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历史传说 >> 浏览相关信息
精彩推荐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趣话祭灶日

2013/6/19 17:02:13 点击数: 【字体:

  
    在古代农历十二月(腊月)廿四是传统习俗的祭灶日,也是扫尘日,近代演变为农历廿三。在这一天,家家的灶间都要贴上一副对联。上联是“上天言好事”,下联是“下地降吉祥”,这个习俗迄今还在广大农村保留。它由来已久:《白虎通义》中云“灶者,火之主,人所以自养。”原始的祭灶,是为了答谢火神的赐福。东汉后,灶神开始由自然崇拜向人格神演变。《后汉书》就记载了阴兴腊月遇灶神,杀黄羊奉祭而得福;《抱朴子》中也有“灶神腊月上天,白人罪状”之说。基于灶神能赐福或降灾之说,为渴求上天能赐福,人们自然不敢怠慢灶神。于是,就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在灶间备上水果和糖果祭拜灶神。

    究竟成效如何,到底有没有灶神,古人对此是很清醒的,尤其是古代文人们。他们对此颇有感触,于是形之于笔墨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或诙谐俏皮,或讥讽嘲笑,各有千秋。唐代落第秀才罗隐,家中一贫如洗,在送灶日,只供上一炷清香、一杯清茶,就算了事,便赋诗一首:

    一盏清茶一缕烟,灶君皇帝上青天。

    玉皇若问人间事,为道文章不值钱。

    罗隐曾“十试不中”,难怪他感叹“文章不值钱”了。

    到了宋代,送灶的祭品大有发展。《梦梁录》载:“十二月二四日,不以穷富,皆备蔬食饧豆祀灶,此日市间及街坊,叫卖五色米食花果胶牙饧箕豆,叫声鼎沸。”南宋诗人范成大的《祭灶词》,就反映了当时江南民间祭灶活动的鼎盛,是极具价值的民俗史料:

    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

    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圆。

    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

    婢子斗争君莫问,猎犬触秽君莫嗔。

    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

    乞取利市归来分。

    此诗表面上写祭灶的场景,但实质上是暗喻讥讽。请看:在灶神上天之前,大摆供品,让他酒醉饭饱,心满意足,请他上天后切莫计较自己家中的婢子打闹、杓长杓短等小事,请他多包涵。并许愿说:如果天帝降福发了财,灶神也可分享。这哪像祭灶,简直就是行贿!诗人巧用含而不露的手法,意在言外,对祭灶作了极大的讽刺。《梦梁录》中所说的胶牙饧是祭灶的必备的供品,市面上有专门出售。鲁迅在《送灶日》中有一段妙趣横生的描述:“灶君升天的那日,街上还卖着一种糖……像一个厚厚的小烙饼,那就是所谓‘胶牙饧’了,本意是在请了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调嘴学舌,对玉帝说坏话。”因此,在古代文人的祭灶诗中常常提及此物。元代诗人程文海在祭灶诗中云:

    何年呼得灶为君,鼻是烟窗耳是铛。

    深夜乞灵余不会,但令分我胶牙饧。

    作者不但对灶神的蔑视和鄙夷,而且还和他开玩笑,给灶神描绘了一副难看的面容。他不乞求灶神保佑,却要与他分享胶牙饧,可见诗人心目中是根本不存在灶神偶像的。明代开始,祭灶供品即用素不用荤,但胶糖仪容必备的。到了清代,又把灶神升格为“司命之神”,家家灶台上贴着“司命灶君神位”的纸条儿。清初诗人朱彝尊写了一首题为《辞司命词》的颇为风趣的四言诗:

    饧糕粉荔,杂遝上陈。

    籍糟漉滓,涂之灶门。

    司命入觐,行步偊旅。

    频樊两目,罪不能语。

    把灶神描绘成一个喝得醉醺醺的老头,到了天庭,已经醉眼朦胧,不能言语了。多么活灵活现!同时的诗人周广业在诗中写道:

    胶糖祀灶洁春盘,归到天庭夜未阑。

    持奏玉皇无好事,且将过恶替人瞒。

    写灶神上天时,因吃了户主的胶糖,就只好替人说好话了,就如今天人们所说的“吃了别人的嘴软,拿了别人的手软”如出一辙。清代有一位姓赵的女诗人,丈夫早亡,她含辛茹苦地抚养自己的孩子。她的《祭灶》诗云:

    再拜东厨司命神,聊将清水践行尊。

    年年破屋多尘土,须恕夫亡于幼人。

    此诗真实地反映了一个薄命女子借送灶的机会抒发处境艰难、度日如年的辛酸,虽如此,但女诗人并没有低声下气地乞求灶神赐福,祭品也只是清水一杯,读来极其感人。

   人们的渴求平安祈福反映了人们良好的愿望,本无可厚非,就如当今电视台的公益广告语:“一个梦想,两个梦想……梦想成真”,但要实现梦想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诚如人们所言,“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原标题:趣话祭灶日)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人在旅途 2012-01-14 作者:翟大炳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