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婚姻不自由,多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到了婚龄,先由家长拜托亲朋好友或媒人为儿女物色对象,由媒人来往传话,递送生辰八字(上写男女双方的出生年、月、日和时辰),请算命先生推算双方八字是否相克,属相是否相冲,相克或相冲就不能成婚。“换庚贴”(互换酒盅两个)以示定婚,同时男方还要送女方一定数量的彩礼(首饰、衣服等至少四样,俗称“四色礼”),女方回礼少许。至此算初步确定了婚姻关系。
订婚后,要请阴阳先生按属相推算吉日,定迎娶日期。然后男方托媒人持娶嫁单和彩礼(六至八色)送到女家。
迎娶的前一天(若该日是单日则改为迎娶当天),男方要带礼品到女家拉嫁妆,嫁妆多为桌、椅、箱、衣架、盆架、衣被等。嫁妆不少于二件,必须是双数。男女双方的被褥制作要请“全人”(儿女双全或未婚女子)缝制,在被褥里装有大枣、花生、核桃等,意指早生贵子
婚日,男家门上要贴红纸对联,墙上要贴红“囍”字。新娘乘轿,由“引亲”、“女娶客”相陪,吹鼓手奏乐,鸣放鞭炮起程。迎娶路上如遇戴孝人或出殡,要用红布蒙住花轿,同时鸣放鞭炮。轿到女家,由女方主持人接待(备四色茶点),少顷新娘由人扶着出屋,头顶“盖头”(多为红绸或缎),新郎向新娘作揖或三鞠躬后鸣鞭炮,新娘上轿。迎娶来回不能走同一条路。花轿回到男家后,鞭炮齐鸣,锣鼓高奏。由男方主持人迎客进屋入席。同时指定专人“打醋汤”(一手端醋碗,一手用钳子夹一个烧热的犁铧,边用醋浇犁铧,边不停地念念有词“上不打青天……”),绕花轿正转三圈,倒转三圈,意为避邪消灾。下轿时,新郎要端“陈世斗”迎之于门外,还要向新娘行下轿礼。新娘由伴娘搀扶,通过毡子铺的路(脚不沾地,穷人用蓝布或苇席)到天地桌前拜天地,然后入洞房、洗手、喝粥认爹娘等。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树立了婚姻自由,男女平等的新思想。男女青年到了结婚年龄,经介绍人介绍或自由恋爱,建立感情,到政府登记,领取结婚证书,商定迎娶日期。结婚过程由花轿改为汽车。现在,男到女家落户、旅行结婚、集体礼成为新的风尚。(原标题:礼仪习俗·婚嫁礼仪)