国为姓,故有夏后氏、有邑氏……缯氏”, (【4】P149)“《索引》‘缯,国名,夏同姓。’《正义》‘缯,自陵反。’《国语》云,‘缯,姒姓,夏禹后。’”(【4】P149)可以证明今河南省方城县一带依然存在着的缯国是姒姓,为夏禹后的后裔。
 
    2、战国时期的西阳缯国应为方城缯国所迁
 
    缯国出土的世传青铜器文物,自宋代开始,已见著录。清人高士奇根据《国语》、《史记》中西周灭亡故事,就认为申、缯必相近,缯国故地在方城之外的缯关。
 
    此后曾国青铜器又在随州、新叶等地连续数次发现,再一次印证了曾国为灭周之缯。这些曾国铜器除与黄国铜器同出外,还有曾楚器共存。随县炼狱咀出土的铜器,既有“曾子原彝(yi)簠(fu)”、“曾仲之孙戈”,又有“楚屈子赤尾簠(fu)”和“息子行盆”。这些发现,反映了当时曾国同楚、黄、息国等国之间的关系。
 
    然据《左传》、《史记》,息灭于公元前680年,息为楚灭封息公,可知青铜器当制于公元前680年以前,而黄国灭于鲁僖公十一年,即公元前644年夏天。从发现的几批曾国铜器的形制和纹饰,都同中原地区基本一致,是当时流行的样式,没有明显的地方特色;但后来出土的随地曾国铜器的纹饰已经具有比较多的繁缛(ru)特点,这种繁缛花纹源于窃曲纹,而接近于蟠离(panli)纹,可以得到证实曾国青铜器源于中原文化,同时又糅合了楚文化的因素,是中原文化与楚文化的结合。
 
    湖北随州曾侯乙墓的发掘,告诉人们在战国时期河南信阳西南西阳一带存在一个缯国,爵位为侯。其中出土的一件□钟上有31字铭文:“佳(唯)王五十又六祀,返自西阳,楚王□(熊)章乍(作)曾侯乙宗□,□(奠)之于西阳,其永□(持)用享。”(【9】)可见此物为楚惠王熊章在继位五十六年(公元前433年)时铸造并送给曾侯乙的,此铭文在证明墓主为曾侯乙的同时,也证明了缯国的国都在西阳一带,并非在随州。
 
    而湖北出土的曾子斿(you)鼎铭文称“惠于刺(烈)曲”,即《世本》所说:“曾氏,夏少康封其少子曲烈于缯。”也是这个“缯(曾)”国确是姒姓的有力证据。
 
    3、缯国以“缯”为名,依据《辞源》,“缯”乃丝织品总称
 
    依据《辞源》,“缯”乃丝织品总称。然作为侯国因“缯”命名,侯国内因丝织品技术著称于世。今检《尚书•禹贡》“荆、河惟豫州……厥贡:漆、枱(tai木名)、絺(旧读chi,今读xi,葛布)、紵(zhu,苎麻纤维织的布,厥篚(fei,竹器)、纤(xian,缯帛之细者)、纩(kuang,新絮),锡贡磬错”等记载。可知在夏时豫州境内已有“缯”出现。方城在夏代为豫州之域,在夏代细丝已成为缯国的贡品。而《国语•齐语》“(桓公)即位数年,遂南征代楚。济汝,逾方城,望汶山(在今河南郾城南),使贡丝于周而反”记载,说明春秋时期齐桓公伐楚时,楚国已曾向周室贡“丝”。从刘玉生先生《方城汉画》所载汉画砖拓片,可知在西汉时期方程的丝绸依然闻名天下。方城境内蚕丝生产历史悠久,也从侧面说明缯国在历史文明中举足轻重。
 
    4、考古发现,证明方城境内八里桥夏代遗址即缯国国都所在地
 
    地下文物印证方城属地为古缯国封地。方城境内不仅多处出土了新石器至夏代文物遗址,其中在方城县券桥乡境内的八里桥夏代文化遗址,目前已经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内出土有大量石斧、石钺、石玦、陶尊、灰陶等夏代文物,其中石钺是权利的象征;文化特征与二里头夏代文化相同。
 
    另外,在今方城境内的古庄店乡金汤寨、柳河乡汉王台、券桥乡游方庄等地,也发现有夏代文化遗物,出土有甑底残片。“甑”也为曲烈发明,这也从一个侧面论证了在夏代这里却有一个“缯国”存在。
 
    四、从“曾氏”宗谱研究成果看,方城“缯国”仍曾氏发源地
 

    据《广东梅县曾氏族谱》记载道:“夏朝在少康中兴以后,奴隶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为了加强集权统治,少康分封族人到各地治理。少康的小儿子曲烈,被分封到一个叫鄫(zeng,曾)的地方,建立鄫国。据说,曲烈天生神异,精勤思考,善于制做和改进工具。他制作了木工用来求直角的钜尺;制造了用竹竿木棒做支架的方型鱼网——罾(zeng,曾);制作了射鸟用的拴着丝绳的箭——增(甑zeng,曾);烧制了蒸饭盛菜用的陶器——甑(zeng,赠);教族人纺织出各种样图案的丝织品——闻名于世的缯(zeng,曾)。公元前567年,鄫被莒国所灭,鄫国子孙遂以曾为氏。少康封给曲烈的鄫地,在今河南方城县北。《国语•郑语》昭注:‘缯,姒姓,申之与国也。’缯作为申国的与国,当与其相近。申国在今河南南阳市北,而北面方城县有缯关。”此研究成果,不仅与《国语》、《春秋》、《左传》、《水经注》等诸多文献记载吻合,而且也与发现的文物研究成果相对应,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可以采信。
 
    据此,可以试提出这样的结论:古代历史上虽然曾出现的三个缯(鄫、曾)国,但追根求源实为一脉相承,均为夏禹后裔,姒姓。根据其时间发展顺序,可以归纳如下:
 
    第一、今河南省南阳盆地与申相邻的方城县境内的“缯(曾)”国,为夏少康所始封,据《左传•定公四年》“致方城之外于缯关”,可知春秋时期缯国国都一直在“缯关”以内,其存国时间一直到楚封阳城公之前。据随地出土曾候乙墓所载“阳城公”,可知,此缯国迁国时间事当在春秋晚期带战国初期(鲁哀公四年至楚惠王三十七年之间),侯爵。是曾姓的唯一源头。
 
    第二、今山东境内的鄫国,乃缯伯黎随同晋文候为平王讨伐东夷时因功而被封,始封时间当在春秋初期,灭于鲁襄公六年(前567年),此为西周方城一带“缯国”后裔的一支,为夏禹之后,姒姓,子爵,曾子是曾姓的得姓始祖。
 
    第三、在今河南省光山县一带缯(曾)国,当为楚王封阳城公时向东南迁移至西阳一带得缯国,同样为姒,侯爵。直到战国初期还依然存在。也是曾姓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条重要支脉。西汉时期的“缯贺”当为代表人物,此“缯”姓可能后代与曾姓合而为一。
 
    故此推知,今河南省方城县境内的“缯国”则是曾氏起源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替代的唯一的发源地,而今方城县治南侧八里桥一带发现的夏代遗址则是曲烈缯国的始封候国国都的所在地。(原标题:南阳方城古缯国曾氏发祥地望考)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河南曾氏文化研究会 作者:贺金峰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