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话说老祖宗轩辕黄帝,造出了最早的车。那会的车,是相当简陋的。据考证,车轮是实心的木饼子,结构粗糙,而且,车是靠人力来拉的。
最初的车,主要是劳动工具:当搬运重物的时候,用车推或拉,比肩扛手抬要省力得多。除此之外,一些权贵,比如黄帝本人,也曾自己乘车。不过,这尊贵的车,还得由仆役和奴隶拉动,才能缓慢前进。几个奴隶拼死拼活拉车,慢吞吞前进,贵人站在车上左顾右盼,自然显得威风凛凛。但要把它作为代步的工具么,那真是比走路还慢。
可以想象,当年的涿鹿大战,在两军交锋之前,轩辕黄帝或许会站在高高的战车上眺望敌军的阵势;但当他被蚩尤、风师、雨伯们打得丢盔弃甲时,多半要从车上跳下来,混在步兵中间撒丫子逃命。
后来,到了五帝时代的末期。当时是舜帝执政,不过,舜帝安排大禹在治水,国家的很大一部分权力和责任都交到了禹手里。
治水是国计民生的第一要务,常常需要调动数以万计的人力,不计其数的物资。主要领导人大禹和他的团队伯益,后稷,弃等人,还常常需要跋涉几百里乃至上千里,在各地跑来跑去。大禹忙得跟熊似的,三过家门都来不及进去,哪里顾得上坐慢腾腾的人力车显摆?他就自个徒步奔波。这一趟趟跑下来啊,累得又黑又瘦,大腿上一丁点肥肉都没有——要搁现在,这叫健美。可他是数一数二的国家领导啊。领导这么干瘦,也影响国家形象不是?
大禹可能是中国有史以来最辛苦的帝王了
有一个大禹的属员,看不下去了。
他姓任,叫奚仲。说起来,他是颛顼帝的后人,也就是轩辕黄帝的后裔——当然了,黄帝的后裔遍布天下,没啥稀罕的。
(二)
奚仲觉得吧,老祖宗黄帝造出来的车,用来搬运东西,固然是方便。但还有值得改进的地方。比方说,人们早已驯服了牛马,用于搬运重物;而车本身也是搬运重物的工具,那么,用牛马来拉车,如何呢?
据说,早在黄帝时期就驯服了牛马,用畜力帮助生产,不过还没有马车
现在咱看来,这多简单的事儿。可万事开头难啊。牛马不比得人,会说话,会听话,会动脑筋的。它没拉过车,也不知道怎样用力,如何能叫它拉着车跑呢?
最开始,奚仲把车直接给拴马身上。马不乐意了,身后拖个啥啊,吱吱嘎嘎的,它就左右甩摆,上下蹦跶,奚仲的车很快被拖翻,车上装的东西也满地乱滚。
旁边的同伴发话了:这车可是老祖宗轩辕黄帝发明的啊,他老人家定好的东西,你瞎折腾个啥?你还能比黄帝更聪明?
奚仲道:老祖宗的东西,难道就不能改了么?比方说现在禹大人治水,用疏导之法;他的父亲鲧,还有前任水官共工,可都是用堵塞之法啊。你能说禹大人是在瞎折腾?
奚仲把冷嘲热讽的话都抛在一边,自个全心全意研制车辆改进的法子。
经过了无数次失败的尝试,他终于设计出一套改进模式:从车前方伸出一根辕木,将两匹马分别套在辕木的两侧。这样,当马匹向前方或者斜前方奔跑时,就带动车辆前行;由于是两匹马,受力比较均衡,也便于控制。
墓葬中出土的车马
当然,马最初还是有点不习惯拉车;经奚仲的调教训练,渐渐也听话了。
(三)
再说大禹在治水之暇,听说随员奚仲不好好的上班,经常玩忽职守,跑去捣鼓什么车,很是生气。于是亲自前来查问。
到了奚仲的住所,果见满地都是碎木头和马粪。大禹喝道:奚仲,你在搞什么呢?
这时,只听屋后传来不紧不慢的马蹄声和木头摩擦的轧轧声。奚仲赶着一辆车出来了。
注意,是“赶”着一辆车出来了!那车和平常的人力车有些不一样,车前面伸出一根独辕,套着两匹马,是马在拉着车走呢!
饶是大禹见多识广,一下子也瞪大了眼睛。片刻,车停在大禹面前。奚仲满头大汗,笑着对大禹道:尊敬的禹,上车来试试吧。
禹半信半疑地上了车,奚仲请他抓紧栏杆,然后一挥鞭子,两匹马泼开八个蹄子,吧嗒吧嗒一路小跑。大禹在车上,刚开始有些不适应颠簸,片刻之后也就习惯了。只见两边的草木都很快地向后退去,凉风迎面扑来。这马车的速度,可比人力车快多了!
兜风,让人精神爽朗
不多会儿,奚仲赶车拉着大禹绕了一个大圈子,回到自己的住宅门口,停车,扶大禹下来。然后,他才仔细禀告了自己造车的想法和过程。
精于工程的禹大喜:“奚仲啊,你可真有能耐!”大禹当即任命奚仲为“车正”,专门负责研究和制定新式的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