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浇筋槐哺閸i妶划閸閺幘ゃ幊绐枑渻鍟拷
闂備胶鍎甸崑鎾诲礉瀹ュ鏄ユ繛鎴欏灩鐟欙箓鏌ㄩ悤鍌涘  闂佽閰eḿ褍螞濞戙垺鍋夐柨鐕傛嫹    婵犵數鍋涢ˇ顓㈠礉瀹€鍕埞闁兼亽鍎遍杈ㄦ叏濮楀棗澧柛鐙呮嫹 闂備胶鎳撻悘姘跺磿閸愯娲冀椤愮喎浜鹃梻鍫熺⊕椤ョ娀鏌i弽鍨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历史传说 >> 浏览相关信息
001
精彩推荐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02

失去的凤凰台大米

2013/6/19 10:34:17 点击数:292 【字体:

   
    有一种奇特的大米,它的一端粗大,另一端却异常尖细,呈凤眼状。该米色泽银亮,洁白如玉,且米粒特别长,因而有“三(粒)米一寸”之说。更令人叫绝的是:蒸米饭时只要将容器稍稍晃动,米粒即大头沉下,尖端朝上,会自动排列得整整齐齐。蒸出的米饭不仅赏心悦目,而且散发出一阵桂花清香。这种大米就是产于河南省郑州市东郊凤凰台村的凤凰台大米。
  
  最初,我是从赵维臣先生主编的《中国土特名产辞典》(商务印书馆1991年)中获知凤凰台大米的。当时兴奋异常,觉得它可能是一件“国宝”。虽然产量低,推广不易,“历史上多作为贡品……目前仅作款待贵宾之用。”但无疑,其利用价值今后是无法估量的。
  
  1997年我趁去郑州参加全国糖酒交易会的机会,特意安排时间,踏上了“探宝”之路。
  
  我先查看了郑州地图,凤凰台村的地名标注得十分醒目,而且附近有公交车,车站与目的地只一站路之遥,我不禁心中大喜,“天助我也!”
  
  下了车站拐进那条街道,两旁多是平房和较简易的建筑物,或是简陋的小店铺,走了多时就是不见农田。查看地图我显然已经过了凤凰台村的位置,回头走却又回到了车站。如此往复几遍后,我向当地人打听,当地居民告诉我:“你站立的位置就是凤凰台村。”
  
  我问:“这里好像出产一种有名的凤凰台大米,是吗?”“有过”,一位当地居民回答,“可是早就不种了。造房的造房,铁路局征用的征用,地也没有了。”这时我才发现,几十步外有一段铁路轨道,附近杂乱地散布着一些类似仓库、工棚的简陋建筑。“可这样好的大米为什么不另外安排土地种植呢?”我问。他告诉我:凤凰台大米产量不高,亩产至多三四百斤。但是不知为什么,它到其他地里就长不好,米粒也竖不起来。随着最后几分地(连一亩都不到)被铁路局征用,凤凰台大米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就这样,我结束了我的“探宝”历程,怀着沉甸甸的心情离开那已经不见“村”又没有田的凤凰台村。
  
    一个经过世世代代选育培植,本来可以在今天大有作为的稀世珍宝,就这样被现代“文明”“取消”了,给我们留下的仅仅是一个千古之谜。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早先形似凤眼的凤凰台大米是用凤凰仙女的眼泪浇灌的,而如今,凤凰仙女大概已经欲哭无泪了吧!(原标题:失去的凤凰台大米)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新民晚报 2005-09-19 作者:黄德伟
0
下一条:郑州的风物传说上一条:探秘覆釜山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已有 0 条跟帖(点击查看)
用户名: 注册
友情链接 百度
缂傚倸鍟崹褰掓偟椤栨冻绱旈柡宥庡幑閳ь剨鎷�闂佺ǹ绻愰崢鏍姳椤掑嫬绠i柟瀛樼矋缁拷闂佽壈椴稿濠氭焾閹绢喖绠i柟瀛樼矋缁拷闁诲骸绠嶉崹娲春濞戙垹瀚夌€广儱鎳庨~锟�闂佸搫鐗嗙粔瀛樻叏閻旂厧绾ч柍鈺佸枤閸庯拷婵炲瓨绮庨崕銈嗘櫠閻樿绠繛鎴炵矆缁拷婵炴潙鍚嬮懝楣冨箟閸愭祴鏋栭柕濞垮劚閺傗偓缂備焦姊归悷銉╁船閹绢喖绀傛い鎺嗗亾闁硅鎷�闂佺ǹ绻愮粔鐑芥儗濡や胶鐝堕柣妤€鐗婇~锟�闂佽婢樼换妤咃綖閸℃稑鐭楃€广儱顦藉ú锟�
Copyright© 2011 hnyingxiang.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闂侀潻闄勫妯横缚閸愵喗鏅柨鐕傛嫹 濠电偛鑻崯鍨暦閿熺姵鍎戝〒姘e亾闁稿孩绮岄蹇涙倷閼碱剦浼嬮梻浣稿级閸ㄥ爼骞愭径灞惧磯闁跨噦鎷�305闂佸憡鐟遍幏锟� 闂備緡鍙庨崰姘辨椤忓牊鏅柨鐕傛嫹450008
闂佹椿婢€缁插鎯佹禒瀣櫖闁跨噦鎷�0371-86663763 婵炵鍋愭慨宄帮耿閿熺姵鏅柨鐕傛嫹0371-86663763 闂佹眹鍨藉ḿ褔鎮哄▎鎾寸劷妞ゆ梻绮浠嬫煥濞戞瑯鍔henan163@163.com
闁荤姷鍋熷畵鎵朠婵犮垼顔愰幏锟�11032303闂佸憡鐟遍幏锟�
51La
视窗
loading...
视窗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