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历史传说 >> 浏览相关信息

武则天的功与过(二)

2013/6/21 10:20:17 点击数: 【字体:

   
    张剑峰:接下来我们再谈一下武则天的功与过,说一下第二节,在第一节里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可能有人会问,俗话说富国强兵,除了鼓励农桑,发展经济以外,武则天时期的兵力强吗?对内她发展的很不错了,那么对外怎么样呢?

    张剑峰:这个问题我认为比较复杂,不能用强与不强来回答。如果说武则天在对内统治的方面做得还算可以的话,那么她在对外作战上,真的只能说是毁誉参半了。

    张剑峰:下面我就具体说一说武则天时期对外的交往情况。因为武则天是在唐高宗李治显庆四年时就已经执掌大权了,所以她对外作战的阶段,应该追溯到唐高宗时代。

    张剑峰:唐高宗永徽二年到显庆三年,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对外作战,那就是平定西突厥汗国阿史那贺鲁之战,这一战历时八年,唐政府前后派出了三拨人马,终于平定了阿史那贺鲁的叛乱,也灭掉了西突厥汗国,这是在武则天开始参政之前发生的,到了显庆五年时,唐高宗李治的身体不好,武则天就开始参政了,参政到第六年的时候,高丽发生了内乱,唐政府趁机派兵去平灭高丽,这是武则天在参政时期第一场大规模的对外作战。

    张剑峰:这次作战打赢了,把高丽灭亡了,可见此时的唐军还是很精锐的,打仗也还可以。虽然这一仗是唐高宗同意打的,也是老进李绩亲自指挥,但是武则天也该有一份功劳,毕竟在那个时候,朝政大权掌握在她的手里。

    张剑峰:到了总章三年时,崛起于青藏高原的吐蕃帝国强盛无比,那时候的吐蕃帝国非常强盛,为了与唐帝国争夺对西域的控制权,吐蕃帝国发兵攻打唐帝国西部,攻陷了安西四镇,这时候武则天并没有坐视不理,而是派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率军去收复安西四镇,薛仁贵这个人物大家都知道的,在小说、演义里经常出现,白马王子。但是薛仁贵这一仗打的怎么样呢?他打败了,这是唐帝国吃的第一个大败仗,虽然薛仁贵最后把吐蕃军队给逼和了,败得不算惨,把吐蕃逼和。但是安西四镇没有收回来,西域的交通要道控制权让吐蕃夺去了。

    张剑峰:在这一仗之后,武则天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继续出兵西域,但是对于东边朝鲜半岛的新罗国以及刚征服的高丽,却是频频派兵,攻打新罗,镇压高丽,这说明什么呢?说明武则天一直没有放弃对外扩张,在对外作战的问题上,虽然一时没有力量去收回西部丢失的领地,但是,她并没有因此而消沉。西边我一时可能没有办法收回来,但是东边我已经占有的地方,已经征服的臣民,不能放弃。她的意志还没有消沉。

    张剑峰:上元二年,为了重新夺回西域的主动权,武则天在今天的新疆和田西南,也就是当时安西四镇的其中一个地方,设置了一个都督府。同时,对来讲和的吐蕃使者,予以拒绝,不跟人家讲和。为什么呢?当时吐蕃占领安西四镇之后,派使者找到武则天来讲和,说算了,事情都到这一步了,我们别打了。但武则天说,我不给你讲和,除非你退出我大唐原来的势力范围,除非你撤兵,把安西四镇都还给我,撤出新疆,否则没得说,我们还继续打。

    张剑峰:这时候的武则天还是非常坚决的想要收复失地,并没有对吐蕃的入侵有畏难情绪。

    张剑峰:到了上元三年,也就是仪凤元年时,武则天又派了刘审礼等十二个总管发兵西域,讨伐吐蕃,但是到了仪凤三年,这十二个总管率领的大军全部失败了,全军覆没,又打了个大败仗,而且败得非常惨,连主帅刘审礼都被俘了,最后死在了敌营。吐蕃从此以后在西部耀武扬威,屡次侵犯唐朝边境,西边的各个少数民族政权纷纷脱离唐朝,归附了吐蕃。这对唐朝的局势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因为李世民在的时候,西域的各个民族都是归附唐朝的,都被李世民打服了,结果现在一看唐朝不行了,吐蕃强盛起来了,他们又纷纷跑到吐蕃那边去了。

    张剑峰:这一仗失败以后,李治也好,武则天也好,都不再打了,不再主动出击了,而是变成了防守为主,为什么呢?难道说武则天当时被吐蕃打怕了吗?这里面有个问题,一个是吐蕃的确相当强大,当时的吐蕃领土有多大呢?东面和唐朝接壤,南面到达了印度,西面直到新疆腹地,北面和西突厥接壤,大家可以想想,这是多大一片土地呀,这么一片广袤的土地,包括青藏高原在内,全在吐蕃人的控制之下,可见它国势之昌盛。

    张剑峰:另一个,吐蕃的统帅是非常厉害的,吐蕃的统帅叫钦陵,是松赞干布手下宰相禄东赞的儿子,也是宰相,吐蕃人把宰相叫做大论,所以这个钦陵,在历史上又被称作论钦陵,这个论钦陵很会打仗,当年打败薛仁贵的就是他。在他的带领下,吐蕃军队的战斗力极其强大,唐军屡次败在他手下,所以有他在,西部也不好打;

    张剑峰:第三个原因是什么呢?当时大臣们也不同意连续出兵,因为败仗打多了,死了不少人,生产受了影响,所以大臣们建议,停战休养生息,但是,武则天并没有真的打算和吐蕃讲和,而是改变了策略,她对吐蕃的军队是以防守为主,能不打我就不打,打不过你我就不和你打,甚至吐蕃的赞普死了,她还要派个人去吊唁,还要跟人家装装孙子,示一下软。但是对归附于吐蕃的西突厥,武则天却是毫不留情,调露元年九月、十一月,武则天两次派吏部侍郎、礼部尚书裴行俭率军讨伐西突厥,打的就是西突厥背叛唐朝投靠吐蕃的部落,用兵达三十万,大破西突厥各部,重置安西四镇。这种策略取得了很大成功,为什么在外交上会取得很大成功呢?因为吐蕃不可能总是把大军驻扎在西域啊,有事儿他就来,没事儿他就走,他一走呢,西域就只剩下这些投靠了他的西突厥部落了,那么作为武则天的策略就是,我扔下你吐蕃不管,我不和你打,直接去打这些归附于你的西突厥部落,不是也能取得很大的成功吗?你吐蕃不好打,西突厥总好打吧?所以果然,裴行俭大胜,安西四镇又被重新设置了,西突厥也被降服了。

    张剑峰:所以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来,武则天对西部的敌人,一直是没有妥协的,一直在寻找途径去拿回已经失去的利益。虽然几次战败,但她并没有因此而害怕,也没有气馁。

    张剑峰:永隆二年,西突厥又侵犯唐朝的边境,武则天二话不说,又让裴行俭出击,结果这次又是大败突厥人,其首领叫做史伏念,投降了,阿史德温傅,另一个反叛首领,被活捉了,唐军大胜。从这可以看出,武则天对西部的国防,还是毫不放松的。她一时没能赶走吐蕃,这是不是她的责任呢?这不该是她的责任,因为对手实在是太强大,但是她能把吐蕃挡在西部,没有让对方继续前进,并且趁机打败了归附于吐蕃的那些西突厥各部落,重新让它们接受唐朝的统治,这也是一大功勋哪。

    张剑峰:接着永淳元年,武则天再派大将王方翼出兵讨伐西突厥,又取得了胜利,加上这次,武则天在显庆五年开始掌握大权以后,她已经打了六次战役了,这次战役,有四次都打赢了,两次打输了,打赢了的一次是对高丽,一次是对西突厥,打高丽和西突厥一共四次,都赢了;输了的,全部都输在吐蕃的军队手里了。可以说,在武则天和李治共同执政的这段日子里,武则天下令进行的对外作战,基本上总体效果还不算很坏。虽然在西部经受了败仗,但是在西北,却有力的遏制了吐蕃势力的发展,让唐朝的利益没有遭到更大的损失。

    张剑峰:那么在李治去世以后,武则天废了皇帝李显,独掌大权,此时的对外作战又怎么样了呢?武则天作了皇太后以后,她一方面临朝称制,垂帘听政,另一方面密切注意着那些反对她的人,那么这个时候,保住自己皇太后的位置,就成了第一件大事,谁反对她,她就杀掉谁,无论是谁,所以这时候的武则天把稳固自己的地位放在第一位去考虑,国防的事情,自然就排在第二位了。或者排在第三,反正排到后面了。

    张剑峰:这时候的武则天就开始犯错误,开始有过失了,而且这个过失还不算小。

    张剑峰:光宅元年九月,也就是武则天独揽大权的头一年,徐敬业起兵造反,武则天当时就怀疑左威卫大将军程务挺同徐敬业有勾结,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把程务挺给杀了。这件事对国防是一大破坏,程务挺是多次随裴行俭出征啊,是一员非常善战的将领,无故被杀,被杀之后西突厥各部的首领是弹冠相庆啊。

    张剑峰:接着武则天又将大将王方翼投入狱中,然后流放海南岛,王方翼在流放的路上含冤去世,也死了。王方翼的死,对唐朝的国防打击更甚于程务挺的死。为什么呢?王方翼经营西域多年,重置安西四镇,就是在他的主持下进行的,正是由于王方翼的存在,使得吐蕃人无法继续往西北扩张,此人的死亡,是唐帝王边防无可挽回的损失。那么王方翼为什么被治罪呢?一个原因,因为他是已故王皇后的亲戚,王皇后是李治的元配,曾经和武则天争宠,被武则天害死了,这个王方翼就是她的亲戚。而另一个原因,王方翼和程务挺当时的关系很不错,他们都曾经是裴行俭手下的大将,那么程务挺被杀了,王方翼自然也不能留下。所以王方翼死后,被他重振的安西四镇再次全部丢失。所以杀良将,对于国防的损失是非常巨大的。

    张剑峰:杀完了这几个人之后,武则天又面临着国内的战争,什么徐敬业、李贞,纷纷以匡扶唐朝宗室的名义起兵打武则天,她不得不耗费精力去平灭这些叛乱。同时又消耗更大的精力去进行内部大清洗,把这一切都忙活完了之后她才发现,原来的一班将领,在清洗中,被杀死了不少。

    张剑峰:现在已经忙活得差不多了,该杀的都杀了,该抓的都抓了。这时候她才又想起西部国防的事情,她觉着不行,这吐蕃老是在我门口列着,肯定不行呀,那还得打呀。而且吐蕃当时国内还出了乱子,刚刚平息,所以武则天想趁这个时候,去把西域被吐蕃占领的地方夺回来。但这时候她再回头往自己人这边一看,麻烦了,有经验的将军、有经验的大将,被她杀了好几个,找不到人来带兵了,最后找了谁呢?只好找了文昌右相韦待价,文昌右相是什么意思呢?这个官职相当于右丞相,是一个文官哪。武则天一时找不到人了,就找了个文官的头儿去打仗,结果怎么样呢?这位韦待价全军大败,气得武则天把他流放了。

    张剑峰:这时候就可以看出武则天的短处了,为了一己之私杀了良将,结果无人可用。这就是武则天在对外作战中犯下的一个严重错误,而且这个错误造成的严重后果,她当时并没有真正意识到,所以在以后的日子里,这类错误她还会再犯。

    张剑峰:但是不管怎么说,危机暂时已经过去了,徐敬业也死了,李贞也死了,李氏的王族也被她杀得差不多了,也没什么人敢再公开反对武则天,和她叫板了。所以冷静下来,武则天还是觉得,应该继续提拔人才,去收复失地,打败吐蕃人。但是能用的几个人都被她杀了,怎么办?只有找新的呀,找来找去,她找到了一个大将,叫做王孝杰,这个人是久处边关的一员老将。当然这个老,不是说他年纪老,而是说他有经验,见识广,在长寿元年十月,武则天派王孝杰趁着吐蕃发生内乱的时候,趁着论钦陵陷于内耗的时候,突然发兵,又一举收复了安西四镇,她自己都没有想到,这下武则天是大喜,说不出来的高兴,所以为了防止安西四镇再丢了,她派了两万四千人马去防守这四个军镇,可见武则天对西部国防的重视。

    张剑峰:所以你说武则天她重不重视国防呢?她很重视,但是,当事关切身利益的时候,当她认为自己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的时候,国防就放在第二位了。因此我们不能说她在对外作战的时候表现是好还是不好,一方面,她屡次派兵西域,这就说明她不甘心屈居于人下,不甘心让敌人堵着大门打,当然最后终于收复了失地,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另一方面,她为了一己之私,杀掉大将,这一定是要批判的。

    张剑峰:如果说这个时候的武则天是好事坏事都在做的话,那么晚年的武则天在军事上就开始频频地犯错误。

    张剑峰:万岁通天元年,位于东北部营州城的契丹人造反了,相继攻陷了许多地方,一直打到了河北,武则天几次派兵围剿,都打败了,这次用兵可以说是武则天一生中非常耻辱的失败,先是派了二十八个将军去征讨,结果大败,再是派王孝杰去征讨,王孝杰收复了安西四镇啊,很厉害的啊,结果又败,不但败了,王孝杰本人都战死了。最后再是派武懿宗、娄师德征讨,还是不行,灭不了孙万荣(造反的契丹人首领),后来请突厥首领默啜出马,才灭了这次契丹人造反。

    张剑峰:这里可以看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政府军几次攻打都失利了?一个是契丹人确实骁勇,很难对付,第二个就是武则天时代频繁对外用兵,但她只是用兵,不练兵,士兵的战斗力下滑很大,不要说士兵的战斗力,就连有些将领,都非常怕死,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一个是国内太平久了,东部的军队疏于训练,战斗力下滑,另一个,就是府兵制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府兵制和均田制是相互联系的,武则天时期虽然颁布了很多法律法规,比如我前面说到的,她鼓励农桑、禁止买卖世业田等等,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她也没有办法彻底制止土地的买卖,兼并土地的现象还是会发生,土地被兼并了,均田制就被破坏掉了,均田制一被破坏,老百姓就没有田了,农民没有田种,那时候当兵可不是国家给你提供装备啊,是你自己得花钱去购置装备,那么你没有田了,没有田就没有钱啊,那你拿什么购置装备呢?久而久之,府兵制也被破坏了,府兵制一被破坏之后,士兵都不愿意打仗,部队的战斗力肯定下降。

    张剑峰:最后火油一点,能征善战的将领被武则天清洗了不少,导致没有人可以胜任剿灭敌人的任务。

    张剑峰:本来在山西到河北一带,有一员大将是很胜任的,那就是黑齿常之,这个人打仗是非常厉害的,黑齿常之是唐朝名将,曾经几次打败突厥人,而且是主动出击,如果他还在的话,我估计契丹人是不会闹得这么凶的,但是这个人却被武则天在搞清洗的时候给杀了,原因是被人诬告谋反。这个人一死,北部边境再也没有良将了,所以当契丹人闹起来的时候,武则天根本找不到好的统帅,王孝杰虽然也很不错,但是给他配备的副手,叫做苏宏晖,太不是个东西了,打起仗来就跑,导致王孝杰孤军奋战,最后寡不敌众。这也可以看出武则天后期对于军备,抓得懈怠了,将领和士兵的素质都下滑,这也是她的一个不得不承认的过失。

    张剑峰:接下来,她在北部边境的国防上,又犯下了一个绝难饶恕的错误,是什么呢?契丹人造反的时候,她曾经邀请突厥首领默啜出兵帮她,结果默啜当时就提出了一个要求,要求武则天把河西已经并入大唐版图的突厥人,虽然是突厥人,但已经是唐朝子民了,驱赶到他的部落里为民,而且还要那里的农具、种子、牲畜等生产资料,也带到那里去。武则天为了尽快剿灭契丹人,居然就答应了默啜,这简直就是屈辱啊,要知道,突厥和唐朝一直是死对头啊,你借突厥兵剿灭契丹人,本身就是与虎谋皮,答应自己的敌人,把自己的子民和生产资料、生产工具都给了他们,那又是什么?那简直就是丧权辱国呀!但是武则天她就这么干了,所以说,武则天到了晚年以后,她的进取心和好胜心都下降了,结果默啜得到了这些人口、种子和生产工具以后,越来越强大,越来越难治。

    张剑峰:本来在黑齿常之还在的时候,突厥根本是占不到一点儿便宜的,默啜的哥哥叫骨咄禄,在骨咄禄做首领的时候,黑齿常之经常和他打,打了一辈子,但是骨咄禄从来没有打赢过黑齿常之。结果武则天就因为猜忌,无故的把黑齿常之给杀了,给逼死了,突厥从这时候就开始坐大了,结果契丹刚刚平定,果然东突厥的默啜又闹起来了,接连攻陷唐朝,或者说是当时周朝的定州、赵州,杀刺史,杀边民,武则天实在没有办法,让狄仁杰挂帅去攻打默啜,狄仁杰我们知道的,这是个文官啊,他当元帅,攻打默啜,可见武则天当时确实没有将才可用了。结果狄仁杰兵马没到,默啜就跑了,临走前杀害被俘虏的边民万人,有的说是数万人,有的史书上说是一万人,猖獗至此。

   张剑峰:终武则天一朝,都拿这个默啜毫无办法,也没有剿灭默啜,没有良将,没有精兵,拿突厥根本就没办法。所以到了武则天晚年的时候,出现了这么一种状况:国富兵不强。这个问题主要是府兵制的破坏、军队疏于训练和缺少合格的将官导致的,这个问题什么时候才解决了呢?直到唐玄宗开元年间才被解决。

    张剑峰:刚才我们说了,武则天滥杀将领、胡乱猜忌,好多能征善战的武将都被她冤杀了,说到这里,我就要讲一讲武则天当政时期的另一个污点——酷吏制度。好,下一节,我们就讲一讲这个万恶的制度到底是怎么回事。

    张剑峰:这一节就到这里,再见。(原标题:武则天的功与过(二))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网易 2008-11-04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武则天的功与过(一)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