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历史传说 >> 浏览相关信息
精彩推荐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梁祝故事:千古绝唱出汝南

2013/5/10 16:30:52 点击数: 【字体:


    作为中国四大传奇故事之一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家喻户晓,众说纷纭。就目前所知的唱本、传说和故事约500多篇,全国21个省均有梁祝传说,国外的朝鲜亦有该传说,可见流布之广。

    梁祝传说在民间流传已1600多年,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虽然关于梁祝的人物出生地和故事发源地有众多说法,但梁祝故事源头在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得到了更多专家的认可。
   
    2005年12月中国民协命名汝南为“中国梁祝之乡”,2006年5月梁祝传说又被命名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年中国文联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把汝南县命名为“中国梁祝之乡”,给梁祝故事的起源地正了名。

    出汝南县天中门,沿开龚公路南行30公里,就到了梁祝镇(原马乡镇)。这儿,就是传说梁祝故事的发生地。

    千百年来,梁祝镇一直存有梁山伯墓、祝英台墓、泪井、一步三孔桥、红罗山书院等较完整的遗址,流传着许多梁祝的故事和传说,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十几岁的孩儿童,都能讲述和传唱几句。

    祝英台的故居叫朱董庄。在今汝南县梁祝镇东南。传说,当时员外祝公远有个小女儿,聪明伶俐,爱好诗书,跟着哥哥私塾求学。因聪敏过人,老师赞她“女中英杰,才高如台”,故取名英台。

    梁山伯故里叫梁岗,在祝英台故里西北18里处的汝南县和孝镇。千百年过去了,这里的群众提起山伯,仍称他“俺村的梁傻子”,就像称呼邻家小伙儿。梁山伯在乡里也是憨厚得出了名的。

    梁祝的故事,就是从这两个正直进取、一心向学的少年前往数十里外的红罗山书院读书开始的。

    为了求学,女扮男装的英台离开了家,与书童说说笑笑,走了18里路,累得气喘吁吁,恰巧遇到一座小桥,名曹桥。桥下流水潺潺,桥边有一凉亭,正是歇息的好地方。更巧的是,这时走来了从梁岗前往红罗山书院求学的梁山伯。山伯虽一袭布衣,但玉树临风、气度不凡。两人一见,如金风玉露相逢,言谈甚欢,便撮土为炉,插草为香,义结金兰。

    曹桥在今和孝镇境内,距当时的英台家、山伯家和红罗山书院各18里。如今,桥边亭子早已毁弃,只有小桥依旧,现在是村民们歇脚纳凉、做活儿闲谈的好去处。桥下流水潺潺,似乎还折射着梁祝二人的身影。

    红罗山在今汝南县常兴镇境内,高十多米,为商周遗址。当地百姓叫台子寺。这里绿树环抱,四面环水,环境幽雅,正是读书的好地方。传说,梁祝二人在这里促膝并肩、同窗共读三年,度过了最美好的时光。

    红罗山脚下有鸳鸯池,碧草青青、蝴蝶双飞。鸳鸯池畔有眼小井,今叫梁祝井。红罗山的学子们曾在这里投石逗鸳鸯,轮流从井中担水,上几十层的台阶送到书院。英台投石子或担水的姿态、吃力状都类似女孩儿,惹来浮浪少年的嘲笑,梁山伯总能挺身而出,为英台解围。

    红罗山书院后面有棵树,曾是一棵生机勃勃、巨大无比的银杏树。相传是梁祝读书时共同栽下的。这棵树参天入云,郁郁葱葱,数十人不能合围,树荫百米。这棵树却在浩劫横肆的年代被层层砍削,盖了一座大礼堂,现在仅存丈余高的树心。这刀砍斧斫的树身,见证了历史沧桑,也见证了梁祝深厚的友谊,似在喻示着梁祝爱情历尽磨难,真情恒久。

    红罗山书院东南100米,现存有邹佟夫妇墓。邹佟,梁祝的老师。传说,英台挑水时湿了衣衫,换衣服时被细心的师娘发现是女儿身,就在梁祝同睡的床上设了界牌。当地群众至今还在传唱祝英台踢界牌的故事。

    三载同窗三载情,梁祝的身影早已映入红罗山的千年厚土。在红罗山的静穆和沉默里,现在仍然可以看到一块块晋砖、一幅幅斑驳的晋时图案,似乎在描述着梁祝促膝并肩两无猜的动人情景,诉说着那逾越千古也无法湮没的爱情绝唱。

    “十八相送”是梁祝爱情中最辉煌又最富喜剧色彩的篇章。梁祝在红罗山书院三年同窗共读,同吃同住同劳动,结下了深厚情谊。但渐渐长大的英台越来越无法掩盖自己的女儿身,只得告别老师和学友,在梁兄的护送下,走上了回家的路。

    相送路上,充分展示了英台的聪明才智。她遇景设喻,一会儿把自己比作女娥皇,一会把两人比作鸳鸯,用一个又一个有趣生动的比喻,向山伯委婉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但憨厚质朴的山伯却怎么也不往英台是女孩儿的思路上走。这也许是他们第一次出现的不和谐,直气得英台骂他是“桑树勾担榆木桶,千提万提提不醒”。

    英台无奈,只好谎称家中有一小妹,以为小妹和山伯说媒为由,约山伯日后楼台相会。

    楼台相会,山伯才恍然知晓金兰结拜的英台“兄弟”竟是女儿之身。但此时已没有了相会的欢乐与甜蜜,只是悲剧的开始,英台被父亲强许马家。

    祝英台故里北20余里有一马庄,在今汝南县三桥乡境内。这是马文才的家。马文才,传说是汝南郡守的公子,生性浮浪,不学无术。他姥姥家在朱董庄,走亲戚时偶然见到英台,便一心要娶英台。英台父亲祝公远觉得两家门当户对,就收下彩礼,把英台许配马家。

    生性刚烈的英台誓死不从,坚决抗婚。但这次不像出外求学那样能通融了。英台面对的,是整个封建社会吃人的礼教,是当时等级森严的门阀制度。

    可怜梁山伯从楼台归来,悲恸欲绝,神情恍惚,欲去马家说服易婚,走到半路,又觉难以启齿。这时风起雨倾,山伯跪在风雨里,疾呼苍天,发誓:“生不能同寝,死也要同穴”时,忽然跪膝处凹陷,杵地成潭,惊慌中把英台给他的蝴蝶玉扇坠掉入潭中。山伯如痴如狂地挖掘寻找,十指磨破,掘出一井,井水浑浊苦咸。后英台到这里哭祭,泪水滴入井中,井水变清变甜,从此结束了当时马乡没有甜水井的历史,后人把这口井叫做泪井。

    山伯归家,一病不起,临终嘱咐家人把他埋在马北官道边的荒坟舍地里,好等英台出嫁时再看她最后一眼。

    英台得知山伯死讯,自是痛不欲生。向马家提出三个条件。其一:出嫁时外穿红内穿白;其二:到山伯墓停轿;其三:祭奠山伯。

    英台花轿走到山伯墓前,旋风挡道,不能前行。英台下轿哭祭,直哭得天昏地暗,风雨大作,人们惊慌失措,英台趁机撞柳殉情。霎时风停雨霁,彩虹斜挂,一对蝴蝶上下翻飞,形影不离。

    英台被马家迎娶并未到家,不能入马家坟地;而对祝家来说,她又是嫁出去的闺女,又因她不守“三从四德”伤风败俗,不能埋回祝家坟地,人们就把她埋在与梁山伯隔路相望的路东。于是就有了“梁山伯、祝英台,埋在马乡路两沿儿”这一在当地有口皆碑的民谣。

    梁山伯、祝英台墓之间的路是古时的南北大官道,后称京汉古道。人们传说,这条路三天不走人,两个坟就会合到一块去。官道两边有水沟,传说鬼魂不能走水路,人们为了方便梁祝相互往来,便在两墓之间一个丁字路口集中建了三座小桥,后人叫“一步三孔桥”。

    梁祝双墓前有座白衣阁,供奉的就是祝英台。人们为祝英台的真情感动,就建阁纪念她。她死时身穿白色重孝,死后变成了白蝴蝶,人们认为,只有菩萨才配有这身洁白,所以叫白衣阁。

    当地村民办喜事时,要到梁祝墓地烧纸、祈祷,希望保佑新婚夫妇天长地久,幸福美满。当地流传着“要想夫妻共白头,梁祝墓前走一走”的民谣。

    梁山伯、祝英台的殉情,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哀叹和怀念。千余年过去了,当地的百姓还用不同的方式怀念着这对有情人。

    “送灯节”就是当地一个独特的节日。梁祝化蝶那天,传说正是农历的七月十五,方圆百里的人们自发赶往梁祝双墓,给梁祝送灯。这一天,太阳落山时,先由一位长者在梁祝双墓前供奉一些时鲜水果,净手焚香,进行祭拜。长者虔诚地祈愿梁祝有灵,保佑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祭祀完毕,人们开始上坟。这时,上千盏灯笼环绕在梁祝双墓的四周,照亮了两墓之间的土官道和连接两墓的一步三孔桥,期盼无论是走水路还是陆路,梁祝都能在温暖的灯光里团聚。

    据悉,汝南县已把梁祝故里旅游开发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计划以京汉古道为中轴线作蝴蝶躯干,以左右两侧的梁祝墓为起点作蝴蝶双翼,在梁祝墓景点建设蝴蝶展翅状梁祝文化园区等,使之与该县内旅游景区东南亚最大的寺院——南海禅寺,全国最大的平原人工湖——宿鸭湖,天下之中、天下最小的山——天中山,还有金哀宗陵、汝河故道、鹅鸭池、北城门、悟颖塔、开元寺等景点连接起来,形成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旅游观光精品线路。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驻马店新闻网 2012-05-04 作者:刘仁忠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