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风情 >> 浏览相关信息

被遗忘的“三月三” ——打捞民俗中的开封文化记忆之五

2014/4/24 11:02:06 点击数: 【字体:




    “三月三”是什么节日?相信大多数人都不太清楚。“三月三”是农历三月初三,是我国的上巳节。在上古时代,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这天,男男女女都会穿上新缝制的春装,倾城而出,或到江河之滨嬉戏洗浴,或到山谷采摘兰草,或到郊野宴饮行乐,认为这样可以祓除不祥。民间多有高求子、祓禊驱灾、曲水流觞、“会男女”等活动。那么,农历三月初三这天都有哪些习俗?开封人又是怎样过“三月三”的呢?我们来听听我市民俗专家学者怎么说。

    驱灾辟邪 求子求偶

    “起初,上巳节是一个巫教活动,通过祭高、祓禊和‘会男女’等活动,驱灾避邪、祈求生育,从这种意义上说,上巳节是一个求偶节、求育节。”据民俗学博士、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彭恒礼介绍,上巳的名称首见于汉代的古籍,在汉代以前定为三月上旬的巳日,魏晋后固定在夏历三月初三,成为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男女到野外踏青郊游,欣赏大自然的风光。至唐朝,农历三月初三正式定为节令,不论王公贵族,还是黎民百姓,尤其是青年男女携游于江河湖边,杜甫也因此留下了“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的美妙诗句。宋代以后,理学占据统治地位,礼教森严,禁止男女私会,上巳节渐渐被人们淡忘。

    上巳节,最主要的活动是祭祀高。因古时祭祀高大多是在郊外,也有称“郊”,通媒,是管理婚姻和生育的神。据《史记》记载“简狄以春分祀于高,元鸟遗卵,吞之生契”。《周礼·月令》记载:“仲春之月……是月也,玄鸟至,至之日以太牢饲于高,天子亲至,后妃帅嫔御,乃礼天子所御,带以弓镯,授以弓矢,于高之前。”上巳日的这一习俗一直流传,成为求子节,还产生一种“曲水浮素卵”的风俗,即将煮熟的鸡蛋放在河水中,任其漂浮,谁拾到谁食之。晋以后,“三月三”浮蛋乞子的习俗又演变成了“曲水浮绛枣”的形式。

    后来,“曲水浮素卵”逐渐演变成曲水流觞。曲水流觞,又名“九曲流觞”,觞即是酒杯,即投杯于水的上游,听其流下,止于何处,则其人取而饮酒,同时赋诗一首。觞一般是角质或木质等轻材料制成,因此可以悬浮于水,另有一种陶制的杯,两边有耳,称为“羽觞”,羽觞比木杯重,玩时则放在荷叶或木托盘上。曲水流觞为文人雅士所欣赏,历史上最出名的一次曲水流觞记载,是王羲之、谢安等人的兰亭修禊活动,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有记载。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上巳节,时任会稽内史、右军将军的王羲之,召集筑室东土的一批名士和家族子弟,共42人,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举办了首次兰亭雅集,饮酒吟诗,共得37首,《兰亭集序》是王羲之为这些诗所写的序。

    上巳节还有祓禊、修禊和沐浴活动。周代上巳流行水滨祓禊之俗,天子指定专职的女性神职人员掌管此事,《周礼·春官·女巫》曰:“女巫岁时祓除衅浴。”祓,是祓除病气;禊,是修洁净身。祓禊,即洗濯以除去凶疾的祭祀仪式。上古时代,如果妇女不能正常生育,人们认为是鬼神在作祟,就利用上巳节沐浴希望能祛除灾祸,求得子嗣。

    男女相会 纵情狂欢

    上巳节还有一个奇特的风俗,叫“会男女”。据《周礼·地官·媒氏》记载:“媒氏掌万民之判……仲春之日,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着不禁;若无故不用令者,罚之。”在先人看来,上巳节是青年男女固定的欢会时节,那一天,青年男女们可以相邀出去游玩,互赠信物,私订终身。从此,“令会男女”成为“三月三” 节日最核心、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青年男女可以相会于野外水边,自由挑选意中人,谈情说爱。因而,“三月三”可以说是古代中国民间的“情人节”。

    到了近代,汉族地区“三月三”的活动渐渐消失,它的情人节功能也最终被人遗忘。只有白、苗、瑶、黎、壮、畲等少数民族仍然保持了“三月三”这一节日风俗,每到这一天,全族男女都会在白天全体盛装出动,举行歌会,对歌、抛绣球;夜幕降临,会在河岸边燃起堆堆篝火,男女青年饮酒对歌,跳舞狂欢至深夜。

    无论是高求子也好,祓禊驱灾也罢,都可以看出女子绝对是“三月三”的主角,所以“三月三”又被称为“女儿节”。但令人遗憾的是“三月三女儿节”在国内几乎已被遗忘了,反而是在一水之隔的日本比较盛行。日本女儿节又叫“上巳”或“桃节”,是日本的传统节日。这天,有女孩的人家都要摆出做工精湛、造型华美的宫装人偶来祈求女孩幸福平安、健康成长。很多日本人认为,女儿节源自中国,在融合了日本本土文化之后才形成了今天的节日。据日本史料记载,在日本历史上的室町时代,有用纸做成人偶抚摩身体后将人偶投入河海的习俗。人们认为,随水流漂走的人偶会带走疾病和灾祸。随着这种活动在民间的逐渐流传,到了江户时代,幕府将每年的三月初三正式定为女儿节。每年女儿节前约半个月到节日当天,日本民间都举行盛大庆典,祈愿女孩健康成长并获得幸福。

    开封人的“三月三”

    “宋代上巳节更多的似乎是郊游踏青,众人相约到水边,饮酒行乐。”据市民协副主席孙润田介绍。

    “后来又传‘三月三’为西王母娘娘诞辰,明清时改为风筝节。”孙润田说。北宋时,开封的风筝已十分繁盛,到明清时,开封的风筝时兴置风壶,响声如吼,又呼为嗥,且风筝种类多样。每逢农历三月初三,当时的人们都要在禹王台设大会斗风筝,当天繁塔前彩台高筑、锣鼓喧天,餐棚酒肆多达数百家,各种各样的风筝争奇斗艳,热闹非凡。

    “三月三,风筝飞满天。”风筝源于春秋时代,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宋代,放风筝成为开封老百姓喜爱的户外活动。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苏汉臣的《百子图》里都有生动描绘。开封至今流传着这样的民谣:“三月里,刮东风,姐姐领俺放风筝。放蝴蝶,放蜻蜓,四方蛤蟆尖肚蜂。还有一对鸳鸯鸟,放着放着姐脸红。”

    开封风筝历史久远,品种多,扎工精细、惟妙惟肖、花样百出、巧夺天工,在全国小有名气,民间艺人制作的鹰、鹤、燕、蝶、蜻蜓、龙头蜈蚣等,属风筝中的上品,其中尤以龙亭风筝最有名气。

    开封不仅一年四季都有人放风筝,而且放风筝在开封有许多讲究,比如将放飞后的风筝线剪断能“放病放灾”,掉到自家院子里的风筝也不能捡,要捡也要用砖压3天才能动。而与这种习俗相反的是,有些地区最忌风筝断线或掉落,认为会把福气带走。断了线的风筝落在谁家,会给谁家带来福音,风筝主人要千方百计讨回,捡到风筝者要在风筝上扎一个洞,再还给主人,表示已将福气留下来了。

    在古城,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在意“三月三”了,但是,大家其实也在按照“三月三”的节奏活动。比如放风筝,过了年,天气晴暖,草木生发,春风拂面,天上的风筝多起来。“也许放风筝的日子就是开封人的三月三吧!”问问在广场放风筝的人们,他们可能会这样回答你。(原标题:被遗忘的“三月三” ——打捞民俗中的开封文化记忆之五)作者:刘洋


责任编辑:C005文章来源:开封日报(2012-03-23)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