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县木版年画主产地是滑县慈周寨乡前李方屯二村,虽然长期销往全国各地并有较大影响,但由于该县地处边界地区的李方屯一带(现李方屯分前李方屯和后李方屯,前李方屯又分为前一村和前二村),区划关系多次变革(曾归历史上的白马县、直隶省大名府、山东省东明县、河南省濮阳县、长垣县、东垣县等),致使这一艺术珍品在2006年底冯主席采访之前几乎没有任何文献记载。
相传滑县木版年画始于唐朝,明朝初期山西红桐县韩朝英(1476—1537年)迁居滑县。此人心灵手巧,善刻精画,巧妙地将本地人的风俗习惯和对生活的美好愿望融入画中,开创了独具特色的木版画风格。由于画风新鲜,又符合百姓的民风民俗,滑县木版画畅销其附近各市县,并远销至河北省、山西省、山东省、安徽省、青海省、甘肃省,乃至东北三省和内蒙古等地。
清乾隆年间,出现了以韩凤歧、韩凤仪、韩凤祥为代表的“兴隆号”“兴义号”“兴盛号”三家木版画作坊。除在河南外,在河北、山东、山西、安徽等省也有较高的知名度。特别是一进入腊月,南来北往的商贩纷至沓来,争相订购木版画。有的商户做木版画生意竟成世家,三四代人以此谋生。之后,列强入侵,国势渐衰。滑县木版年画从鼎盛时期年产百万张渐萎缩至民国时期年产50余万张。新中国成立前,由于经济萧条,民不聊生,很多木版画艺人纷纷改行。1949年建国后,风调雨顺,丰衣足食,民心欢畅,滑县木版年画又时兴起来。进入1958年,由于“大跃进”,反对“封建迷信”等活动,滑县木版画遭受了灭顶之灾。
1962年,随着党的政策有所放宽,木版画市场才得以复苏。到1963年,慈周寨乡前李方屯二村400余口人,从事木版年画制作的就有200余人。每家都有二、三十块木版,一人一天就能印出100多张,全村一年能卖出10多万张。那时每张画的价格为4元至5元人民币,并且卖出的画都要有政府委派的专人盖章,作为纳税的手续。这时也有好多外地人在此学艺,如河南省滑县老店乡马兰村姓耿的兄弟二人,木版年画的技艺也是这时传到该村的。
1966年,“文革”开始,“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破四旧,立四新”,滑县木版画遭遇了十年浩劫,不计其数的雕版被砸被烧。但也有几家不忍毁掉老祖宗传下的技艺,因为他们清楚版是木版画的根,根没了技艺就失传了,在冒着被批斗的情况下将部分将印版偷偷地埋于地下,或藏于房顶、夹墙,才保存了一小部分下来,由于他们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判断偷藏的印版,后来就形成了几家画坊在印画内容上各有特色。
文革后,虽然政治气氛有所变化,但也没有为这些木版“平反”,致使一些画坊只能从事“地下活动”,生产量很是有限。80年代改革开放,才开始了大量的生产和销售,画坊曾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繁荣景象。当时有很多外地的批发商提前数日住在画坊,才可拿到年画,最多时几大画坊都会住十几位批发商。这时版在村中是流动的,互相转借来印墨印,各个画坊再自己着色,但如果销量很大的话,借版也要等候,为了方便,艺人们就借来印底开始刻新版,所以传至今日的很多印版是这个时期新刻的。这时用的木材材质也不像以前那么讲究,有用梨木,但更多用枣木。
滑县木版年画历经五百多年沧桑,可谓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但近几十年来大家头脑中对他的定位是封建迷信活动,即使在80年代改革开放后出现繁荣景象时,村民还是小心翼翼,不敢大张旗鼓,惟恐由此又引发什么政治问题。直至1993年该行业又遭遇市场冷落,社会需求稀少,作坊生产门庭冷落,木版画发展受到制约,木印版被束之高阁了。天津、河北、山东等地的古董商人与收藏爱好者深谙木版画的价值,纷纷来到滑县购买,有不少村民认为终于可以靠别的方式光明正大地挣钱,木版存着也没什么用处了,以少则二三十元,多则一两千元的价格,卖给了收买的人,就这样大量的珍稀古版流到外地(原标题:滑县木版年画 - 历史背景)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