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鼓
2013/12/10 16:04:06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花鼓也叫花鼓灯。俗称打花鼓。因演唱时伴以腰鼓击节而得名。又因早期演唱曲目《郭丁香》而称花鼓丁香。有戏曲、说唱和歌舞三种形式,流行河南全省。受各地语言、音调的影响,形成了豫东花鼓、豫南花鼓、豫西花鼓、豫北花鼓等不同支派。
花鼓历史悠久,源于何时未发现有文字记载。可以肯定的是在鲁、豫、皖交界一带的民歌小曲基础上发展而成,早期为穷人乞讨时所唱的门歌,音乐唱腔结构为单曲反复体,多演唱民歌小调,如【十二月】、【五更调】、【四季歌】、【对花】、【夸主家】等。
清初,花鼓已在豫南一带流行。1963年据淅川县花鼓艺人李连清等口述,听先辈艺人讲,清乾隆年间,淅川已有花鼓演唱,当时有位著名艺人杨泽篙,他的精湛技艺至今仍为后辈艺人所称道。另据光山县艺人翁行凡及新县艺人邹定益等溯师求源,清乾隆、嘉庆年间已有杨堤盛、高立福等专业花鼓艺人在演唱。清中叶,花鼓在豫东一带也已盛行。道光五年(1825),归德府(今商丘)府尹王风生曾下禁令:“戏子、男当、女当、花鼓戏、道情戏、走索等项……不分何等人家,俱不许容留。"(见《宋州政录》)。此时,花鼓演唱多为双档班,一人扮女角(由男性装扮),裁女式假发,身穿花衫,花裙,头扎彩球,脚绑木垫,持扇、帕,用脚尖走场,俗称“踩跷”,有的还击打小锣,称为“领妆”(豫南称“头家”,亦名“腊花”、“花鼓娘子”,简称“梳”)。另一人扮男角,挎腰鼓,称为“鼓架子”(豫南称“花鼓腿子”,简称“挎”)。二人对转走场,边扭边唱,载歌载舞,说唱结合。曲目有《休丁香》、《牛郎织女》、《采桑叶》、《劝妹》等。同时,还出现了三至五人组班演唱的形式,即由一丑二旦三人表演,伴奏乐器除锣、鼓外,还有擦和梆子等,有的还加上笙、闷子等乐器伴奏。表演起来满台转,故民间有“花鼓戏——转圈啦”的歇后语。
清同治、光绪年间,花鼓逐渐在河南全省流行并与外省的花鼓频繁交流,互相融汇使其唱腔不断丰富。在豫西陕县、灵宝、卢氏一带,春节期间或庙会上常有花鼓班演出,一般为一男一女(均由男性装扮),即俗称花鼓男、花鼓女二人说唱。唱腔多用当地民歌小调,如【十二月】、【四季歌】、【五更调】。并吸收了迷胡曲子及当地的一些劳动号子,如【采花】、【劳子】等。此时,也有由山东流入豫北台前县的花鼓,后又传至范县、南乐等地。其演唱形式与豫东花鼓近似。豫北焦作、博爱、武陟等地的药材客商从湖南、湖北及南阳一带带回花鼓后,又不断触入本地的一些民歌小调,形成了异彩纷呈、独具特色的花鼓唱腔。其主要唱腔曲牌有【彩腔】、【平腔】、【高腔】、【垛子腔】、【水腔】、【旱腔】、【调子腔】、【柳叶腔】、【道情腔】、【打健健】、【翻扑楞】、【卫腔】、【老怀腔】等。清光绪五年(1879),豫东夏邑县的申怀德、赵离山为生活所迫,流落到安徽砀山一带,跟班学艺三年,返乡后便自行组班行艺,他们演唱的花鼓具有淮北花鼓韵味,唱腔节奏明快,很快便在当地享名。
民国以后,豫东商丘一带的花鼓班发展为三至八人,有“七紧八松六抓瞎”之说。开演前,先“跑场子”,如“端鞋筐”等。待观众聚集起来,再由二、三人出场说唱。内容大多为从河南坠子、道情等曲种移植的曲(书)目,如《吕蒙正赶斋》、《秦雪梅吊孝》、《闹书馆》、《蓝桥会》、《粉墨记》、《陈三两爬堂》、《梁山伯下山》等。由于这些曲目均有较强的故事情节,用单曲曲牌演唱使叙述故事受到局限。艺人们便在编唱新词时,改为以七字句为主的上下句形式,唱腔也随之由单曲体过渡为板腔体。其唱腔板式的叫法各地略有不同,豫北花鼓有【慢板】、【摆叠子】(即【快板】)之分。豫东花鼓则根据表现情绪及句式不同分得更细,有【寒板】、【清板】、【悲中板】、【栽板】、【直板】、【六句赞】、【五字蹦】等。同时,豫东花鼓快节奏唱腔较多,艺人在演唱大段快板时常累得喘气,故群众戏称之为“憋死驴儿”。豫南花鼓则在【采桑叶】、【劝夫】、【探妹】、【纺棉花】、【摘茶】、【打长工】、【勾鸡】等花鼓杂调的基础上又发展了【二行】、【二六】、【加板】、【打字腔】等唱腔板式。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花鼓在豫东更加活跃,虞城县的河底村、李油坊、胡楼都有花鼓班,其中胡楼和鹿邑县的伍集还有“花鼓村”之誉。
花鼓艺人社会地位极为低下,人称“下九流”,历来为统治阶级所不耻,称之为“三不要脸的戏”,即“唱的不要脸,听的不要脸,写戏的(指邀请者)不要脸”。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各地文化部门领导下,演员对花鼓艺术进行改革,革除了低级庸俗的表演与内容。夏邑、鹿邑等地还成立专业花鼓班,演员们结合形势编唱新曲,如《新旧军队大不同》、《互助合作好》、《拾棉花》、《美帝侵华史》、《第二次大战史》等。拓城县花鼓演员杨华堂还多次参加县里举办的业余文艺会演。光山县翁行凡等演唱的豫南花鼓《夫赛观灯》曾于1954年参加了全国音乐舞蹈会演并在中南海怀仁堂为中央首长演出。1960年后,豫西、豫南一带的花鼓逐渐衰落,豫北只有台前县吕端样组建的家庭花鼓班演出。吕端祥曾根据真人真事编演中篇书目《斗陈》,深受群众欢迎。而豫东花鼓则兴盛一时,虞城县、鹿邑县枣集一带,著名花鼓班及演员相继出现,如胡茂显、杜怀胜、刘毅及稍后的杨军梦、钱金玉等。他们结班搭伙,多为五至八人一组,巡回演出,收入颇丰。“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专业花鼓班逐渐减少,传统曲目禁演,民间艺人多弃艺务农,花鼓演唱日趋衰落,至1980年前后,仅有虞城、鹿邑、陕县等少数业余演员于节日农闲时偶而演出。
责任编辑:C005文章来源:中国曲艺志河南卷 时间:2012年7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