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温文尔雅,不示张扬,然而他在短短几年间所取得的艺术成绩却令同行刮目相看。他就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固始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陶鸿。
陶鸿自幼爱好书法,但由于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终不能在更高层次上求得突破。2006年7月,他参加了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的一个短训班,在那里有幸得到了刘文华、刘月卯、洪厚甜、崔胜辉、张锡更、胡秋萍等名家悉心指导,虽然只有短短的5天时间,但却使他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树立了正确的学书态度。
陶鸿初学赵字,虽然下了很大功夫,但收效不大,后又改临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二王书札,十七帖,孙过庭书谱、史晨碑、礼器碑等一些经典名帖至今。
陶鸿慢慢地感到书法大有学问,深不可测。他开始重视对书法史,书法理论的研究和学习,对毛笔书写技法进行艰苦的磨练,经过长期的浸淫和跋涉,积累了30000多字的心得和体会《沐云斋随笔》。他学褚楷,出发点是正心正手,力求用笔中锋,写出方整字形中透出的雄秀气象,突出书写性和生命力。一句话把楷书写活;他学习草书,以《十七帖》、《书谱》和《王献之书大观太清楼帖》为根基,不但注意点画的造型,还将注意力放在字形变化丰富的姿态上,以中锋行笔,揣摩毫锋转折意趣,独得生熟甜辣味外之味;他学二王行书手札和米芾行书手札,除掌握欹侧、险绝、运笔的纵横自由外,他尤心仪于仿效古贤博采众长总而成之的方法,由米而追溯颜、褚、二王,又由米而反观吴琚、董其昌、徐渭、王铎,把行书一体上下千年贯穿一气,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比较异同,体味优长,从中寻找行书发展的脉络和各家书风形成的原因。他学习能举一反三,视野深远开阔,不拘一家,不囿一派,其善学多思可见一斑。
由于方法对路,又肯下工夫,陶鸿书法渐成气候。他最擅长的是楷、行、草书,以二王为宗,特别是王羲之,历来有很高评价。王羲之是从蒙师卫夫人那里学钟繇笔法的,但王羲之敢于创新,改革了钟繇古质笔法,将钟书中带有隶意的波挑敛锋不发,创造出一种潇洒古淡,遒媚劲健,自然安详,以气韵为灵魂的东晋风流,这种风流披靡千载已成为优秀文化而绵延不绝。陶鸿书法作品力求传达这种气韵,他说,我追求东晋风流,向往陶渊明诗的悠然,希望大家都过和平安静的生活,但愿我的作品也能够给大众带来高雅的审美愉悦。由于他创作理念给自己定了位,他临帖自有取舍标准,合乎他审美意趣的法书,他都拿来临写,不断地在自己的作品里深化传统精神,注入个人对传统精神新的理解和认识。不合乎脾性的碑帖,他有时也拿来参照临习,从中发现可用的东西。东晋风流是他追攀的境界,唯韵是求,一以贯之的创作理念是他不断奋进的动力,这是值得赞许的。
传统是优秀的,东晋风流作为高品位的审美样式已成历史而存在,然而当今书家如果只是以守住传统为底线,则传统又是很悲哀的。清人赵翼说:“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优秀传统如果不注入新的活力,传统就要死亡。陶鸿和许多有志于书法的同道都深感这种危机,他认识到学习俊逸潇洒的东晋风流若没有坚硬的骨力支撑,很容易走到轻浮艳媚的“俗”路上去,历史上曾有过帖学衰微的危机,当今帖学书派决不能重蹈覆辙。他选择了走碑帖结合的道路,对汉隶、北碑投入了极大的心力,在临帖的同时,不断临写汉魏碑刻,但他学碑刻仍是为了写好楷、行、草书,他以涩行、朴拙的碑派用笔弥补流畅甜滑帖派用笔的不足,气骨更加开张,形成了“帖面碑骨”自家书风。我们解读他的作品,感觉气息渊雅冲和,清旷散逸,既有东晋雅士的文人风度,又有民间朴野真率的自然韵致;字形结构已非哪家哪派可指,却又有各家各派影子;玩味其用笔,既有细腻灵动的妍美,又有质朴厚道的拙趣,创作可谓得心应手,由必然王国逐渐进入自由王国了。
陶鸿是幸运的,这几年他的作品不断在全国重要书展赛事上入展获奖,他的名字渐被世人所知了。他的成功在某种程度上讲也得益于家乡固始县风习的熏染。固始县素有文化之乡、中原侨乡和中国书法之乡的美誉。有着丰厚文化底蕴的固始,以中青年为主的书法创作形成群体,筑起高地,有良好的艺术学术氛围,高水平书家很多,各具特色。处在这样的环境,要使自己作品出人头地,势必要寻求适合自己发展的思路,陶鸿审时度势,独立思考,找准了门径,他的努力没有白费,他的书法为他和家乡赢得了荣誉。
清季梁山舟答张芑堂书,谓学书有三要:天分第一,多见次之,多写又次之。后来杨守敬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二要:一品高,一学富,总成五要。这“五要”成为造就一个书家的定论,向被学界所津津乐道。五要中“天分”是第一位的,所谓天分,就是与生俱来的某种潜质,只要环境条件适宜,一粒种子就能开出美丽花朵,结出丰硕成果。天分也可说是天才,所谓天才,就是比较聪明一点而已。如此说来,搞艺术要有天分,搞书法艺术,就是聪明人的一种事业了。
艺海无涯,陶鸿今后的艺路依然漫长,让我们共同祝愿他在书法艺术这条盛开着鲜花并长满荆棘的道路上走的更远! 作者:赵家义(本文作者系中国书法之乡联谊会理事、固始县文联主席)(原标题:记青年书法家--陶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